|
我們經(jīng)常聽到老師或家長這樣評價孩子:“挺聰明,就是粗心”,意思是說這孩子智力水平還是很棒的,只要不粗心,便能考個好成績。 可粗心,真的是這么好克服的嗎?孩子成績不好,也都僅僅因為粗心嗎? 作為一個曾經(jīng)“聰明并粗心”的孩子,小編便來談?wù)勼w會。 沒錯,從小學(xué)到初中,我也一直被這樣的評價包圍,不止沒有反感,甚至還有一絲得意,好像是在向大家炫耀:“看吧,老子聰明,也就是不認真,一認真起來準考第一!”于是,每次都仗著“自己聰明”高高興興走向考場,而每次總捧著那張拿不出手的成績單,頗為不屑的來一句“就是粗心了點”。 這樣的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工作后(很明顯,我沒有走向人生巔峰),最開始的工作是編輯校對,那種不得出一點差錯的活,而我卻錯誤頻出,還因此扣罰工資。那時很苦惱,覺得自己真沒用,直到后來看到身邊同事的工作狀態(tài),才明白認真的重要性,現(xiàn)在想想,如果不總以那句“你挺聰明,就是粗心”來安慰自己,也許不會這樣。 因為粗心更多的是一種習(xí)慣,是從小在心里埋下的那種“差不多就行了”的思想在作怪。孩子有了這種思想,他便不再去仔細研究每一道試題、每一個問題,當成績不理想或出錯后又以一個簡單的“粗心”為自己開脫,從而一犯再犯。 “可老師也說我家孩子聽聰明啊,如果能改了粗心的毛病,成績應(yīng)該不會差!老師難道騙我們嗎? 其實家長聽到這句話時,往往不要太當真,因為老師大多是一種客套,一種對孩子的鼓勵。但許多家長卻因此覺得自己孩子智力超群,只要認真起來,學(xué)習(xí)自然好轉(zhuǎn),其實這是一種偏見,就像“調(diào)皮的孩子都聰明”一樣,讓我們自然而然的認為孩子的聰明是必然,粗心只是偶然,只要不粗心便能迎頭趕上。 所以,歸根結(jié)底,這是父母的虛榮心在作怪,是在為孩子的不認真、不努力開脫。其實,孩子的智力并沒有太大區(qū)別,除了極少數(shù)的天才或弱智,大部分都在伯仲之間,都可以通過努力達到一個不錯的效果。而一句“挺聰明,就是粗心”則為你和孩子編織了一個美麗的藍圖,好似稍做改變既能成功,其實還差的很遠。 其實粗心有很多原因,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某些時候看錯了。但如果孩子總是粗心,則多半是對問題理解的不夠深入,一知半解,變個方式就不是那么確定了。 而“你挺聰明”的評價又讓他不想面對“自己不太懂”這個事實,便這樣不懂裝懂下去,也許在平時作業(yè)還能糊弄過去,但一到了考試這樣高度緊張的場合,他們很難平靜下來,就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 父母要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愉悅的環(huán)境,這樣才能養(yǎng)成孩子不急不躁的性格,沉得住氣,不隨意,不敷衍。還可以與他一起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和復(fù)習(xí)進度表,讓他的學(xué)習(xí)生活變得有計劃,有順序。 要認真給孩子分析他過去粗心的實例,讓他明白認真審題的重要性??梢蕴匾馔诰蛞恍╇[蔽、細小的問題對孩子進行提問,提高審題的準確率。一定要讓他體會到在小事情、小問題上的付出是值得的,是他成長的催化劑,是克服粗心的最佳“良藥”。 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不輕易褒貶孩子,沉下身子,多點耐心,千萬別總把“孩子聰明”掛在嘴邊,在孩子浮躁時給他一些安慰,讓他能將注意力投入到學(xué)習(xí)中,多多鉆研。 記住了這個道理,請點個大拇指! 來源:教子有方(ID:jiaoziyoufang)杭州交通91.8 | 編輯:楊金金 | 主編:謝小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