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自在人的四季 ——白樸《天凈沙·春·夏·秋·冬》欣賞
陳敏昭
(三門峽行政學(xué)院 472000)
白樸先生出生在元代(公元1226年),大約在1306年謝世。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金代設(shè)置的行政區(qū)劃,今山西河曲縣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guān)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墻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墻記》等。白樸自幼聰穎好學(xué),曾經(jīng)得到大學(xué)問家元好問的悉心指導(dǎo),因此他的學(xué)業(yè)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十幾歲就已才華出眾,聲名遠揚。但是生逢亂世,又在幼年時因戰(zhàn)亂與父母失散,別離之痛不絕于胸,因此他無意于建功立業(yè),拒絕了朋友的極力舉薦,只是縱情詩酒、游樂山水、讀書寫作。這條人生道路的選擇,使世間少了一位謹小慎微的官宦,卻誕生了一位流芳至今的文學(xué)大家。白樸先生除了創(chuàng)作大本戲劇外,閑暇之余也寫點小曲自娛,《天凈沙·春·夏·秋·冬》就是其中的佳作。
1、天凈沙·春
春山暖日和風(fēng),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天凈沙·春》運用繪畫技法,從不同空間層次描寫春天的景物,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構(gòu)成整個畫面的背景,是遠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點,此乃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孩子們游戲秋千的歡聲笑語,展示了一幅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畫面,此乃中景,而最能夠體現(xiàn)春天特征的是溫暖和煦場景中的鶯之歌、燕之舞,以及春花的盛開與花朵的飛舞(飛紅)、小溪橋下,溪水上漂浮著花瓣淙淙流淌。這是一首意趣盎然、攝人魂魄的詩情畫意圖。讀完了這些,你還會猶豫嗎?走!踏春去!
2、天凈沙·夏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盛夏時節(jié),一場劇雨后,云收雨停,雨過天晴,水面增高了,并起了波瀾;遠處高樓顯得比平時更高了,水讓人感覺到比平時更涼爽了,雨后品嘗西瓜也似乎顯得比平時更甜了,綠樹的樹陰一直遮到畫檐。誰家閨樓紗帳中,妙齡女身著輕絹,手執(zhí)羅扇,靜靜地享受著宜人的夏日時光。 白樸先生用寫生手法,為我們勾勒出一幅靜謐、清爽的夏日圖。這首小曲可以分為二個層次:前三句是第一個層次,云收雨霽,流水波添,雨過天晴,樓也顯得比平時高,水散發(fā)著涼爽的氣息,雨后的瓜似乎也顯得比平時甜了,綠樹的樹陰一直垂到畫檐;后兩句是第二層次,畫面上出現(xiàn)了人物:紗帳中的藤席上,一個身著輕絹夏衣,手執(zhí)羅扇的芳齡女孩,靜靜地享受著宜人的時光。整首小令中沒有人們熟悉的夏天躁熱、喧鬧的特征,卻描繪了一個寧靜的情景,使人油然產(chǎn)生神清氣爽的感覺。這第三個層次則是整首曲給我們一種夏日獨特感受和情緒體驗。
3、天凈沙·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太陽漸漸西沉,天邊的晚霞也開始消散,只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長長的影子。炊煙淡淡飄起,幾只烏鴉棲息在老樹上,遠處的一只大雁橫空掠過,劃過天際。雖然時節(jié)已經(jīng)入秋,但是遠山仍然覆蓋著綠色,山清水秀;近處經(jīng)霜的小草已經(jīng)帶點白色、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fēng)中一齊搖曳著。 白樸先生這首小令《天凈沙·秋》與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無論寫法還是構(gòu)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處。此曲題目雖為“秋”,并且寫盡秋意,卻找不著一個“秋”字。
此曲開篇先繪出了一幅秋日黃昏圖,營造出一種寧靜、寂寥的氛圍,再以名詞并列組合的形式,選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遠及近,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秋景也由一般的蕭瑟、寂寥變?yōu)槊骼?、清麗了。如果我們再多點想象和聯(lián)想的話,白樸先生在這里暗喻自己是熱愛自然的“飛鴻”,遠離官場和是非,自由自在,雖然是寂寞蕭瑟的秋景,在好心情下也是那么多彩多姿,賞心悅目。
4、天凈沙·冬
一聲畫角譙門,豐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一個冬天的黃昏,城門上響起了畫角;一輪新月掛在半空,融化的雪水從山前緩緩地流過?;h笆,茅舍,炊煙,孤村處在一片安詳?shù)暮椭C之中。這首曲選擇一個黃昏的城郊作為描繪冬景的具體環(huán)境。冷月黃昏,雪山水濱,已是清寒凜冽;炊煙衰草,茅舍孤村,又顯寂寥冷落,更有譙門一聲寒角,平添一分悲涼,空氣中彌漫的是孤寂和無助的憂傷。它與《天凈沙·秋》的寫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寫景,全未直接抒發(fā)、陳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現(xiàn)的情緒意蘊,是在對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來的。其二,也都是通過一組自然景物的意象組合,來構(gòu)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畫面。另外,這支曲子所表現(xiàn)的情感,也不是一時一地有特定具體內(nèi)容的情感,它所傳達的,是一種情調(diào),一種意緒,一種內(nèi)心狀態(tài)。從時序上說,《天凈沙·秋》寫了落日殘霞,而這首曲子寫的是落日已經(jīng)隱沒山后,新月已經(jīng)現(xiàn)于天際。從“秋”到“冬”,從“情”到“景”,都是從寥落、凄清進一步發(fā)展為悲涼和無望的孤寂。 人們或許可以把《天凈沙》四首,不僅理解為對季節(jié)更替的描繪,而且進一步理解為對情感和人生體驗,從歡快明凈到寥落、孤寂之間的發(fā)展。這樣,這四支曲子所構(gòu)成的便是內(nèi)部情感聯(lián)系的整體,這是一個自在人的灑脫四季哪。
2016年2月26日星期五,三門峽上陽書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