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好多90走上工作崗位,80后也有很多走上領導崗位。年青一代更注重實質性的需求,在精神向實質轉軌過程中,領導的個人魅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以前領導那種一呼百應場面,難以再現(xiàn),手下更多考慮:這樣做值不值得的問題。面對這種狀況,領導除了從管理、業(yè)務上調整外,如何得人心,是個大問題。
1、委功
每個人都有虛榮心,當一件事成功而受賞之時,將功勞分享給應賞之人,以滿足應有的成就欲與滿足感,這樣能極大地調動下屬的積極性。如果長期堅持,會產(chǎn)生‘遠者來而近者悅’局面。
2、攬過
戰(zhàn)國時期,子產(chǎn)說“愛莫加之過,尊莫委之罪”,就是講如何愛護和尊重下屬,作為領導用人莫大于得人、得賢,得賢莫大于得心,以罪已收買人心,把自已造成的過錯主動承擔下來,就是對下屬最大的愛護和尊重,最能激發(fā)下屬的報答之情。
所以我們要經(jīng)常用放大鏡,來檢查自已的錯誤,用包容來對待別人的錯誤,才能對自已和別人的錯誤,有一個公正的評價,才能贏得下屬的尊敬與擁護。(本微信號:xyjj0002,后4位是數(shù)字)
有些錯誤,如果上面追究責任時,中層將責任全推給下屬來保全自已,可能手下都承擔不起,甚至改變仕途軌跡。適當并低調地以自已的處罰,來換取手下的生存,更有利于自己的工作。
3、交心
很多人都有一套自已善待下屬的方法,如以人為善、取人為善、投桃報李、連環(huán)相生,這就是赤待下屬,為下屬著想。對新到一個崗位的領導,最好不要在沒了解清楚之前,作重大調整。而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溝通,并解決幾件實事以后,摸點實際情況。交心需要一個過程,也分層次,根據(jù)不同的場景和人,不一而足。
4、身先士卒
這不是什么高深的方法,在部隊中常用。行動比諾言更有說服力,身教比言教更有效。比如遲到,如果要求下屬做到,自已更應先行做到。當年皇帝御駕親征,士兵和大臣會怎么表現(xiàn)?
5、關愛
中國還是個人情社會,有熟不講理的老話,也有“幫親不幫理”的傳統(tǒng),更有“內(nèi)外有別”的潛意識。人心換人心帶出來的隊伍,關鍵時候最管用,打硬仗的時候才能表現(xiàn)出來,一般部門的工作需要,可能需要不同的文化,像禁燒、拆遷包括之前的收稅等,領導往往公私不分,關心手下的家庭困難,甚至一些毛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實際都是關愛的一種表現(xiàn)。
6、對癥下藥
渴望被肯定,是許多人內(nèi)心所企盼的,需要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曾國藩在這方面就是高手,他將謀人之術分為三等:即三等人用錢攻心,二等人用權攻心,一等人制人攻心不用錢。一般說來領導籠絡下屬的手段不外乎錢、權兩種,但有時候領導不必付出實質性的東西,而只通過某種態(tài)度、某種表示,就能給下屬極大的滿足。這種方法的運用,必須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否則會適得其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