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羽書譜]草字頭怎么寫才好看 ,有朋友留言,這個方法好回頭試試??吹竭@么一條評論深受鼓舞。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們在準備拿起毛筆臨帖練字之前,先將基本的用品準備好,在有一些用筆的基本知識準備,再動手寫或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我們在臨帖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一種情況,就自我感覺形很象了,可是神卻沒有。這里,我可以負責的說,神之所以不象,其實還是形不夠象。如何能臨帖做到神形兼?zhèn)洌瑢㈥懤m(xù)推送。本篇就是重點講講非常常用的草字頭怎么臨寫才能做到神形兼?zhèn)洹?/p> 我們熟悉的草字頭,說文解字里面這么寫的:從二屮。等到隸書楷書時,就簡化為類似為“十十”這么一種狀態(tài)。這時就有人出來解釋了,這個豎畫代表來草,這個橫畫就代表來土地,地上長草一叢一叢的??此普f得通??墒菗Q到黃帝時期造字時候就有點牽強,我們知道,草是很頑強的植物,如果不斬草除根,它就會很快繁衍與田里的五谷爭奪養(yǎng)分。所以黃帝時期的人們看到田里有草就需要用手拔除,就是拔草。拔草這個動作一做出來,草就是脫離了土。所以甲骨文也好,小篆也好,草就是“艸”一種狀態(tài),連根拔除脫離土地。所以后來隸書楷書里面的“十十”這么一種狀態(tài),里面的橫是代表了草的葉子,而不是土地。 上面是把草字頭“艸”的字源說明一下,我們寫毛筆字一定要把字源弄懂,這樣就可以做到下筆有由。 當草字頭,以“十十”這么一種狀態(tài)呈現(xiàn)時,筆畫筆順就是豎橫橫豎。這就是這么一種筆畫筆順,到來簡化字時,才會把兩橫連寫成一橫,呈現(xiàn)為“艸”狀態(tài)。到來這“艸”狀態(tài)時,就非常多的人就更加的認為橫代表為土地,于是筆畫筆順就改為橫豎豎。如果按兩橫連寫來看,“艸”狀態(tài)的筆畫筆順用豎橫豎更為合適,行筆途徑更為節(jié)省。 這么一來,草字頭,筆畫筆順就有兩類形態(tài),一種是豎橫橫豎(豎橫豎),這種在書法字帖里面多見。另一種是橫豎豎,出現(xiàn)的范字較后。 按照[一羽書譜]里面多次提到連續(xù)書寫原理,就是上筆的收筆啟發(fā)下筆的起筆,這筆的起筆承接上筆的收筆。這里的上筆要理解為,上字末筆以及本字的上筆兩種情況。來分析一下草字頭呈現(xiàn)出的兩種不同的形態(tài)。 第一種,豎下收筆,指向橫的起筆,橫起筆為跪入,這時豎的收筆和橫的起筆都呈圓狀。接著,橫接橫,第二橫收筆類似繞八字連第二豎的起筆,第二豎的起筆也圓。 第二種,先橫,后加兩豎(點),兩點相連呈閃電狀,起筆呈契形為多。 這樣通過分析字帖里草字頭的筆畫筆順,再進行臨寫,就會發(fā)現(xiàn)形尤其是兩豎的形態(tài)是很容易把握的。有了與原帖相同的筆畫筆順就可以做到神形兼?zhèn)洹?/p> 草字頭您喜歡這么寫 (單選) 0人 0% 采用豎橫橫豎(豎橫豎) 0人 0% 采用橫豎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