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與人交往會這么困難呢?我總是在思考這個問題。答案當然有許多,但是我還沒發(fā)現(xiàn)有哪個可以解釋一切。然而我可以確定的是,與人交往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有多么重要。我也知道,如果與人交往不慎,會產(chǎn)生怎樣的不幸、不睦、傷痛,走上怎樣的歧途。 正確與人交往的藝術(shù)實際上真的是一門藝術(shù);因為所有的哲學(xué)家都曾對這個宏大的主題有過研究,傳授了自身的經(jīng)驗,給出了相應(yīng)的建議。到今天為止最著名也最富有意義的是阿道夫·弗萊爾·馮·克尼格——一位和歌德同時代的作家——的作品《如何與人交往》。書中的一些標題告訴我們,當時的一些問題直到現(xiàn)在仍然沒有改變:
與他人交往的一個基本問題是,我們都在泛泛地且無意識地生活,這就是說我們既不了解自己,也不認識他人。換句話說,我們已經(jīng)對自己習慣了,并不知道什么時候做得對、什么時候做錯了或者產(chǎn)生了不好的影響。有教養(yǎng)的人會對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感興趣,唯獨似乎對自己懷有恐懼,只有極少數(shù)人喜歡在磁帶、錄像或電話自動答錄機中聽到自己的聲音。 既然有許多人都不了解自己的行為,大多數(shù)人對其行為給他人帶來的影響也就不得而知了。他們對積極和消極的影響都一無所知,因此也就只能一直憑感覺行事。然而我們在生活中成功與否,總是與我們對他人的影響密不可分。如果我們想讓和別人的交往發(fā)揮積極作用,那么認識到自己的個人魅力就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只有認識到自己個人魅力的人,才能使之變得高貴,并且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去利用它。 由于沒有人能看得到我們的腦細胞,人們就會通過我們的肢體行為來理解我們,我們的身體能夠并且應(yīng)該清楚地顯示和表達我們的情感。這樣您也許就明白了,對于情感的壓抑有多么錯誤,而錯誤的自我克制又會產(chǎn)生多么不良的后果。因此,我們不僅要感知自己的情緒,還應(yīng)該通過雙手、目光,以及我們走向別人并和他們交談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積極的情緒。只有我們對自己說了“是”,別人才有可能對我們說“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被他人了解并認可。 積極的人不只是會積極地思考,更會積極地說、積極地表達。他從不會提及他所擔心的事情,而總在談?wù)撍Ml(fā)生的事。 我們的愿望應(yīng)該成為真正的愿望——由此成為對他人協(xié)助的請求,但不是命令或指示。所以請不要發(fā)牢騷或指責什么,而要學(xué)會正面表達您的愿望;畢竟沒有人會讀心術(shù)。 每位母親、領(lǐng)導(dǎo)或者配偶都知道,正面的激勵會對別人產(chǎn)生怎樣的效果。盡管如此,在所有人際交往層面中,批評還是比激勵更常見。人們批評政治家、配偶、鄰居、公司、子女、岳母、教師、警察、同事,甚至教會。人們想要有所改善——內(nèi)心的本意是好的——因而進行批評,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有所改觀。這甚至被稱為正面的、建設(shè)性的批評,成了一種教育措施和引導(dǎo)方法,但卻始終是:批評。 批評是一種評價和評論,它會清楚明了地區(qū)分他人與自己恰好對立的理念范疇,對于他人的理念,人們不能也不愿不假思索地予以接受。因此人們首先會批評對方,并且為了自我保護而駁斥對方。此時人們還會覺得自己的考慮是公正而理性的,因為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守住了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世界的疆域。盡管如此,對于批評,人們也并不總是感覺良好的,尤其是當對方反駁回來,而自己因此看到,要么雙方的對抗升級,要么就要接受完全異于己見的觀點。而最終,人會恍然大悟,迅速明白過來,除了自己所認識的,還存在其他的現(xiàn)實可能性以及思考方法。于是對話會在友好、公開的氣氛中展開,人們表明自己的觀點,然后進行整合,最終作出可以兼顧各方的決定。這樣的對話比相互間劍拔弩張的批評要更有促進作用。 人會出于怎樣的動機進行批評呢?
這張單子雖然尚不完整,但是您已經(jīng)可以看出,它充斥著各種負面的人格品質(zhì)。批評其實始于個人的態(tài)度,以及觀察和處理某事的方式、方法。如果我有一種積極、開放的正面態(tài)度,那么我在一開始會用中立的態(tài)度來看待每一條消息、信息和經(jīng)驗,然后試著讓它符合我至今為止的觀點。同時我會清晰地看到它們各自正面和負面的特征,于是就能從兩個方面權(quán)衡比較;因為只有這樣做,我才能得出新的結(jié)論。對那些和您對立的觀點,先不要立即去反駁;您要堅持這樣的原則:在表達自己之前,先去傾聽、觀察、理解一切。 批評常常是極其蠻橫的。我們不過是憑著一孔之見就忙著去批評,還以為自己已經(jīng)認識到了事情的全部?;蛘哒f,我們簡單地、盲目地認為,自己的觀點是唯一正確的。但人人都知道,自己是交替地生活在兩種現(xiàn)實里的:白天清醒的意識世界與夜晚睡眠中或夢中的意識世界。也就是說,很顯然存在著不止一種現(xiàn)實狀態(tài)。 批評體現(xiàn)了狹隘。擁有廣博的靈魂和開放的本性與內(nèi)心的人,不會去批評,而會把一切新事物當作新的體驗,興致盎然地觀察和思考。 但是既然有這么多批評的聲音,說明人們還是想借此完成些什么的——否則他們就會什么都不做了。那么我們就來看看下面這張單子:通過批評,人們究竟獲得了什么?
批評只會給我們自己帶來負面后果,同時也會給他人以及雙方之間的關(guān)系帶來惡果。如果我們沒有機會把自己最強烈的意愿和最好的主意告訴他人,并和他人友好交往的話,這些意愿和主意又有什么用處呢?那我們還在批評什么呢?除了上述的動機,這樣的批評就只是愚蠢的表現(xiàn)了。因為您也知道,通過批評我們會得到什么。或者受到狹隘的驅(qū)使,人會因為無能而對他人妄加指責,對他人以及與他們在一起的生活不再懷有熱愛之心。而失去了對他人、對事物、對生活的熱愛,這是絕對不行的。 請您關(guān)注一下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除了專業(yè)素質(zhì),他們幾乎都有著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一個行家,如果和別人有溝通障礙,那么他就會被孤立起來。既然他的想法通常很難被人理解和采納,他就會變成一個內(nèi)向而激進的牢騷滿腹的人。因此,您的對話應(yīng)該經(jīng)常以這樣的句子開口:“我很欣賞……”您會發(fā)現(xiàn),您一說出這句話,別人臉上的陰云就會被陽光一掃而空。所有人和一切事物都是生存在關(guān)注之中的,經(jīng)常獨自待在房子里的狗也會發(fā)瘋。像動物一樣,植物的生長也需要陽光,我們?nèi)祟愐残枰柕恼找?,需要被關(guān)注。能打開人類心門的有效鑰匙就在于此:認可與贊美。 贊美的藝術(shù)有許多積極作用:
贊美的才能需要以堅定而自信的人格為前提。因此,那些有自卑情結(jié)的人不能也不愿去贊美他人。他們一直生活在生怕自己有失體面的恐懼中。所以,請您去承認他人的成就、優(yōu)點、長處,并公開地說出來。請思考,您經(jīng)常以下面這些例子開始和他人的交談嗎:
所有這些都是打開他人心扉的秘訣。然而人們所能做出的最美好也最簡單的贊美就是“謝謝”這個簡短的詞。請您留意一下,那些人際交往的大師是怎樣常將“謝謝”掛在嘴邊的。在其他的國家,人們表示感謝的次數(shù)會比我們這里多得多。謝謝與微笑是魅力的支柱!個人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不知感恩。不知感恩的人,心中留不住幸福和快樂。留意一下您周圍的人——看看他們都會些什么:他們會提出要求,他們會索取,他們會要求得到最好的,但他們就是不會說“謝謝”。有一些人通曉幾國語言,但是唯獨“謝謝”這個詞被他們從自己的詞庫中劃去了。因此,我希望下面的這些想法能夠在您的潛意識中牢牢扎下根來:
您會發(fā)現(xiàn),與人交往并不困難,只不過是我們自己常常把生活變得不必要地艱難。因此,請您把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變得簡單起來吧!與人交往的藝術(shù)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可以通過學(xué)習掌握的。您會成為正面激勵的大師。 那么該怎么去做呢?
█ 猜你喜歡,戳標題直接閱讀 █ 關(guān)于本書
黑天鵝圖書,為人生提供領(lǐng)跑世界的力量! 唯有好書與成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即可關(guān)注,每天都有好文章 微信ID:htebook 微博@黑天鵝圖書 ↙點擊閱讀原文,可購買本書,挖掘更多天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