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東營市 英文名稱:The end of Yellow river 地址:山東省東營區(qū)府前街77號 郵編:257000 2成長經(jīng)歷 很久以前 東營市建市前的歷史主要沿廣饒、利津、墾利3縣歷史追溯。位于市域南部的廣饒縣歷史悠久,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縣1961年4月16日 ,在東營村附近打的華8井,首次見到了工業(yè)油流,日產(chǎn)原油81噸,從而發(fā)現(xiàn)了勝利油田。 1961年 1961年4月16日 ,在東營村附近打的華8井,首次見到了工業(yè)油流,日產(chǎn)原油81噸,從而發(fā)現(xiàn)了勝利油田。 上世紀六十年代 隨著石油勘探開發(fā)會戰(zhàn)的深入發(fā)展,東營村一帶逐步形成了由油田會戰(zhàn)指揮部和一些二級單位機關(guān)及后勤單位組成的礦區(qū)城鎮(zhèn),人稱“基地”。 1965年 1965年3月,經(jīng)中共山東省委批準,惠民地委在此設(shè)立縣級工作機構(gòu)——中共惠民地區(qū)東營工作委員會和東營辦事處。 1983年 1983年10月15日,召開東營市成立慶祝大會,東營市正式掛牌。 1998年 1998年9月,建成新世紀廣場。由中心廣場和市委、市政府綜合辦公樓等建筑物組成。 3東營市簡介 基本信息: 東營市,位于山東北部黃河三角洲地區(qū),唐太宗東征時,曾在此安營扎寨,設(shè)東營、西營而得名。1983年成立地級市。2003年,東營市被國家環(huán)??偩终J定為國家環(huán)境保護模范城市。 東營市是萬里黃河入海的地方,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tài)經(jīng)濟區(qū)的主戰(zhàn)場和核心區(qū)域,南北最大縱距123公里,東西最大橫距74公里,總面積7923平方公里。第六次人口普查總?cè)丝跀?shù)203.53萬人 4行政區(qū)域 東營市包括三縣兩區(qū),東營區(qū)、河口區(qū)、廣饒縣、墾利縣、利津縣。 至2013年底,全市有5個縣區(qū),26個鄉(xiāng)鎮(zhèn)(23個鎮(zhèn)、3個鄉(xiāng)),14個街道辦事處。其中,東營區(qū)有6街道4鎮(zhèn)(文匯街道、黃河路街道、東城街道、辛店街道、勝利街道、勝園街道,牛莊鎮(zhèn)、六戶鎮(zhèn)、史口鎮(zhèn)、龍居鎮(zhèn)),有居民委員會110個,村民委員會201個;河口區(qū)有2街道4鎮(zhèn)(河口街道、六合街道,義和鎮(zhèn)、仙河鎮(zhèn)、孤島鎮(zhèn)、新戶鎮(zhèn)),有居民委員會10個,村民委員會178個;廣饒縣轄7個鎮(zhèn)( 大王鎮(zhèn)、稻莊鎮(zhèn)、李鵲鎮(zhèn)、丁莊鎮(zhèn)、花官鎮(zhèn)、大碼頭鎮(zhèn)、陳官鎮(zhèn))、2個街道辦事處(廣饒街道辦事處、樂安街道辦事處),2個省級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共538個行政村,15個社區(qū)和8個居民委員會。;墾利縣有2街道5鎮(zhèn)(墾利街道、興隆街道,勝坨鎮(zhèn)、郝家鎮(zhèn)、永安鎮(zhèn)、黃河口鎮(zhèn)、董集鎮(zhèn)),有居民委員會13個,村民委員會333個;利津縣有2街道4鎮(zhèn)2鄉(xiāng)(利津街道、鳳凰城街道,北宋鎮(zhèn)、鹽窩鎮(zhèn)、陳莊鎮(zhèn)、汀羅鎮(zhèn),明集鄉(xiāng)、刁口鄉(xiāng)),有居民委員會7個,村民委員會512個。 5榮譽 6風采 勝利電視塔 ![]() 勝利機場 ![]() 黃河大橋 ![]() 陸地鉆機 ![]() 抽油機 ![]() 皮帶抽油機 ![]() 海上采油平臺 ![]() 海上鉆井平臺 ![]() 海油陸采平臺 ![]() 夜色下的清風湖 ![]() 文化公園 ![]() 黃藍交匯 ![]() 濕地的群鳥 ![]() 秋天的紅地毯 ![]() 黃河會展中心 ![]() 雪蓮劇院 7拿手菜 ![]() 肴驢肉 ![]() 水煎包 ![]() 黃河口大閘蟹 ![]() 對蝦 |
|
|
來自: laiwang123 > 《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