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國崛起 序:《大國崛起》這部紀錄片我在高中時期就已看過全集,如今再次觀看,給我的感觸只有比原來更深。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宏偉的歷史人文教育大百科。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當今世界的九大強國曲折的發(fā)展史中,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它們站在了世界的巔峰?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因素鑄就了它們今日的輝煌?歷史不是拿來觀賞的,而是拿來研究和借鑒的。大國興衰交替的故事,留下的無數經驗和教訓,啟迪著今天,更影響著未來。
一、利益至上的金融資本家——荷蘭 荷蘭,世界上第一個殖民大國,第一個賦予商人階層充分政治權利的國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第一個海運貿易網,第一個銀行,第一個聯(lián)合股份公司??如此眾多的第一個,必須要歸功于荷蘭人的愛財之心。詩人馮德爾在詩中說到:“我們阿姆斯特丹人揚帆遠航,利潤指引我們跨海越洋。為了愛財之心,我們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焙商m人可以拋棄尊嚴向中國皇帝毫不猶豫的行三拜九叩的大禮,以此換得與中國通商的雄厚利益。正是因為愛財之心,使得荷蘭人的生活富足而安逸,也只有人民的富裕,才能換來社會的安寧,才能換來國家的穩(wěn)定和統(tǒng)一。 中國要在荷蘭身上學到什么呢?擁有5000年歷史的中國,士農工商的等級制度,商人永遠是社會地位最低的階層,崇尚自給自足的中國人,從來沒有意識到從商給國家能帶來怎樣豐厚的利益回報。荷蘭人解釋答應跪拜的原因是“不想為了所謂的尊嚴而喪失重大的利益”,荷蘭人的重大利益是什么,就是通商和賺錢。然而中國缺乏的恰恰就是這一點,太注重尊嚴和面子,瞧不起商人,只想到農業(yè)能填飽人民的肚子,卻看不到發(fā)展工業(yè)和商業(yè)才能才能產生更持久的利益。經濟,才是一個國家最強有力的支柱。
二、自由民主的工業(yè)強國——英國 英國人從一開始,就以先進的武器和文明的野蠻人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歷史的舞臺。當英國一支由商船和海盜組成的小型艦隊挫敗了所向披靡的西班牙無敵艦隊時,英國君主伊麗莎白一世才初步展示了她的智慧和雄心,從此,這位女王帶領整個英格蘭走向了巔峰。伊麗莎白女王始終恪守著一條原則,她明白:權利的基礎是全體英國人組成的民族,沒有民眾的支持做后盾,王朝就沒有立身的可能。為了避免政治聯(lián)姻傷害國家利益,女王終身未婚。她去世時,孤獨的走完了一生,卻留下了國立強盛的英國。 英國的封建制度和中國完全不一樣。在中國,它意味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是集權和專職的象征,君主即為天子,掌握著絕對不可抗拒的權力,也正是這樣長期以來存在的體制,使人民喪失了對不公現(xiàn)實的反抗精神,更喪失了為自己爭取利益的進取之心,這一點也是導致封建思想難以消除的重要原因。然而在英國,封建制度意味著分權,國王沒有絕對支配國家的權力。國王和貴族都很清楚自己的權力范圍,并知道自己絕對不能越界,遵守承諾,各司其職。雖然沒有成文的法律規(guī)定,但這已然成為了英國社會約定俗成的一種規(guī)則。在中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就是絕對權威的法律法規(guī),而然英國的法律條令,確是由國王和貴族在談判桌上通過交鋒和妥協(xié)才制定的。這充分顯示出英國人對自身平等權利的追求。這種強烈的追求,也讓他們走向殖民擴張的道路。 海外擴張和殖民貿易,帶動了對商品的需求;科學意識和市場意識,提高了英國人普遍的認識水準。在各種因素的刺激下,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yè)化的國家,開創(chuàng)了影響深遠的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從伊麗莎白女王就開始盛行的自由民主之風也給了人民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于是,“珍妮”紡紗機、蒸汽機的問世,牛頓、胡克等科學家的出現(xiàn),為英國步入現(xiàn)代 1/3頁 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可以發(fā)明出指南針用來幫助探險者識別方位,卻被西方人用來探索世界和擴張殖民地;中國可以發(fā)明出火藥來制作鳥槍煙花作為娛樂,卻被西方人用來制造武器提升自己國家的國防力量。中國的許多發(fā)明都早于西方,卻沒能產生在西方人手里發(fā)揮出的作用。千年來受到周邊小國供奉的“天朝”,目中無人自以為是,從來不會想到“居安思?!边@個詞的真正含義。所以,當西方人拿著中國的“專利”侵略中國時,中國束手無策。
三、謙虛聰穎善于學習的民族——日本 150年前的日本,也曾和晚期的清朝一樣,受到了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威脅,然而,日本卻沒有落得清朝一樣喪權辱國的亡國地步,而是借此成為自己棄舊圖新的機遇。這個善于學習的民族,在看到閉關鎖國只能使自己國家停滯不前時,在面對西方列強要求開放通商口岸時,他們沒有像清朝一樣抵制,而是欣然接受了這一要求。隨著與西方貿易和文化的往來,日本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和大洋彼岸那個世界的差距。明治維新時代,在明治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節(jié)團前往歐美各國,使節(jié)團中包括49名高官,在近兩年的時間里,他們考察了歐美12個國家,寫下了長達百卷的考察實錄,在回國后,便迫不及待的效仿到自己國家身上。日本將多民族的特色集于一身,荷蘭的經濟體制,德國的發(fā)展模式,法國的手工業(yè),英國的軍事??由各國元素組成的日本,看似混亂,實則和諧強盛。這種洋蔥頭文化,使外來文化影響和日本文化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 誰強就向誰學習!這就是日本發(fā)展的總體思路。事實證明,這一思路非常有效。日本的好學精神使自己成為東方世界第一個拜托西方列強欺凌、順利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國家,成為唯一一個擠入帝國列強行列并建立過殖民地的亞洲國家,成為如今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 日本是一個非常值得中國學習的民族。長期以來,中國都把日本當成自己的附屬小國看待,驕傲自滿的心態(tài)使得中國沒有看到,小國卻有著大國所缺乏的品質。同樣是被列強侵略,中國只是當成是恥辱,日本卻看成是機遇。在中國只顧著用武力來挽回自己的尊嚴之時,日本卻甘愿放下尊嚴去向自己的敵人學習。所以,當中國屢戰(zhàn)屢敗喪國辱權瀕臨亡國之時,日本卻發(fā)展起來并在國際贏得了一席之地。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就是一條蟲;一個日本人是一條蟲,三個日本人就是一條龍。
四、堅強自重勇敢的德意志——德國 德意志,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發(fā)祥地,大量的科技發(fā)明造福了世界;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策源地,傷害了世界,也傷害了自己。這個長期處于分裂的國家,以嶄新的面貌重返國際舞臺,帶著懺悔,帶著希望。 “三十年戰(zhàn)爭”后,《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將德國分裂成了無數小邦國,雖然還有“德意志神圣羅馬帝國”的名字存在,但是邦國各自為政,中央權利不存在。德意志,名存實亡。 德意志民族分裂的越久,渴望統(tǒng)一的愿望越強烈。德意志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實現(xiàn)民族的統(tǒng)一,他來了,“鐵血宰相”俾斯麥! “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以及多數人的決議所能解決,而是不可避免地將通過一場嚴重斗爭,一場只有通過鐵與血才能解決的斗爭來達到目的?!边@位出色的外交大使在動用鐵血武器前先用精彩的外交手段換取了各個大國的中立,然后才逐個進攻,最后,德意志終于如愿了,民族的統(tǒng)一,在俾斯麥的手中完成了。 德國剛一統(tǒng)一,就另所有國家刮目相看。不管是工業(yè)產量還是國民生產總值等方面,都躋身成為全歐洲的頂尖強國。從瀕臨亡國的地步成為一個超級強國,對于國民素質的培養(yǎng)是極為重要的措施。對此,德國的選擇是:興辦教育。柏林洪堡大學,這所大學誕生了2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些科學家,把自己的個人利益置之度外。這一獻身精神是德國崛起非常 2/3頁 關鍵的原因。 1913年,德國超越英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強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德國把全世界拉入了黑暗的深淵之中。兩次世界大戰(zhàn),在人類歷史上寫下了最慘痛的一頁,無數生靈的消亡是德國法西斯永遠的罪孽,不堪回首的過去,再次分裂的民族,德意志,該拿什么去彌補? 1970年的一個蕭瑟冬日,剛剛上任的聯(lián)邦德國總理勃蘭特,來到了波蘭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在冰涼的風中,勃蘭特一步步走到死難者的墓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視下,這位二戰(zhàn)中反納粹的英勇斗士,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震驚不已的動作:他跪倒在地。 勿需多言,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意志。
“忽視過去的人,在未來行程里只是一個缺乏思想準備的匆匆過客。 忽視過去的國家,面對世界變局將不會有成熟的選擇,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風險。” 歷史的教訓給予現(xiàn)在中國的的思想是求安穩(wěn),在安定中度日,所以不會居安思危,所以沒有創(chuàng)新和改革。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日本和德國。學習日本的好學,學習德國的遠見。一個國家的富強,關鍵還是要看教育,看思想,看國民素質,這就是九個大國的崛起共同點。 我們看到,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已經踏上了“大國”的道路;我們相信,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終有一點會躋身“大國”之列。我們在等,等中國崛起的那一天。 3/3頁全文完 |
|
|
來自: 昵稱3079884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