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快速冷卻
正火空氣冷卻
退火冷卻爐冷卻
回火淬火或者正火后的一道工藝
1. 鋼的退火
退火是生產(chǎn)中常用的預(yù)備熱處理工藝。大部分機器零件及工、模具的毛坯經(jīng)退火后,可消除鑄、鍛及焊件的內(nèi)應(yīng)力與成分的組織不均勻性;能改善和調(diào)整鋼的力學(xué)性能,為下道工序作好組織準(zhǔn)備。對性能要求不高、不太重要的零件及一些普通鑄件、焊件,退火可作為最終熱處理。
鋼的退火是把鋼加熱到適當(dāng)溫度,保溫一定時間,然后緩慢冷卻,以獲得接近平衡組織的熱處理工藝。退火的目的在于均勻化學(xué)成分、改善機械性能及工藝性能、消除或減少內(nèi)應(yīng)力并為零件最終熱處理作好組織準(zhǔn)備。
鋼的退火工藝種類頗多,按加熱溫度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臨界溫度(Ac3 或Ac1)以上的退火,也稱為相變重結(jié)晶退火。包括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溫退火、球化退火和擴散退火等;另一類是在臨界溫度(Ac1)以下的退火,也稱低溫退火。包括再結(jié)晶退火、去應(yīng)力和去氫退火等。按冷卻方式可分為連續(xù)冷卻退火及等溫退火等。
2.鋼的淬火與回火
鋼的淬火與回火是熱處理工藝中很重要的、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工序。淬火能顯著提高鋼的強度和硬度。如果再配以不同溫度的回火,即可消除(或減輕)淬火內(nèi)應(yīng)力,又能得到強度、硬度和韌性的配合,滿足不同的要求。所以,淬火和回火是密不可分的兩道熱處理工藝。
2.1 鋼的淬火
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點以上,保溫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Vc)冷卻,以得到馬氏體或下貝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2.2 鋼的回火
回火是將淬火鋼加熱至A1 點以下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后,以適當(dāng)方式冷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它是緊接淬火的下道熱處理工序,同時決定了鋼在使用狀態(tài)下的組織和性能,關(guān)系著工件的使用壽命,故是關(guān)鍵工序。
回火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或消除應(yīng)力;保證相應(yīng)的組織轉(zhuǎn)變,使工件尺寸和性能穩(wěn)定;提高鋼的熱性和塑性,選擇不同的回火溫度,獲得硬度、強度、塑性或韌性的適當(dāng)配合,以滿足不同工件的性能要求。
正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后在空氣中冷卻,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組織更細(xì),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時用于對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為最終熱處理。
回火
1. 降低脆性,消除或減少內(nèi)應(yīng)力,鋼件淬火后存在很大內(nèi)應(yīng)力和脆性,如不及時回火往往會使鋼件發(fā)生變形甚至開裂。
2. 獲得工件所要求的機械性能,工件經(jīng)淬火后硬度高而脆性大,為了滿足各種工件的不同性能的要求,可以通過適當(dāng)回火的配合來調(diào)整硬度,減小脆性,得到所需要的韌性,塑性。
3. 穩(wěn)定工件尺寸
4. 對于退火難以軟化的某些合金鋼,在淬火(或正火)后常采用高溫回火,使鋼中碳化物適當(dāng)聚集,將硬度降低,以利切削加工。
正火+回火一般適用用加工件。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guān)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正火是將材料加熱到Ac3 以下某一溫度經(jīng)保溫后空氣中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正火與退火的不同點是正火冷卻速度比退火冷卻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組織要比退火組織更細(xì)一些,其機械性能也有所提高。另外,正火爐外冷卻
不占用設(shè)備,生產(chǎn)率較高,因此生產(chǎn)中盡可能采用正火來代替退火回火的作用在于:
①提高組織穩(wěn)定性,使工件在使用過程中不再發(fā)生組織轉(zhuǎn)變,從而使工件幾何尺寸和性能保持穩(wěn)定。
②消除內(nèi)應(yīng)力,以便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并穩(wěn)定工件幾何尺寸。
③調(diào)整鋼鐵的力學(xué)性能以滿足使用要求。分為高溫、低溫、中溫回火,其中高溫回火又稱為調(diào)質(zhì)處理。
101 個熱處理常用詞匯
1. indication 缺陷
2. test specimen 試樣
3. bar 棒材
4. stock 原料
5. billet 方鋼,鋼方坯
6. bloom 鋼坯,鋼錠
7. section 型材
8. steel ingot 鋼錠
9. blank 坯料,半成品
10. cast steel 鑄鋼
11. nodular cast iron 球墨鑄鐵
12. ductile cast iron 球墨鑄鐵
13. bronze 青銅
14. brass 黃銅
15. copper合金
16. stainless steel 不銹鋼
17. decarburization 脫碳
18. scale 氧化皮
19. anneal 退火
20. process anneal 進(jìn)行退火
21. quenching 淬火
22. normalizing 正火
23. Charpy impact text 夏比沖擊試驗
24. fatigue 疲勞
25. tensile testing 拉伸試驗
26. solution 固溶處理
27. aging 時效處理
28. Vickers hardness 維氏硬度
29. Rockwell hardness 洛氏硬度
30. Brinell hardness 布氏硬度
31. hardness tester 硬度計
32. descale 除污,除氧化皮等
33. ferrite 鐵素體
34. austenite 奧氏體
35. martensite 馬氏體
36. cementite 滲碳體
37. ironcarbide 滲碳體
38. solid solution 固溶體
39. sorbite 索氏體
40. bainite 貝氏體
41. pearlite 珠光體
42. nodular fine pearlite/ troostite 屈氏體
43. black oxide coating 發(fā)黑
44. grain 晶粒
45. chromium 鉻
46. cadmium 鎘
47. tungsten 鎢
48. molybdenum 鉬
49. manganese 錳
50. vanadium 釩
51. molybdenum 鉬
52. silicon 硅
53. sulfer/sulphur 硫
54. phosphor/ phosphorus 磷
55. nitride氮化的
56. case hardening 表面硬化,表面淬硬
57. air cooling 空冷
58. furnace cooling 爐冷
59. oil cooling 油冷
60. electrocladding /plating 電鍍
61. brittleness 脆性
62. strength 強度
63. rigidity 剛性,剛度
64. creep 蠕變
65. deflection 撓度
66. elongation 延伸率
67. yield strength 屈服強度
68. elastoplasticity 彈塑性
69.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金相組織
70. metallographic test 金相試驗
71. carbon content 含碳量
72. induction hardening 感應(yīng)淬火
73. impedance matching 感應(yīng)淬火
74. hardening and tempering 調(diào)質(zhì)
75. crack 裂紋
76. shrinkage 縮孔,疏松
77. forging 鍛(件)
78. casting 鑄(件)
79. rolling 軋(件)
80. drawing 拉(件)
81. shot blasting 噴丸(處理)
82. grit blasting 噴鋼砂(處理)
83. sand blasting 噴砂(處理)
84. carburizing 滲碳
85. nitriding 滲氮
86. ageing/aging 時效
87. grain size 晶粒度
88. pore 氣孔
89. sonim 夾砂
90. cinder inclusion 夾渣
91. lattice晶格
92. abrasion/abrasive/rub/wear/wearingresistance (property) 耐磨性
93. spectrum analysis 光譜分析
94. heat/thermal treatment 熱處理
95. inclusion 夾雜物
96. segregation 偏析
97. picking 酸洗,酸浸
98. residual stress 殘余應(yīng)力
99. remaining stress 殘余應(yīng)力
100. relaxation of residual stress 消除殘余應(yīng)力
101. stress relief 應(yīng)力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