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保定曲陽縣文德鄉(xiāng)王臺北村的白草坡上,曾有一座大型漢白玉結構的高塔,相傳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為一條義犬而修建的,名曰“狗塔”,在當?shù)剡€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改國號為新朝,而其荒淫無道,新朝上下官吏皆為虎作倀,助紂為虐,天下哀鴻遍野。劉秀為推翻王莽的統(tǒng)治便在河南南陽起兵,之后被王莽的大將王朗一路追殺。這天,劉秀跑到曲陽縣王臺北村南的白草坡上,便躲藏在草叢中。時值秋末,白草坡上的草已經(jīng)枯黃,一點即燃。追兵一時找不到劉秀,就開始放火燒山。 眼看劉秀即將葬身火海,突然從王臺北村跑來一條大黃狗,只見它跳進附近的一個水塘中,然后再渾身濕淋淋地跑到劉秀身邊滾一滾,把其周圍的枯草弄濕。就這樣,那條黃狗周而復始,一次次地在枯草上翻滾,終于制止住烈火的蔓延,從而保住了劉秀的性命,但那條黃狗卻因過度勞累而死去。劉秀十分感激這條通靈性的義犬,將它埋葬在白草坡上才離去。 劉秀稱帝以后,念念不忘那條義犬的救命之恩,就詔令曲陽當?shù)厥吃谀前撞萜律闲藿艘蛔咚?,以示對義犬永久紀念,而那白草坡也被后人稱為“狗塔坡”。曲陽縣在西漢時就是有名的“雕刻之鄉(xiāng)”,那狗塔全部是用當?shù)爻霎a(chǎn)的漢白玉及磚瓦精雕筑成,共13層,高約50米,塔形呈平面八角形,每層四面均設有券門,塔身各層高度及塔徑自下而上逐層遞減,收分得體。 “狗塔”底座四面的欄板上,雕刻著數(shù)百條形態(tài)各異的犬,栩栩如生,引人入勝。狗塔第一層的外壁上刻有光武帝劉秀為義犬親自撰寫的祭文,塔內一至四層的石壁上還刻有浮雕壁畫:第一層是“義犬救劉秀”的驚險場面,贊頌了義犬舍死救人的精神;第二層是“荊軻刺秦王”的歷史畫面,表現(xiàn)了燕國俠客荊軻不畏強暴、舍死報國的英雄氣概。第三層是“劉秀大戰(zhàn)昆陽”的戰(zhàn)斗場面,曲陽石雕藝人通過自己的藝術構思與精湛的雕刻技藝,使活生生的戰(zhàn)斗場面躍然于堅石之上,以此表現(xiàn)光武帝劉秀推翻王莽、天下悅服的正義行為;第四層是“田園雨耕圖”,此浮雕刻畫的是農(nóng)夫趕著耕牛在清風細雨中勞作的場面,表現(xiàn)了劉秀稱帝之后,人們安居樂業(yè)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社會現(xiàn)狀?!肮匪眱鹊哪切└〉褡髌?,構圖嚴謹,布局勻稱,刀工細膩,形象逼真,藝術性較高,代表著當時曲陽雕刻藝人的技藝水平。 曲陽“狗塔”是中國最早的紀念碑式大型石雕建筑物之一,也是中國東漢時期石雕藝術成就較高的建筑物。 令人痛惜的是,這座矗立了近兩千年的“狗塔”,終因年久失修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時倒塌,但光武帝感恩筑“狗塔”的傳說,還“活”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