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成語遇上英語 當我們中國獨有的成語遇上外來的英語,會發(fā)生什么呢?請往下看吧: 先找兩個本身就是外語血統(tǒng)的瞧瞧—1:趁熱打鐵(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我想高中英語水平的童鞋應(yīng)該都能看懂吧; 2:以眼還眼(eye for eye ),這個出自人老外的經(jīng)典《圣經(jīng)》,當然啦,以牙還牙,也是如此(tooth for tooth ),有點意思吧。 在英漢翻譯間的轉(zhuǎn)換中,又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成語“傾盆大雨”或者“大雨滂沱”,如果用英語中固有的表達方式翻譯的話,就是“rain cats and dogs',怎么下的不是雨,改成貓狗了?在英語文化中,貓狗是天生的敵人,在一起往往是你喵兩聲,我回敬你三聲汪汪,所以呢,就用它們的吵鬧聲來借指大雨嘩嘩的聲音。這也夠能穿越的。虧英國人想得出! 如果,你想形容”光明正大“,而你又不想照著漢英詞典記長而且復雜的詞組(just and honorable或者open and aboveboard).那么,老單教你一種最簡單的表達方式:play the game 。我估計你看完準得樂,這難道不是小學就學過的”玩游戲“嗎?干嘛哄騙我們這些懂點英語的人呢?這么想你就錯了!”play the game'最早指在比賽中遵守規(guī)則,由于準守規(guī)則必然不會搞暗箱操作,所以可以經(jīng)過引申來形容(行動)光明正大。 咱們最后來看看英語中的習語,被翻譯成漢語中的成語,是否會變味兒呢?就舉一個例子,英語有這么一個習語,單詞都很簡單,相信大家看了心中都能直譯出來:have an old head on young shoulders,不過你的譯法對嗎?你是直接翻譯成“年輕人的肩膀上長著一顆看起來很老的頭”嗎?如果是的話,那你又錯了!這個習語一般翻譯成“年紀輕輕卻有見識廣博的頭腦”,咱們換用一個成語形容,那不就是“少年老成”嗎? 當一種語言碰上另一種語言,背后是兩種不同的文化在碰撞。希望大家在學習英語時,不妨采用老單上面比較的方法,來他個中西交流,那樣的話,便是:一個成語,兩分收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