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老認為失眠一癥有以下幾種因素:一為肝腎陰分不足,導致肝經(jīng)虛火上擾心神而致失眠、多夢;一為中焦脾濕固結,導致氣機上下不得交通,而為心腎不交,或因飲食積滯,胃不和則臥不安;再者心火有余,腎水不足,導致心火不能下濟腎水,腎水不能上濟心火,心腎不交而失眠。諸種因素往往合而為病,故孔老常以滋潛滲化方加交通心腎、健脾化濕之藥以治療,每有良效。 【基本方】 生龍齒15g(先煎) 桑寄生30g 法半夏10g 川牛膝15g 方中生龍齒、生牡蠣、生赭石、旋覆花、桑寄生、炒知柏、川牛膝、滑石塊、血琥珀為滋潛滲化方,既有抑肝安神之效,又可滲化濕熱;方中蓮子心、龍眼肉取交泰丸之意,以蓮子心代替黃連,以龍眼肉代替肉桂,因黃連、肉桂雖有交通心腎之功,但一苦燥、一溫燥,對陰虛者不宜,蓮子心獨清心經(jīng)之火,龍眼肉甘溫養(yǎng)心安神,同是一寒一熱,也可引心火下濟腎水,引腎水上潮心火,達到交通心腎的作用。方中法半夏、炒薏苡仁是取《內經(jīng)》“半夏秫米湯”之意,半夏秫米湯是治療濕阻中焦所致失眠的專方,孔老以炒薏苡仁代替秫米,以加強健脾化濕的力量。方中合歡皮、首烏藤為養(yǎng)心安神的專藥,諸藥合用,抑肝潛陽、健脾化濕、交通心腎從而達到安神的作用。 【加減法】 肝腎陰虛者,陰虛陽亢者酌選生石決明30g、明玳瑁10g、生鱉甲15g、敗龜板15g。 肝氣不舒可加香附米10g、川郁金10g、佛手10g。 胃陰不足加霍石斛30g。 肝血不足者可加炒棗仁15g。 心悸不安可加五味子3g、柏子仁12g、朱茯苓30g。 肝火旺盛可加膽草炭10g、焦梔子10g。 另外,對于下焦陰分大虧,心中煩熱而不得臥寐,舌質紅絳少苔,脈細數(shù)者,孔老常用黃連阿膠湯治療。 川黃連5g 此方用芩連直折心火,用阿膠以補腎陰,雞子黃補心血,芍藥斂肝血,從而使水升火降,心腎交通,心中之煩不得臥之癥自除矣。 孔少華先生弟子,孔伯華名家研究室學術帶頭人,業(yè)務專長:內、兒、婦、外各科常見病、疑難病:四時發(fā)熱、無名高熱、咳喘、肝膽腎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痛風、頸肩腰腿痛、失眠、月經(jīng)不調、更年期綜合征、腫瘤保守治療及術后恢復、控制發(fā)展及小兒外感發(fā)熱、咳喘、厭食、腹瀉等。 ———————————— 孔醫(yī)堂 京城四大名醫(yī)之一孔伯華先生百年品牌傳承,北京知名中醫(yī)健康機構,旗下醫(yī)館匯聚近兩百名老中醫(yī)及傳人、京城知名中醫(yī)坐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