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過完年,相親、結(jié)婚、生孩子的話題是不是已經(jīng)焦灼了單身男女的生活圈?仿佛一年到頭,我們最大的奮斗目標(biāo)不是個人發(fā)展,也不是自我提升,而是快馬加鞭地找一個人,而這個人是誰似乎并不重要,只要“差不多”“還可以”、能“湊合”就行。 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愛情開始變得這么火急火燎、粗糙敷衍?為什么一個人過日子是一場天理不容的災(zāi)難? 在萬象更新的春日來臨之前,我們需要的,不是一次痛心疾首的自我總結(jié),也不是一趟逃避催婚的不羈遠(yuǎn)行,而是一場熨帖心靈的溫暖治愈。 就是此刻,我們需要清淡的茶、或者可以慢慢喝的酒,安靜的電影,以及一個心緒安寧的自己。 如果你還沒有和任何人相愛,一個人生活也可以很美好。就像日本片《小森林》里那個恬淡從容的女孩一樣,自己照顧自己,用最精致的心思。 《小森林》節(jié)奏緩慢,沒有什么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鏡頭平鋪直敘卻異常賞心悅目。只要你慢慢地看完冬春夏秋冬全部四個篇章后,你會發(fā)現(xiàn),“感覺整個人都被治愈了”,這句話是真的。 這的確是一個可以從心亂如麻看到心無雜念的治愈之作。 它的開篇總是說:“小森是位于東北地區(qū)某個村莊中的小村落,這兒沒有任何商店,去農(nóng)協(xié)社開的商店需要多少時間,而回程.......我就不知道了”——一副人去不知來路、也不知歸途的淡定和閑適。 女主角是一個普通的20出頭日本女孩,生活在日本東北部叫“小森”的村子里。年輕人的血氣和斗志讓她也曾對小森生活的平淡略感無聊,去大都市尋找新鮮的生活,在故鄉(xiāng)與他鄉(xiāng)之間反復(fù),雖無征戰(zhàn)內(nèi)心早已顛沛流離。 她也曾愛慕過骨骼清奇、說話愛煲雞湯的男孩子,為在都市里一起打工的花樣美男卑微而滿足地做便當(dāng),都市的男孩子那般迷人卻也難以捉摸,故事的結(jié)局也只是淡淡交代了她在他鄉(xiāng)遇到老鄉(xiāng),結(jié)婚又重回小森生活。 她在做菜的空隙,會想起做美食養(yǎng)自己長大、五年前一聲不吭離家出走的母親,悲傷后遺癥讓她常常失神沉默,借一道道菜淡淡懷戀當(dāng)時的時光。 更多的時候,她只是依四時而作,白天耕作、收獲,安心將自己的勞動果實做成一道道美味,好好享用。在森林、山谷、小溪環(huán)繞的孤零零小屋里隨四季流轉(zhuǎn),靜默生活。 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而那一道道質(zhì)樸的美味,治愈了她,也治愈了我。 圣誕節(jié)吃的蛋糕,涂著厚厚立方的鮮奶油,就如窗外無盡的雪,里面的蛋糕胚則是由紅豆和菠菜做成,一半一半,正如圣誕的顏色,招人饞欲的同時又平添一抹東方的肅穆淡雅。 在屋檐下曬蘿卜干,女孩討厭嚴(yán)寒也承認(rèn)“冬天是很好的調(diào)味品”,曬干入味的蘿卜干煮進湯里泡開和鯡魚一起做成燉菜,就著白米飯,充滿和式風(fēng)情。
寒冷的季節(jié)少不了甜食來安慰,油煎紅豆餅,紅豆包,或者做成紅豆馬芬。又或者做成紅豆冰沙,打開就是一整個夏天的味道。 不僅冬天,小森的春夏秋都美的讓人心悸。 春天的櫻花。女孩騎著車飛馳而過。多年后,或許我們懷念的不是那個人,而是飄落在年輕時自己身上呼嘯而過的一場櫻花雨。
小森的夏。“在隆冬的時候,我終于知道,我身上有著一個不可戰(zhàn)勝的夏天。” 小森的秋。沉甸甸的收獲,厚重踏實,讓每個惶惑的人莫名心安。
吃飯的時候,女孩都是跪在桌前,念一句日本人常說的:“我開動了?!币粋€人默默地品嘗。都是最簡單的食材,并無花哨的做法,反而有最大程度的安定與滿足。就如白米飯里添了一點醬油,冬天銅鍋里的白水涮肉,童年愛不釋手的白糖冰棍.......一個人毫不矯飾的從容生活,也有同樣的迷人魅力。
電影的最后,女孩跳起了日本傳統(tǒng)的敬神舞蹈,在時而低沉、時而高蹈的樂曲和舞姿中,四時風(fēng)景在她眼前輪回,鄉(xiāng)親世世代代的耕作勞苦在心里漲落,自己簡單卻并不曾辜負(fù)的生活,就在此為止,就在此生生不息。
“黑暗的森林里,水滴的氣息, 側(cè)耳傾聽; 溫柔的風(fēng),狂放地吹, 是為了治療傷口; 有時候,雖然什么都不明白; 事到如今,我想告訴你, 我已明白?!?/span>
人這一生,可長可短,可深可淺,有多少種活法,誰也說不清。也許,不一定非要宿命般地走進婚姻才算唯一的答案,也可以在親情的陪伴下,把日子過得精彩有趣,內(nèi)心同樣可以豐沛充盈。 《海街日記》也是一部格調(diào)清淡的電影,大概就是姐姐們收留了同父異母的妹妹,住在一座老宅里,就像女生宿舍一樣溫暖。父親的出軌,母親的離家出走,充滿壓抑的支離破碎的童年,愛上有婦之夫的尷尬,被渣男騙財騙色的難堪…… 素有這一切,四姐妹都是淡淡地面對,內(nèi)心再多波瀾,愛恨情仇都被吹散在鐮倉的風(fēng)中,留下的,只是努力微笑的臉。
一如大多數(shù)暖心電影的標(biāo)配,《海街日記》里也少不了各種養(yǎng)眼暖胃的美食:梅子酒、淡淡的腌菜、萩餅、沙丁魚刺身、炸竹莢魚…… 沒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更動人了。此時的四個姐妹,雖然都是獨身一人,但卻并不孤單。
一間叫“海貓食堂”的小飯館,有眉目可親的阿姨,炸了十年的竹莢魚,姐妹四個在這里消磨時光。
在家里釀梅子酒,每個姐姐做出來的味道都不一樣。
夏天微涼的夜里一起放煙花
這一切都太美好。古都鐮倉,沒有太多的紛紛擾擾。所以大姐會婉拒情人一起去美國的邀請,留在這里和姐妹們永遠(yuǎn)在一起。 小妹玲仿佛不能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稚嫩的小男生載著她去穿越隧道,一路上的櫻花雨紛紛揚揚。東方人愛櫻花,或許是因為這繁盛過后迅速的凋零,決絕也溫柔,傷感也動人。故事里四姐妹都在面對被遺棄和內(nèi)心的痛。而只要她們在一起,就仿佛再也沒有過不去的分離。
誰說陪伴只有一種?其實你一直活在愛中。
要說將一個人生活的魅力演繹到極致的還是非《深夜食堂》莫屬。 數(shù)十個小故事,最適合清酒下飯,默默地看。人間有味是清歡,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就像從來沒有人問帥大叔臉上的傷疤哪里來,大叔也從不主動和客人攀談。每個孤單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說與不說,都是緣分使然。
每個人配了一個故事,也配了一種美食。最打動我的,是那碗牛油飯。 在熱米飯里埋入一小塊牛油,閉上眼睛等待30秒,加入幾滴醬油,攪拌均勻后再吃。如此劇中招待貧寒人的吃食,不需要什么下飯菜,你可以再飲一杯茶,或者清酒。
食客在等待牛油融化 人間至味,都在這一碗牛油拌飯。劇中的五郎(上圖右)在人世飄蕩了幾十年,靠彈吉他賣藝為生。最愛的就是來深夜食堂,大叔不要他的錢,他彈唱一曲換一碗拌飯。年輕時候錯過的戀人,還在獨自等待。結(jié)局很溫暖,五郎找回當(dāng)年的戀人,兩人一起度過剩下的歲月。又是櫻花開了漫天遍野。
一個人安穩(wěn)地過日子,靜靜地等待,自有花開的一天,與心中的那個人攜手陌上,緩緩歸。 這是一種相對漂亮姿態(tài)和結(jié)果。 當(dāng)然,也有姿態(tài)不那么漂亮,結(jié)果沒那么治愈的模式——比如在許多集中都會出現(xiàn)的茶泡飯三姐妹。她們發(fā)誓要在世間只尋求真愛、絕不向相親會妥協(xié),吃飯時候發(fā)出粗魯?shù)慕泻奥?,全然不顧周圍客人的感受,乍看之下,實在有點惹人厭。
后來,她們其中有的經(jīng)不起壓力,騙姐妹們是回家看母親、實則是去相親,有的經(jīng)不起歲月和等待,和閨蜜的前男友混在了一起,最后被男人甩了又紅著眼和閨蜜和好。嘴上淫蕩內(nèi)心保守,在戀愛市場中毫無優(yōu)勢可言……...然而,她們還能打起精神,深夜一起來吃茶泡飯,寧愿活在想象里。 世間男子很難接受一個女人的真相,或許他們覺得這些都是些內(nèi)分泌紊亂了瘋癲的老女人,可最后我倒覺得她們真的可愛,人生在世,誰沒有脆弱與彷徨?難得內(nèi)心還有天真與希冀,多有趣?。?/p>
來深夜食堂吃飯的人,多是不幸的人。但所謂幸與不幸,或許也只有比照了才懂其中玄妙。 人世間,流浪人歸,亦若回流川。 愿你一個人時,能不懼不餒,舉步從容。 喜歡這一篇,也請分享給你的朋友們。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未作任何商業(yè)用途。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上一篇推送 ![]() 合作請發(fā)郵件:coolchar@126.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