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里,除了走親戚、會朋友,吃吃喝喝之外,有沒有拿出更多的時間陪陪你的孩子呢?記得把你珍藏的兒時玩具給孩子看看,跟他或她一起玩玩你小時候曾經(jīng)和小伙伴玩過的游戲,翻開心底最美好的回憶吧~ 跳房子 只要用磚塊或粉筆在庭院地上畫一些格子,三五個小伙伴就能玩上半天。站在開始線外將沙包(或瓦片)丟入格子內(nèi),按游戲規(guī)則用單腳或雙腳跳過每個格子,然后返回,途中撿起沙包(或瓦片),完成一輪,所有格子都完成后,背對開始線向后扔沙包(或瓦片),沙包(或瓦片)掉落的那個格子就“占為己有”,其他小伙伴如果踏入就算犯規(guī)了哦。游戲中,若腳踩線、跳錯格,沙包(或瓦片)丟出界、壓線,此輪即為失敗,輪換下一個小伙伴。印象中,此游戲女生好像比男生有優(yōu)勢,小伙伴們,你們怎么覺得? “吃”彈珠 跳橡皮筋 對于女孩子來說,沒有跳橡皮筋的童年是不可想象的,就像男孩子書包里總有幾顆彈珠一樣,那時候女孩子的書包里總能拎出一條橡皮筋來。下課或是放學(xué)時,校園里或是自家庭院的空地上,女孩子們會浩浩蕩蕩地拉開陣勢,兩個人原地站立,將長長的橡皮筋繃直,剩下的人就可在皮筋圈內(nèi)轉(zhuǎn)身、跳躍、勾腿……皮筋一節(jié)一節(jié)地升高,難度也一點一點地加大。“馬蘭花開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伴隨著歡快的歌聲,輕盈的身影像美麗的蝴蝶在校園操場、農(nóng)村田頭飛舞穿梭,組成了一道道美麗的風(fēng)景線。 丟沙包 我們俗稱的“丟磨(mǒ)子”,用碎布拼縫而成,內(nèi)置米、黃豆、玉米等硬質(zhì)谷物,有“四角”和“六角”兩種,男女皆可參與,是一種考驗反應(yīng)能力、敏捷性和團結(jié)合作的游戲。游戲人數(shù)不少于3人,用沙包當(dāng)作武器“投殺”對方。在規(guī)定場地內(nèi)前后各一名投手用沙包投擊對方,被擊中者就罰下場,若被對方接住,則此人可以增加“一條命”,或者讓一個本已“陣亡”的戰(zhàn)友重新上場。游戲的“常勝法則”只有一條:我躲,我躲,我躲躲躲! 挑花繃 在那個時候,一根繩子也能玩出層出不窮的花樣,如果能找到一根好繩,那也是可以值得炫耀一番的,一雙手,二個人,你來我往,繩子在你傳我遞中不停的變化形狀,看的人眼花繚亂。小小的一個繩子,蘊含了從觀察到思維、從認(rèn)識到操作、從想象到創(chuàng)造的能力體現(xiàn),通過手指靈活地支撐、勾、挑、翻、收、放等動作,便可以“挑”出“牛眼”、“面條”、“亂草包”等各種生動有趣的造型圖案。這是一種簡單卻讓我們樂此不疲的游戲。
斗雞 “斗雞”游戲是最能體現(xiàn)男孩們智慧、技巧和力量的一種游戲。游戲者單腿直立,用一只手抓住腳腕,另一只手提起大腿,呈“金雞獨立”狀,然后蹦跳著將彎成銳角的膝蓋撞擊對方,被撞倒或雙腳著地者為輸。游戲時,雙方猶如沖殺入各自敵陣的將軍,威武勇猛,直至將對方制服方才罷休?!岸冯u”游戲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今在父母眼中的心肝寶貝們,估計沒有機會去體會游戲中的刺激和快樂了。
推鐵環(huán) 扔紙飛機
打“牌寶” 摜火球 每逢元宵節(jié)來臨,男孩子們就開始翻箱倒柜了,搜刮一切可用的鐵皮小桶,油漆桶、麥乳精桶一個都不放過,為的就是制作出一個拉風(fēng)的火球桶。找來“洋釘”、榔頭,把鐵皮桶釘成馬蜂窩,配以柴油浸泡的小木塊,在元宵夜約上小伙伴們到空曠的田野中,點燃木塊,盡力甩起來,只聽火苗聲在耳邊呼嘯,盡情時還可將火球桶脫手而出,火光在夜空中劃出一道道美妙的弧線,為元宵節(jié)增添不少絢麗的夜景。當(dāng)然此游戲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如果不小心燒著了農(nóng)民在田野中堆放的柴堆,或把新衣服燙了幾小洞,可是要為狂歡付出代價的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