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腸小面 清晨如能吃上一碗熱乎乎的,辣辣的面條是最愜意的事情。鄒城川味面是我們鄒城大街小巷,從城市到農(nóng)村清晨最常見的一種用來做早點的面??窗?,清晨當(dāng)天還蒙蒙亮的時候,街頭的面食攤就開始忙活起來了,老板們點火,坐水,擦桌子,擺料碟,搞的霧氣騰騰,熱火朝天的,你打旁邊走不餓也會忍不住想坐下來吃上一碗面。 清晨每家小面鋪里的食客都會爆滿,“正宗川味面”儼然已成了這個小城的招牌。鄒城的“正宗川味面”,因何而發(fā),因何而火,這都無從探究其根源了,也許是它食用的快捷、麻辣火熱的味道吧。因著人們喜歡麻辣面的口感,重慶小面現(xiàn)在在鄒城也開始了它的火熱之旅。重慶小面作為真正的川味面,豐富的澆頭和誘惑人們胃口的味道,大有一舉把鄒城“正宗川味面”掀下火爆寶座的氣勢。 味道味道,味之道。一碗面要做到好吃勁道爽彈的面是載體,澆頭與湯汁才是靈魂,這里沒有捷徑可走。一勺香濃的澆頭,即可改變面條的人生軌跡。 熟肥腸200g 手搟面300g 油30g 燈籠椒20g 泡椒30g 麻椒0.5茶匙 花椒1茶匙 大蔥1棵 生姜1大塊 郫縣豆瓣醬40g 面醬20g 香葉數(shù)片 桂皮2小塊 八角3個 陳醋1茶匙 雞湯400g 白糖20g 1、熟肥腸切段后用開水焯燙、生姜切片、大蔥白切段、燈籠椒切開口,泡椒切碎炒鍋里放入花椒、桂皮、香葉、八角小火焙干。焙好的香料晾涼后放入蒜臼子或料理機打碎。用力把香料研成香料粉。 2、炒鍋里倒入20g油,放入燈籠椒、麻椒、生姜、蔥段,小火翻炒出香辣味。 3、調(diào)入郫縣豆瓣醬、面醬繼續(xù)小火翻炒炒出紅油。放入泡椒,倒入雞湯大火煮開后改小火煮5分鐘成紅油湯汁。潷出炒好的紅油湯汁中的香料,湯汁備用。 4、炒鍋里倒入剩余的油,倒入白糖小火炒成醬紅色的糖汁。 5、倒入熟肥腸段,小火煸炒至肥腸表皮稍起泡、裹滿湯汁色澤油亮,烹入香醋去除肥腸異味。倒入炒好的紅油湯汁,調(diào)入研好的香料粉大火煮開后小火煮10分鐘,煮好的肥腸紅油湯汁盛到大些的容器里。面碗里倒入適量的肥腸紅油湯汁,把手搟面入開水鍋煮熟后盛到碗里,澆上肥腸段。 雞蛋手搟面 面粉400g 雞蛋5枚 雞蛋打成均勻蛋液,慢慢倒入面粉盆里,邊倒入蛋液邊用筷子把面粉用筷子攪拌成面碎。面的硬度可以用手攥一把面,以能攥成硬面團且不黏手為好。把面碎用力揉成團蓋上保鮮膜,餳30分鐘。 餳過的面團再次揉勻,揉勻后再餳上20分鐘。餳好的面團,在面板上用力揉成光滑的面團。把面團切成半個拳頭大的面劑,揉勻后用手按扁成面餅。用搟面杖把面餅卷在搟面杖上,用力往前推搟成薄片,面片要搟制到薄厚均勻。把面皮卷在搟面杖上,垂直疊放在面板上。用快刀切成寬窄一致的面條。把面條抖散,碼放在蓋簾上,依次把面團搟成面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