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靜觀育兒的第二十五篇文章。是靜觀育兒脫口秀第八講的文字補充版。配合視頻一起看會更完整。 點擊文章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四個字可立刻觀看第八講的脫口秀內(nèi)容。 讀完本文,若覺得有用,請幫忙分享到你的朋友圈,以幫到更多媽媽。 若還有個性化育兒問題,直接給我留言就好。
沒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自信??墒?,消磨孩子自信心的,往往就是父母自己。下面這個四格漫畫,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可憐的小孩,成為了中國父母“謙虛”美德的受害者!類似案例還有很多。比如,別人夸:你家孩子真懂事呀!你家孩子真勤快!這種時候,父母往往會謙虛地說:哪里哪里!
中國父母的謙虛和禮儀方式,對孩子而言,很多時候是一味毒藥,能夠瞬間殺死孩子那點脆弱的自信心。前面案例里這位媽媽就屬于過分“謙虛”,且完全沒注意到孩子內(nèi)心的活動,沒有顧及孩子的“面子”,更別提保護孩子的自信。 自信心對孩子為什么重要?可以說,上面這位媽媽無意的一句話,其實透露的也是媽媽對待孩子的一種常態(tài),這些小細節(jié),就可能會成為孩子自信路上硌在腳底下的小石子??粗黄鹧?,卻能夠影響到孩子未來,到底能夠走多遠的路。因為,好的自信心,將會是孩子面對這個世界之時最佳的戰(zhàn)斗武器之一,它就是勇氣、力量和希望本身。唯有相信自己可以,一切才有可能成真。 那么,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或者,起碼,父母不再是孩子自信心的摧毀者?
教會孩子正確歸因 避免錯誤歸因
歸因理論,是由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xué)家韋納提出的。 韋納認為,對于成功和失敗的歸因,包括三個維度:1、決定成敗的原因/源頭,是在內(nèi)部還是外部;2、成敗是經(jīng)常發(fā)生還是偶然發(fā)生(穩(wěn)定與不穩(wěn)定性)。3、影響成敗的因素,是可控的,還是不可控制的。同時,影響成敗的因素,則包括以下四種:自身的能力、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任務(wù)的難度以及運氣的好壞。 三個維度和四種因素組合起來,對孩子的不同影響,我簡單梳理如下: 面對具體問題以及針對孩子的不同特點,父母都需要有所考量,引導(dǎo)孩子學(xué)會恰當?shù)臍w因??傊盐找粋€原則,即是教孩子學(xué)會內(nèi)歸因,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成功是有譜的。同樣,也適度應(yīng)用外歸因,讓孩子知道出了問題,并不是自己不行,而能夠?qū)ふ腋喾N解決辦法。這是父母幫助孩子構(gòu)建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父母就像是一個有愛的旁觀者,必須要善于觀察,并幫助孩子全面看待成功與失敗,并且確保孩子適度地、同時體驗到成功和失敗,并從中獲得一種積極、正向的態(tài)度。
要具體鼓勵 不要泛泛表揚
很長一段時間,西方人表揚孩子的理念傳入國內(nèi)后,被無限度的夸大。所有人都認為,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墒?,結(jié)果并不盡然。 當我們表揚孩子的時候,可能會改善孩子的行為,但是,這些孩子可能變成“討好者”,總是尋求別人的認可,他們長大后,容易形成一種完全依賴于他人評價的自我概念。還有一些父母甚至?xí)l(fā)現(xiàn),孩子似乎越“夸”越“歪”,完全“經(jīng)不起夸”。 我們提倡的是具體鼓勵,而不是盲目表揚。因為表揚指向的是孩子,鼓勵指向孩子的行為。這就是表揚與鼓勵的最大區(qū)別。 先看表揚不好在哪里。 當我們表揚孩子的時候,往往用到兩種方法: 一是含糊下定義的方式,比如“你太可愛了!”“你太漂亮了!”“你太棒了!”諸如此類,孩子云里霧里,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對于孩子真正的成長并無幫助; 二是表態(tài)法,多將孩子置于被評價的賓語位置上,如“我喜歡你穿成這樣!”“我覺得你真乖!”“我認為你很棒!”這兩種方式,孩子都處于一種被動的、被品評的位置上,而旁邊,都站著一個做出評價的、旁觀的人。這樣的表揚過多,帶給孩子的經(jīng)驗就是,當?shù)玫絼e人的認可時候,就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別人的認可,等于自我價值感。長期以往,容易依賴別人的表揚,無法形成獨立自我。 鼓勵的不同和優(yōu)點在于,它以一種鼓勵的、伙伴式的方式來表達,指向更為具體、客觀,且盡量避免使用定性的詞語(如“你是好孩子,你很厲害,你很聰明,你很漂亮”等),如此,會給孩子進行自我定位、自我評價留有空間。比如,你這樣干得很好;你把房間打掃的很干凈,真是幫了我的大忙。通過這樣帶有情感的描述,引導(dǎo)孩子內(nèi)省,去客觀認知自己。 舉一個對比情形: 孩子考試得了滿分,若父母表揚:“你真棒,我為你驕傲!”這樣的表揚,看似沒什么問題,其實重點在后半句。長期如此,孩子就會依賴于他人的評價。 孩子考試得了滿分,若父母鼓勵:“滿分反映了你的努力付出,繼續(xù)加油!”這樣,既承認了孩子的成就,也引導(dǎo)孩子學(xué)會向內(nèi)歸因(成功更在于孩子的努力,而非完全靠孩子的聰明),進行自我觀察和內(nèi)省。這樣下來,孩子能夠明確知道自己的成功是來自于穩(wěn)定、可控的客觀條件,而無需仰賴他人的感受和品評。 所以,要具體鼓勵,不要泛泛表揚。即“夸”孩子的時候,應(yīng)該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描述,幫助孩子學(xué)會概括。相反,太抽象的詞,空泛的夸獎,不僅孩子把握不住,長遠來看,且對孩子毫無益處。 我在“夸”我們家開心的時候,會說,寶寶,你路走得真穩(wěn),你坐得真直,你睡得真甜,你笑得真燦爛。實際上,我會更具體地告訴她好在哪兒、我高興在哪兒,明明白白地讓她知道,自己做什么、如何做,才更好、更出色。慢慢地,她就會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 “好、棒、厲害”這些詞,都是成人的思維方式去抽象、概括、升華了以后才得出的結(jié)論,是一種更省事的說話方式,但卻是育兒過程中的忌諱。
避免僅憑一點就給孩子蓋棺定論 為孩子提供多方位發(fā)展、獲得自信的機會
每年高考,都會有孩子,僅僅因考試失利,就對人生失去了信心,沒有了活下去的勇氣,因此發(fā)生許多悲劇。這些悲劇的發(fā)生,就是由于身邊的人和環(huán)境的錯誤引導(dǎo),讓孩子覺得,人生的目標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考高分,上好的學(xué)校,而自己沒有考高分、沒有考上好的學(xué)校,那就是自己不好、自己的未來也不會好。除此之外,他們看不到人生的其他可能。 究其根本,就是孩子獲得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的通道過于單一。單一的通道,要么會把孩子逼上絕路,要么會讓孩子變得自負。比如一個孩子成績一直很好,恰恰滿足了父母對他的期待,于是一直得到父母和身邊人的大量認可。那么,這個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哪里都好,甚至別人在其他方面的一點批評,他都有可能承受不了。 就早期教育而言,所謂多通道自信,即讓孩子的成功體驗多樣化。比如,不要只有孩子成績好的時候,你才給孩子夸贊。不要只有孩子鋼琴過級了,你才給孩子笑臉。 從“體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維平衡理論的角度來說,就是要尊重孩子體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發(fā)展的全面需要,提供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多樣化的成長通道。發(fā)現(xiàn)孩子體能好的時候,父母就可以充分地給孩子提供一個運動的場所、機會以及伙伴,而不必強調(diào)孩子必須要在家里好好讀書、或者像別人家孩子一樣去上某個補習(xí)班、會背多少首唐詩等等。抑或孩子唱歌很好、跳舞很好,武術(shù)耍得很好,或者變魔術(shù),讓大家覺得快樂,身體很健康,智力發(fā)展也很正常,所有這些,都該成為孩子一個個值得驕傲的資本,和他值得自信的東西。 總之,讓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他們才能做得更好,也更容易體驗到成就感,自信心也更好建立。比如你給予孩子體能提升的機會,和體驗體能得到良好發(fā)展的成就感,那么在智力、心理發(fā)展中碰壁的時候,體能方面的健全體驗,就會幫助孩子拐個彎去思考問題,讓孩子明白,這個世界還有很多種可能。因為他在多樣的體驗中,看到得更多,視野會更加開闊,也就能對自己有更加全面的認知和評價,不至于因為某一次、某一方面的失敗而全盤否定自己。 同時,在親子溝通中,尤其是在評價孩子的時候,父母也必須要給出一個多維度的通道。比如,不要只在孩子學(xué)習(xí)成績的時候才夸獎孩子好,才認可他是OK的,是NO.1。各個方面都應(yīng)該去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其實,教育本身就是一個有得有失的過程。如果讓孩子一門心思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學(xué)習(xí)上,那父母就必須承擔這個孩子可能體育成績不好的事實,或者音樂天賦沒有別人發(fā)掘的更好。因此,又回到我一直在強調(diào)的那句話:順從自然、尊重孩子最重要。 ——————————————— 《靜觀育兒》使用指南:
1、如果你還未關(guān)注我,那么請?zhí)砑游业奈⑿盘枴癹ingguanyuer”。 2、如果你有具體的育兒困惑,那么直接與我聊一聊。我會仔細聽,并盡力幫到你。 3、現(xiàn)在分別回復(fù)“第一講”、“第二講”、“第三講”、“第四講”、“第五講”、“第六講”、“第七講”可獲得已經(jīng)在愛奇藝專區(qū)上線的前七期《靜觀育兒》脫口秀視頻、音頻及文字版內(nèi)容。
《靜觀育兒》將會給您帶去什么? 如果您是一位大多數(shù)父母一樣“未經(jīng)培訓(xùn)就上崗”的粑粑麻麻,那么,我們這里將會有系統(tǒng)的育兒知識,以兒童發(fā)展心理學(xué)為綱,通俗易懂地為您做早期教育的科普!
如果您正在為育兒感到困惑,那么,我們提供一對一的咨詢答疑,由羅靜博士親自為您打造私家育兒方案!
羅靜博士是誰?
國內(nèi)首檔科學(xué)育兒脫口秀《靜觀育兒》的主講人,中科院心理所博士,積木寶貝首席教育官,更是一位媽媽。面對當下嘈雜的早教市場和家長的困惑,特錄制了這檔早期教育的自媒體欄目,以期向廣大父母傳播更多公益的、也更加科學(xué)成體系的早期教育知識。
著有圖書《愛,從懂孩子開始》。
觀察、觀點、關(guān)愛!盡在靜觀育兒!
【聲明】本公眾賬號所有內(nèi)容均為原創(chuàng),任何媒體使用,請與我聯(lián)系。未經(jīng)授權(quán)刊登本賬號文章的任何媒體,我們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