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南邨,由法國天主教普愛堂投資、比利時承包商建造,1930年交付使用。因為當初的西門處在亞爾培路上而取名「亞爾培公寓」。占地面積167,000平方米,總共16幢。 
布局從上海里弄的傳統(tǒng)橫立式而改進成點狀型介于洋房和新式里弄之間,巧妙地利用了不規(guī)則的地形將北側的狹長條地設計成汽車庫。各幢房屋間距寬廣至1:1并且充分種植樹木花草,內部道路全部寬度達5米以上。 


房屋為混合結構,一部分鋼筋混凝土。難以想像83年前的設計已經是一梯二單元了,并且每個單元內都是復式二層,配有木扶手鐵欄桿的鋼筋混凝土小樓梯。起居室、主臥、次臥、淋浴、餐廳、廚房樣樣齊全,傭人房間在北側,同樣有獨立的抽水馬桶等小衛(wèi)生設備。 



建筑立面簡潔,設計考究。墻面以拉毛水泥和清水紅磚鑲嵌,典型的裝飾主義風格和現(xiàn)代派相結合,不設陽臺,窗框四周飾有線條。特別值得介紹的是每一幢建筑內部都配置一個小型鍋爐,冬天獨立供暖。 

這里屬于上海的高級住宅之一,住戶多為在上海經商的外國人、律師、教授、醫(yī)生、藝術家、買辦等。第一西比利亞皮草行的白俄老板也曾經居住于此,著名電影演員王丹鳳就居住在陜西南路159號的一個單元里。解放后,亞爾培路改名叫陜西南路,小區(qū)也順勢更改為陜南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