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久不見,致以問候——敬我的讀者:) 盛夏的北海道,不過4點天已放亮。昨晚腸胃炎發(fā)作,困的渾身無力,睜開半個眼睛,迷迷糊糊又一會兒,拉開窗簾,淅淅瀝瀝的雨滴打在窗上,似乎透著玻璃都能伸手摸到。 這里叫弟子屈,是北海道東邊腹地的一座小村,小村本不起眼,但有公路通往北海道有名的景點摩周湖,倒也會有游客經(jīng)過。 所住旅店在弟子屈村外路邊,有一對老夫婦經(jīng)營,男人姓三木,是經(jīng)理,兼任行李員、駕駛員。本想在此住宿一晚,便于前往摩周湖游覽,但昨晚開始便不停下雨,可謂天命如此,再加上在知床惹上的腸胃炎,又是人事不利,看來摩周湖游覽就此黃掉。洗漱、整理行李,簡單吃了干糧,踱到前臺,女人見我: “啊,早上好,您昨晚休息的好嗎?” “還好,我想退房?!?/span> “啊,那您稍等下” 女人將三木叫了出來 “朱桑您想去哪里?去車站嗎?我送您過去?!?/span> “好吧,請送我去JR車站。” “您昨晚才來,摩周湖還沒有去過吧?” “是啊,這摩周湖看來去不成了,我身體不舒服,腸胃不好,而且你看這天,恐怕也沒有去的必要了。” “啊,您身體不舒服啊,沒事吧?” “沒啊,就是身邊都沒藥。” “您應該早點告訴我們??!” 女人麻利的從前臺翻出一個盒子,打開,從里面數(shù)出四包藥 “您看,這藥很管用的,您先吃一包,剩下的您飯后吃,每次一包,這都吃完應該會好多了?!?/span> “是的,是的,這藥很管用?!比疽哺胶椭?/span> 我從沒聽說過這種藥,但似乎不吃不敬,只能接過女人遞來的水和藥,在她關切的注視下,把藥一口吞下,仰頭把水喝盡。把水杯還給女人時,她,眼睛笑的瞇成一道縫。 “朱桑,您現(xiàn)在去車站還早,要么我送您去摩周湖玩一圈吧?” “啊,這怎么好意思呢?” “沒事的,這是Japanese Service!” 三木的英語說的很逗,我也不再客氣,女人、三木和我一起搬行李上車,我開車門坐好。“那朱桑,我們出發(fā)了?!比敬骱帽kU帶,回過頭去,女人站在旅館前不停的揮手,眼睛,還是瞇成一條縫。 “朱桑,你是第一次來北海道嗎?” “是第三次了吧,前天剛從伊丹飛到女滿別,昨天住在知床的?!?/span> “知床啊,那里很美啊?!?/span> “是的,我聽說摩周湖也很美的” “是的,因為摩周湖,才會有很多人來這里旅行。不過,今天下雨,可能會有霧。” 三木說的沒錯,只是,不僅有霧,而且是大霧。三木停好車,陪我走到湖邊,只是一點都看不清湖的樣子。 “那里應該是有一個小島的,但現(xiàn)在也看不見了啊?!?/span> 只是游客還是不少,有意思的是,走過紀念品售賣店時,似乎正有一個中國旅行團在休息,團友聽口音都是東北人。 “中國游客越來越多了,真是斯高依內(nèi)?!比拘χ鴮ξ艺f。 “那我們就回車站吧!”,三木發(fā)動車子。 “朱桑,你喜歡北海道的什么?是大自然嗎?” “恩,還有,東西很好吃啊,拉面,魚和成吉思汗!”。 和三木愉快的聊著天,雨漸停,但還有云,卻有難以言語的妝美感,這條路,應該就是當年《非誠勿擾》的取景地吧。
車到JR摩周,小站沒什么客人,三木幫我把行李搬進車站。案內(nèi)所里,觀光推介的女職員在安心看書;售票窗口,帥氣的JR小哥在位老太太解釋買票。大概又等了一小時,釧網(wǎng)本線的列車才慢慢開來,費力的提行李上車,斜躺在座位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釧路。
釧路位于道東,離北海道的首府札幌坐特急列車有三個多小時的車程,可謂偏僻。釧路面對太平洋,是天然良港,不僅秋刀魚、北釧鯖與柳葉魚為三大自豪水產(chǎn),道東地區(qū)漁獲也大多也集散于此,光為學習食材,也是值得一去。
大名鼎鼎的季節(jié)限定觀光列車釧路濕原號 出了釧路站,雨已停,小城行人稀少,冷冷清清。去酒店放了行李,便去車站邊的和商市場參觀。
和商市場是釧路的鮮魚集散中心,說大也不大,但很好逛,走進市場,琳瑯滿目的便是各種水產(chǎn)柜臺。就如愛酒之人去酒廠會心若神往,料理愛好者來漁市也會兩眼放光,雖說不上朝圣,但也如數(shù)家珍的樣樣看來。
了解昆布和柴魚是學習日本料理的敲門磚 不知諸位讀者中,有多少人能不看魚名便認出這些魚的?如有,請留言加我個人微信。
道東的花咲蟹產(chǎn)量在全世界幾乎占壟斷地位。
鮭科魚中的紅鮭和銀鮭,三文魚的近親。當日料入門者還在學習金槍魚的時候,我覺得深入的了解鮭科魚才是更難的事情。
這條積丹產(chǎn)的真鯛真是天價,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北海道還能產(chǎn)如此之大的鯛魚,左下的秋刀魚則是釧路名產(chǎn)。
“真烏賊”北魷,不過在日本一些地方“真烏賊”也有可能是指劍先烏賊或墨烏賊,這是很搞的。
鬧,大名鼎鼎的厚岸生蠔。
釧路市場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玩味,便是市場的代表料理——勝手丼。做法是先在市場內(nèi)購買白飯,然后拿著飯根據(jù)喜好,去各海鮮攤位購買海鮮(如甜蝦、鮭魚、北寄貝、海螺等等),制作出一份屬于自己的海鮮丼,非常有意思。這種玩法在日本其他漁市場也能見到,但據(jù)說這里為首創(chuàng)。
駐足各個賣勝手丼的攤位,人聲鼎沸,排隊眾多,邊上的飲食處,男男女女不管斯文,拎起蟹腳大快朵頤,可惜我自知腸胃現(xiàn)狀,實在不敢再嘗試這生鮮之物,只能咽煙口水,再逛了一圈便出門而去。
繼續(xù)閑逛,一直走到釧路港邊,午后近黃昏,已無漁船入港。泊港的漁船輕輕搖曳,稀稀落落的海鷗盤旋半空,一只飛到我身邊,撲了撲翅膀,停下來,看了看我這個異鄉(xiāng)人。
居然在碼頭臺階坐了很久,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海鷗換了一只又幾只,只有這個異鄉(xiāng)人喝著瓶裝水,看著遠處的天空漸漸泛紅。
晚餐沒有預約,卻已早已想好方向,便是釧路當?shù)睾苡忻牧侠淼隊tばた,小店不僅入選輪胎指南,還長期占據(jù)釧路tabe第一之位。顧名思義,該店主營爐端燒,自詡是爐端燒料理的發(fā)祥之店。如此有故事,即使腸胃并無改觀,也要忍著前往。 名店當然熱門,離開碼頭后,直接步行前往店里。到門口,店里還未開門,天上卻又淅瀝落雨,幸好,不一會兒,就有店員出門掛上店簾,回頭看了看在雨滴打在眼鏡上的我,“您久等了,歡迎光臨?!?/span>
坐定,冷餓相交,很快點菜下單,抬頭看見坐在烤爐前的大將,是的,是個老太太。
我很想杜撰一段看見大將是老太太時激動的文字,但名店這種level的細節(jié)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輕易可以查到,也就沒有什么驚喜。進店后,她就呆坐在那里,老年人的木然,店員報了點單,遞上食材,她點了點頭,也不吱聲,就在烤爐前比劃起來。店里的電視機正放著相撲比賽,不一會兒,陸續(xù)有客人進來,但沒什么人說話,客人好似看展品那樣看大將做菜,只有電視里的解說員激動的沒有方向。
北寄貝和扇貝,味道并無太大驚喜,唯食材確實優(yōu)秀,到底都是北海道的出名漁獲,一口下去,貝類的鮮甜和炭火清香,好正。
青椒和茄子,火候把握的相當精準,邊吃菜,邊看著她細細的切分菜品,雖沒更多可書可言的感受,倒也別有一番滋味。
電視里的解說員越來越激動,她不時回頭看電視,對日本國技,我實在欣賞不來,她卻饒有趣味??粗九_上,正是我的大菜金吉魚,炭火之上,她的心思,卻漸漸轉向背后。
所以,真的把金吉魚給稍微烤糊了,可惜這金吉魚是店里最貴食材,被相撲攪了好菜是為遺憾,要責怪老太么?要換菜么?當然不會。本不過一街邊小店,好與不好,都是真實,僅僅瑕疵,不過如此。
收尾要了炸魚餅和梅子茶漬,均為后廚出品,梅子茶漬做的很棒,深深慰籍自己的腸胃。不知不覺間,店里已是客人坐滿。不停的有點單遞上,她也忙的沒空回頭,哪管解說激動的都可以從電視里沖出。
埋單,抬頭望見屋梁,早已被炭火熏的發(fā)黑。爐端燒正式問世不過60多年,也就是這家店的歷史。小店并無太高深之處,很難吹出情懷,但也算難忘之店。起身,狹小的空間都難轉身,店員特地過來攙扶幫拿包,擺擺手表示不需要。門外,排隊的人居然已到街角,吸了口氣,摸摸自己肚子,只希望能撐到酒店不要發(fā)作,攔了出租車,一溜的朝酒店行駛而去。 訪問于2015年夏。
更多美食體驗,請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此微信公眾賬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