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摩天鼎穴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咳嗽、咽喉腫痛、扁桃體炎、上肢麻木、失語、暴喑氣梗、瘰疬、癭氣等,天鼎穴位的位置具體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圖解天鼎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 【天鼎穴位位置圖】
【圖解天鼎穴位的位置】 【天鼎穴的位置】位于人體的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后緣,當結喉旁,扶突穴與缺盆穴連線中點。 【穴位解剖】在胸鎖乳突肌下部后緣,淺層為頸闊肌,深層為中斜角肌起點;有頸外淺靜脈;為副神經(jīng)、頸皮神經(jīng)在胸鎖乳突肌后緣穿出處,深層為膈神經(jīng)的起點。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天鼎穴】屬于手陽明大腸經(jīng),出自《針灸甲乙經(jīng)》。別名:天頂,天項,天蓋。
(2)天頂、天蓋。天,指穴內(nèi)氣血所處的部位或運行的方向。頂,支撐也。蓋,外蓋也。天頂、天蓋名意皆指穴內(nèi)物質(zhì)為氣化之氣,對天起支撐或護蓋作用。本穴物質(zhì)為氣化后上行于天的陽熱之氣,陽氣的存在,既是對皮部的支撐也是對皮下之物的護蓋,故名。 【按摩天鼎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主治病癥】暴喑氣梗、咽喉腫痛、扁桃體炎、咳嗽、上肢麻木、失語、瘰疬、癭氣等。 【穴位配伍】天鼎穴配少商穴治咽喉腫痛;天鼎穴配合谷穴治癭氣。 【配伍應用】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治法原則】寒則補之并久留針,熱則瀉之。 【艾灸方法】天鼎穴,艾條灸5-20分鐘,天鼎穴,艾炷灸3-5壯。 【另記載】坐位,頭轉(zhuǎn)向?qū)龋瑴\刺0.2~0.5寸,不可向下方深刺。以防造成氣胸,按壓天鼎時可將臂叢上干壓迫于手指第6~7頸椎的橫突前緣之間,病人可感到肩頂部和同側上肢麻木。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日常保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