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們講麻子仁丸、桃核承氣湯、抵擋湯和抵擋丸。先來看麻子仁丸。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 ,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炙枳實半斤,去皮大黃一斤,炙厚樸一尺,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別作脂。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麻子仁丸治療脾約大便干燥秘結,小便溲頻而腹無所苦。背過方歌的都知道,第一句話就是“麻子仁丸治脾約”,那什么是脾約?這個概念眾說紛紜,我們在傷寒論中看到的脾約乃太陽陽明是也,而且是一個傳變,沒有了太陽表證,是純粹的陽明。脾約多是由太陽病誤治導致的,包括失治、或發(fā)汗過多而傷津液導致胃中干,津液不能輸布到腸胃而走膀胱導致大便干燥小便溲頻。來看一下條文。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 ,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趺陽脈在足背,但是于寸口也可診其相應癥狀。關脈浮,代表陽明胃熱,這里表述的是胃氣強,說的意思是胃熱而胃中干。澀,津液不足則脈澀。水不化氣,不化津液,輸布不利,到不了胃腸而往膀胱跑。他這里說了脈浮澀,沒說脈數(shù),說明有陽明熱但不是那么盛。這個津液不足的陽明燥熱,要與正陽陽明的大熱進行區(qū)分。津液不足的陽明內(nèi)熱,沒有太多不舒服的癥狀,好多天不大便也沒什么感覺。正陽陽明的大熱潮熱,是需要急下存陰的,而太陽陽明的脾約是要潤下,不能急的。它本身就是在不斷地流失津液,急下會脫陽的。剩下的癥狀,微熱,汗出,口不渴,或煩,尿多,大便干硬,脈浮澀。
看一下配伍。 這個方子的底子是小承氣湯,解決了里實大便干,另加芍藥杏仁和麻子仁,我們來看一下藥證。 芍藥 涼 酸苦 杏仁 溫 微辛苦 麻子仁 辛平 就是火麻仁,也能潤補津液,通腸道,解纏縛補虛,因其為五谷,藥力不大,平性藥,不做君藥。又以蜂蜜潤燥滑腸。制藥成丸劑,藥性緩,寒熱并用,有補有瀉。潤腸通便,補胃氣,泄熱通氣活血。針對津液虧虛,腸燥有熱,氣血郁閉而設。產(chǎn)后便秘、習慣性便秘、術后便秘等多用此方。而且據(jù)臨床觀察需要久服,不能見效就停,否則不去根。另本方內(nèi)涵小承氣湯,虛者慎用。下一個方子,桃核承氣湯。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大家看一下藥物,想到了咱們之前講到的哪個方子?它也是一個承氣湯的變方。
先來解釋一下條文。太陽病不解,這個太陽病,當是太陽中風。太陽中風它出汗啊,汗出發(fā)熱傷了津液了,導致胃中干。太陽中風不解,到陽明了里熱盛,表里同病了。里熱極盛,結于膀胱。這個膀胱的概念,也要講一下,大家還記得之前我們講胃中有燥屎那一段嗎?同理,如果大家把經(jīng)方中的臟腑名詞理解成了醫(yī)經(jīng)家的臟腑器官,那就不對了。這里的膀胱也是泛指,指少腹。關于腹部定位的名稱,《傷寒論》中用膀胱、關元、血室等描述。這個膀胱局限在小肚子,偏于里中之表。不要聯(lián)系經(jīng)絡和器官。 熱都結到了這里,那說明熱的太厲害了,都灼傷血脈了,導致了尿血,連說胡話都不舒服,非得脫衣上方登高而歌才爽快。并且,熱也傷到了腸道的血絡,也出現(xiàn)了便血。這屬于陽明極熱。小肚子這個地方是先天元神所在,有熱擾會影響神智的。這個血排下來了,熱也就隨之而解,也就痊愈了。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陽證,先外后內(nèi),陰證,先溫里。先解表,解決了之后,小肚子還是疼、硬,那說明余邪未盡,血熱互結,這就叫熱性的血瘀。這種情況,用桃核承氣湯。
看配伍。 大黃、芒硝、甘草就不細說了,我們先看桃仁。 桃仁 溫辛苦 活血化瘀,配合大黃增強破血力度。 桂枝 溫 辛甘滋 用桂枝,要用它來解表。還有就是和甘草固中氣,而且辛溫制約寒藥,辛味咸味都有破氣血瘀滯的作用。芒硝大黃就有咸味。他說當微利,那就是不可峻下,要緩著來,要不然大便秘結瘀滯解決了,深層血瘀還沒解決。先食,吃飯之前服藥。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猶存,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fā)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jīng),瘀熱在里故也,抵當湯主之。 這個抵擋二字真是眾說紛紜啊,給你說的神乎其神,什么“抵當”之意與“抵擋”同:“血蓄于下,非大毒駃劑則不能抵當,故治蓄血曰抵當湯?!边€有“抵”義為“隨”:“抵當者,抵當隨經(jīng)之熱,而使之下瀉也?!边€有“非抵當湯,不足以逐血下瘀,乃至當不易之法?!闭J為“抵當”是“最恰當”之意。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湖南把水蛭叫抵擋。就這意思。
看條文。先不看條文,大家先看一下用藥,是不是又是個承氣湯類的變方?。慷液吞液顺袣鉁邢嗨浦幇???礂l文吧。太陽病都六七天了,表證還在,出現(xiàn)他癥,傳變了。到陽明了。脈微而沉反不結胸。這個脈是表邪內(nèi)入的征象,而且沒有三陰病的癥狀,那它就是個瘀滯阻痹的脈象。結胸是什么脈大家有記得的嗎?促脈吧。不能叫促脈。促脈得是尺虛啊。結胸脈是寸浮實,關上沉。結胸還要有胸痛。也是個瘀滯的證。 這一條既然提到結胸了,還說脈微而沉,反不結胸,那這個反是怎么來的呢? 如果小便正常,就是陽明郁熱互結,需要下血。便血了,瘀結的排請了,熱也隨之而下,病也就好了。便血是指大便便血。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jīng),瘀熱在里故也。之所以是這樣,是太陽邪熱內(nèi)傳陽明,熱熬津血,使血也凝結了。這叫淤熱互結。這種情況的發(fā)狂是相當厲害的。 看配伍。 水蛭 微溫 咸 《神農(nóng)》主逐惡血淤血,月閉(御覽作水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
虻蟲 微溫 咸 大黃桃仁植物藥,大黃泄熱逐瘀,推陳出新,桃仁活血化瘀。臨床多用精神分裂,子宮肌瘤,脈管炎,血管性癡呆等,需辨證。抵擋丸。子宮腺肌癥可以用嗎?抵擋丸就是把抵擋湯藥量變化,制成丸劑,治療病勢較緩的患者,不再細說了。
那么今天我們把承氣湯類方就講完了,下周二開始由劉衛(wèi)紅老師為大家繼續(xù)講解瀉心湯類方。 謝謝大家。
主講老師簡介:
劉云舟,劉志杰老師之子,幼承庭訓,家學淵源,繼承父志,跟診熏陶。即將畢業(yè)于長春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專業(yè)。協(xié)助劉志杰老師編輯整理《傷寒論師承課堂實錄》(第二版),為該書副主編?,F(xiàn)為中華漢傳中醫(yī)促進會辦公室成員,北京漢傳中醫(yī)研究院研究員、高級講師。 |
|
|
來自: 中醫(yī)知識學習館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