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生活,去犯錯,去跌倒,去勝利,去用生命再創(chuàng)生命。
——詹姆斯·喬伊斯《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
|

|
|
|
本書由著名藝術顧問西婭·韋斯特雷克·瓦格納和伊?!ね吒窦{夫婦共同撰寫,教你操作當代藝術領域的每一個細節(jié),從評估銷售信息、聯(lián)系畫廊到發(fā)現(xiàn)、購買最具潛力的藝術品。
在本書中,作者生動地描述了全球藝術及收藏領域的動態(tài),概述了杰出收藏家和他們的偉大藏品。對每一位收藏者來說,作者對全球藝術的深刻見解及大量實用性的建議都是不可或缺的。
|
|

 

▲ 書中收藏品
|
| 雖然他們展示了各種各樣的收藏途徑, 但似乎至少體現(xiàn)了一個共同特征: 他們并沒有用流行的或藝術市場視為熱門的規(guī)則來做收藏的決策。 反之, 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愿望和知識來進行收藏。 |
|

|
|
|
《藝術博物館》是一個虛擬的藝術博物館。建造者和監(jiān)管者都是英國費頓出版社(Phaidon)。它的藏品無與倫比。它的展廳不受有形空間限制。為藝術、攝影藝術、木版畫、絲網版畫、陶瓷、手抄本等藝術品濟濟一堂,共同講述著世界的歷史。
你可以漫步于25個畫廊間,在這成列著曠世杰作的450個展廳中度過美好時光。這些藝術品有的婦孺皆知、有的默默無聞,其搜羅自全世界的私人收藏和公共收藏。你可以在這恢弘的畫廊中漫步,也可以在某個展廳中流連。
|
|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倫勃朗最棒的《自畫像》、委拉斯貴支的《宮娥》、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中國的陶瓷、葛飾北齋的浮世繪、秘魯?shù)慕鹌?、拉斯科洞窟的巖畫、塞·托姆布雷和布賴斯·馬登的作品,在這里一一收藏。如此豐富齊全,舍卻此處,別無他家。
“藝術博物館”開闊寬敞,游覽方便,極富教益,不啻一場出類拔萃的視覺盛宴。每個畫廊都有彩色編號。每個展廳所涉及的藝術運動、文化、主題都有明確解釋標注于墻面。每件作品也都有注釋標簽。
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開放,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可以隨時隨地參觀的藝術博物館。


|
|

|
|
|
《藝術之書》呈現(xiàn)給大家的是一個全新的藝術視角。
它打破傳統(tǒng)分類,以一種新穎獨特的方式接近藝術,既可謂是一部無與倫比的視覺檔案,又堪稱一場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
|
 
|
|
《藝術之書》:全書從A到Z按字母順序介紹了從中世紀到現(xiàn)在世界各地最偉大的畫家、攝影家和雕塑家,查閱方便、信息豐富且不乏趣味。
本書將出自所有時期、流派、圖像與技法的杰作拼成一個大拼盤,以此來揭穿藝術史分類的虛構性。只有在這本書中,你才可以在卡帝爾-布烈松(Cartier-Bresson)旁邊發(fā)現(xiàn)卡拉奇(Carracci),在杜尚(Duchamp)旁邊發(fā)現(xiàn)杜喬(Duccio),才會把蒙德里安(Mondrian)同莫奈(Monet)放在一起考慮,才會真切地感受到沃霍爾(Warhol)與沃特豪斯(Waterhouse)之間的對比原來如此強烈。
在介紹每一位藝術家時,其代表作都將以整頁插圖的形式出現(xiàn),并配有精辟的文字評介。
本書不僅為所有詞條提供了全面的相互參照條目,而且配有藝術運動和專業(yè)術語詞匯表,以及讀者可以參觀的國際畫廊及博物館目錄。
|
|

|
|
|
《藝術的故事》是有關藝術的書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之一。
它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fā)展歷程,以闡明藝術史是“各種傳統(tǒng)不斷迂回、不斷改變的歷史,每一件作品在這歷史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
|
|


|
-
@痛經美少女戰(zhàn)士
這是一本讓我讀到幾近熱淚盈眶的藝術史論書籍,貢布里希以講故事的手法和趣味生動的陳述方式讓我逐漸走回藝術和歷史的刻度中。用生命推薦。
-
@有用追影子的小玄子
終于在注意力的極限到來之前把這本書讀完了,序言、作為結尾的最后兩章是全書的精華?!端囆g的故事》好在它不僅是“藝術作品的整齊排列”,更重要的是一種全局視角的歷史切入。貢布里希不僅是在完成一本詞典一般的藝術史著作,更重要的是他在給初步接觸藝術史的人一種看藝術品的視角,一種很難得的審美教育——怎么看待藝術,藝術是什么。感動于它恭謙又富有幽默感卻也不失嚴肅的敘事,感覺像是在聽老爺爺講故事一般,非常喜歡。推薦這本書,藝術審美入門,藝術批評入門,藝術欣賞入門。
@有用大漁
無法想象從歐洲回來后再看這個會有多么后悔
@有用三七蓮華
一字一句認真讀完,感覺獲得了新生。覺得人類真是棒棒噠,有這樣多了不起的人前仆后繼地開拓創(chuàng)新,嘔心瀝血地磨練著自己讓藝術這種觀念的形式一步一步地突破舊有的疆域,有種謎之感動啊
(文字來源于豆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