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走美西20】黃石·諾里斯泉秋雨來襲 	
			
					(2014-01-06 06:06:06)		
			
 
  離開猛犸熱泉,我們向南來到諾里斯間歇泉盆地(Norris Geyser
Basin)。在車上沒感到下雨,下車時發(fā)現(xiàn)雨已經(jīng)有點大了。秋風秋雨來勢洶洶,陣陣寒意襲人。好在大家都有準備,一個不拉的沖進了雨中。  
  要說間歇泉,諾里斯不如老忠實、大棱鏡有名,但它有它的特色。它擁有黃石公園最高的噴泉和最熱的盆地,還是黃石公園最活躍的一個區(qū)域,而且越來越活躍了。整個盆地分成兩個部分,即陶瓷盆地(Porcelain
Basin)和后盆地(Back
Basin)。因為雨太大,后盆地有點遠,所以我們只走了陶瓷盆地。    
 這真是一個奇妙的盆地。盆地里有很多很多的間歇泉,而且這很多很多的間歇泉好像一直在噴發(fā)。想來這地下又黑又熱,一定不好玩,它們才如此爭先恐后、迫不及待呢。  
   
1、印象中黃石公園的景點都沒有門,除了這里。 
  
   2、進門就見噴泉    
   3、這里是陶瓷盆地邊緣最高處,全景一目了然。    
   4、我們沿著一側(cè)的木棧道,步步深入。    
      
 噴泉就在腳下此起彼伏地噴發(fā),讓人猝不及防。風向一轉(zhuǎn),滿臉是水,分不清這水是天上來的,還是地下來的。噴泉實在太多了,難得見到有名字的。原來以為是太多的緣故,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這里的泉水,有奶藍色的、奶綠色的。其中的奶白色就是泉水中礦物質(zhì)的沉淀物。沉淀物一多,有的時候就會堵賽泉眼。這樣,熱泉就會尋找別的出口,形成新的熱泉。所以,今天看到的熱泉,下次來可能就完全變了樣。也因為此,諾里斯間歇泉盆地成為黃石公園中變化最多的盆地、最活躍的泉區(qū)。 
 5    
   6    
   7    
   8    
   9    
   10、難得有個有名字的----窗臺泉。    
   11、一條棧道,彎彎曲曲的穿過陶瓷盆地。    
   12、棧道那頭的林子后面,就是后盆地。    
   13、美麗的雙湖,不由的想起了川西海子山的鴛鴦湖。    
   14、那里是雪山下的冰湖,這里是升騰著的熱泉。    
   15、換個角度,湖水就換了顏色。    
   16、再向前,一個盆地中的泉水灣。    
      
這里是陶瓷盆地色彩最豐富的區(qū)域。這些深深淺淺的黃色褐色來自于真菌藻類,不同的水溫養(yǎng)育了不同的藻類,也說明了這里的泉水是多么活躍。  
   17    
   18    
   19    
   20    
   21    
   22、前面是木棧道的盡頭,也是盆地的邊緣。    
   23、奔騰而下的熱泉,是諾里斯留給我們的最后記憶。    
   24、雨越下越大,我們告別諾里斯,結(jié)束了第二天的黃石游。    
  上圖的棧道,通向后盆地。那里有黃石公園噴發(fā)最高的噴泉----蒸氣船間歇泉(Steamboat Geyser)。它的噴發(fā)高度近90米,幾乎是老忠實的兩倍。這樣的噴發(fā),本來是極難見到的--幾年噴一次,還沒有規(guī)律。好像是2002年地震以后吧,它的噴發(fā)越來越頻繁,現(xiàn)在幾乎是每天都在噴了。    
這是諾里斯留給我們的遺憾。  
 
這就是黃石公園。無窮無盡的能量,無窮無盡的變化,不會讓每一個來訪者失望,但會給你留點遺憾、留點念想。      附:諾里斯間歇泉盆地衛(wèi)星圖(黃線為通向后盆地的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