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忘了給孩子幸福的陽光 在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人們長期的思維慣性決定了自己對后進生認識的偏差。許多老師都會把后進生作為自己的眼中釘、肉中刺來看待,更別提怎么后進生轉化了。 試問,一所學校,一個班級,一位老師,真正從后進生內心深處出發(fā),來解決后進生面對的困擾,可能這樣的教育行為少之又少。我真的佩服一些后進生,他們每天面對異樣的目光,得到的是諷刺的話語,竟然能夠堅持下來,簡直算得上是個奇跡。事實上,當下的全才教育把更多的孩子淪落為后進生的行列,享受不到成長帶來的幸福與快樂,也許是上天的不公平,其實更多的是人為設計的不合理性,導致了許多孩子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來展示青春的風采。 許多人不愿意回顧自己美好的青春,更多的是只能選擇正當?shù)倪z忘,為啥許多同學聚會不能成行,說到底,問題就在于,一些后進生不愿意相聚,他們曾經得到的是一次次傷害,也有些后進生帶著一種報復心理,主動進行聚會,目的就是為了證明給同學和老師看,自己不錯,不像你們想象的那么糟糕,以便求得心理安慰。 目前,評價一個孩子的好與壞,往往分數(shù)作為主要的標準存在,大人見到小孩,不問其他,就是最近考了多少分,如果考得不錯,就會洋洋得意,假如考得不好,只能含糊其辭,這樣的壓抑環(huán)境讓更多的孩子失去信心,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人活在世上,最大的悲哀就是心死了,人如僵尸般的活著,這樣的人是時代的悲哀,更是教育的不幸。每每聽說某個孩子非常無奈的失去寶貴的生命,我就在想,為什么這些血淋淋的教訓就不能糾正人們長期的偏見呢?家長走進學校, 不問孩子其他,就是問成績如何,老師通過家校通這樣的平臺,往往告訴家長的無非就是孩子考試成績和一些不怎么盡如人意的行為,就是不能挖掘孩子的亮點。每每看到老師給每位家長發(fā)信息,表揚少數(shù)學生,也批評一些孩子,久而久之,許多孩子就被無形中貼上了標簽,這樣的傷害可以說是致命的,讓許多人傷心的。 為什么會產生后進生?說白了往往是由于個性和環(huán)境造成的,用哲學的方法分析,那就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許多孩子為什么出現(xiàn)各種不好的習慣,這其實都能從家長的身上找到答案。許多家長批評孩子一套一套,殊不知,曾經教過他們的老師都會淡然一笑,為啥呢,他自己做學生的時候就是這么樣,骨子里,許多不好的習慣并沒有改變,無形中自己給了孩子以影響,這是許多家長沒有想到的。 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家長的面容,許多骨子里的東西也在潛移默化地接受著,如果你想讓孩子有好的習慣,別忘了重新審視自己,進行脫胎換骨地改變,否則,無論送到哪位名師手上,照樣不會有什么起色。 這樣的家庭因素常常是許多教育者忽略的,又是特別重要的原因。有老師對于一些孩子束手無策,我喜歡讓其到孩子家里走一走,說不定能夠找到答案。有時候,只要你采集家長生活的瞬間,也能略知一二。我有這樣的認識,一個孩子存在問題,如果作為家長不認真地反思,一味地進行教育,這是沒有說服力的,常常是悲哀的。我常常聽到有些家長對孩子說,自己過去怎樣不行,現(xiàn)在要吃許多苦。殊不知,人活著就是要吃苦,否則,怎么能夠取得非常成績呢。我們?yōu)橐恍┭孕胁灰恢碌慕逃枷攵?,要求孩子的是一套,自己又怎么樣呢?俗話說,其身正,不令且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是,許多家長就是不能如此,這種兩重標準的教育,常常會吃力不討好。 孩子從家長身上得到一些骨子里的東西,這不是言語所能改變的,往往需要發(fā)自內心的行動來做出改變。一個家長可以沒有文化,但不能沒有支撐靈魂的骨氣,否則,就算外部條件再怎么優(yōu)秀,你的孩子照樣會特別的糟糕。為啥后進生會懶散、寫作業(yè)特別的馬虎,那么我們的家長不會如此嗎?一個孩子整日里聽家長嘮叨,殊不知,心里不免嘀咕,你不也是一樣嗎,為啥總是以大欺小,等到個子長高了,就會選擇反抗、斗爭,這樣的孩子,教育難度可想而知。 有老師提出5+2等于0,我看呢,只有家長從骨子里進行自我反思,用高檔次的行為來主宰靈魂,這才是孩子發(fā)生根本改變的關鍵所在,千萬不能一邊玩著賭博的玩意,一邊還在對孩子吆來喝去,這樣的教育只能增加難度,不可能有多大的說服力。 其次,許多孩子之所以產生質變,常常是家庭的變故造成的,要么是父母離異,要么是某個親人離去,導致一些家庭騷動不安,許多教育思想變得混亂起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是沒有把孩子放在眼里。殊不知,一個和諧的家庭對于孩子安心成長特別重要,可以說,婚姻的選擇需要特別慎重,一個人可以長得特別平常,但是素質不能低,否則對于孩子的成長是特別糟糕的。 生活中,有許多孩子,智力還是不錯的,就是沒有父母在前面引領,自己的成長煩惱沒有人傾訴,只能自甘墮落,這是許多老師傷心的事兒。有時候,老師找家長來談話,好一點的是王顧左右而言他,不好點的干脆就不理睬,以沒工夫為理由加以拒絕,這樣的學校與家庭的尷尬關系又怎么能夠教育好一個孩子。 孩子一旦骨子里的東西沒辦法及時糾正,就會主宰自己的行動,一旦干得稍不如意,自然會得到老師鋪天蓋地地批評,換個角度想象,如果你是這樣的學生,又怎么可能不覺得天要塌下來呢?許多孩子的認識偏差往往是家庭在起作用,殊不知,老師的不明智教育也在助紂為虐。 我們的老師更多的關注成績,很少尋找一個孩子出現(xiàn)波動的原因,而是以推卸的方式把這一切推給家長,殊不知,這沒辦法從根子上處理問題,畢竟,許多家長從一定意義上說是不合格的,他們寄托于學校能改變一切,否則,怎么會出現(xiàn)一撥又一撥的擇校熱潮,這一方面反映了家長追求高質量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家長自身教育的不自信,總是認為自己的教育可有可無,尤其在行為習慣上不加檢點,這樣的尷尬矛盾搞得整個教育界人心惶惶,孩子又怎么可能自由幸福成長。 我覺得一個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不要以抽象的學生為標準,隨意給孩子貼標簽,應該多想想,孩子為什么會產生這樣行為的原因,說實在的,原因沒找著,或者找偏了,都是對孩子教育的不負責任。 一個懂教育的人都會明白這樣的道理,一個孩子,你只有真正讀懂他,才會成為他心中的幸運之神,如果總是以有色眼鏡看人,這樣的人就算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不會成為真正的人師。經師與人師的區(qū)別就是你有沒有關注教育對象的成長,如果不把孩子放在眼里,一味地關注自己的教育行為,我看這樣的行為再怎樣也不好好到哪里。 上帝給了每個人活著的權力,我們就沒有必要讓一個人接受你的標簽式的教育,這對于人類的發(fā)展也是一種褻瀆。如果我們的家長能夠從身教上下功夫,我們的老師能夠從骨子里多找找原因,以一顆公正、公平之心對待每個學生,相信,你的教育生活一定陽光燦爛。 畢竟,后進生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你愿意給予,溫暖的陽光一定會普照大地,快樂的教育生活誰會不喜歡呢?(錢永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