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美麗的秋天 輕輕地夏走了,正如秋輕輕地來,她揮一揮柳條,作別遮陽的雨傘。悄悄地夏走了,正如秋悄悄地來,小草彎一彎細腰,不帶走一絲愉快。 秋天,這個美麗、豐收的季節(jié),在這“再別夏天”的詩中輕輕地、悄悄地來了。俗語說:“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透皮?!睕]錯,秋天最大的特點,也就是最讓人愉悅的地方,就是秋高氣爽和她的果實累累。 散步時,微微的秋風帶走了一夏的炎熱和煩惱,吹來了一種期盼已久的涼爽和清新。抬頭一看大片的云彩時快時慢地飄過,又時不時飛過一群南飛的大雁,是不是它們也急著去南方看一看豐收的景象? 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步入一片樹林,目光也轉(zhuǎn)移了回來。地上的落葉鋪成了一大片金黃的地毯,與樹上還未飄落的葉子構成了一片“水天相接”的景象。美麗的金黃色還不滿足只在樹上和地面上表現(xiàn),竟在空中跳起了舞,美麗的落葉使人無法分清它到底是蝴蝶還是落葉。想著想著,鞋面竟已被落葉覆蓋,腳下也不禁有一種松軟的感覺。 最有意思的要數(shù)銀杏葉和楓葉了,小小的銀杏葉像一把金黃的扇子,仿佛覺得秋天的涼爽還不夠,想盡力再添一分涼意。楓葉有深綠的,淺綠的,深黃的、淺黃的,更多的是深紅和淺紅,錯落有致,秋天的五彩繽紛竟在小小的楓葉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 地上的花大多已經(jīng)凋謝,落下的花瓣正被泥土吸收,準備第二年孕育新的生命。唯有菊花還傲然挺立著,有白色的、黃色的、紫色的……有的葉子是針狀的,有的細長的花瓣卷向中心,清新淡雅,還有的中間是一個帶著很多小孔的球,旁邊有幾片花瓣。看著看著,不覺想起了元稹的一句詩“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沐浴著清爽的秋風,騎車來到田野中。不遠處看到很多紅彤彤的小燈籠掛在樹上。農(nóng)民伯伯邊高興地唱著歌邊小心翼翼的把它們摘下來。走進一看,原來是熟透的柿子。難怪農(nóng)民伯伯那么小心,生怕把它們弄破了。還有的樹上掛著紅通通的蘋果,讓人垂涎欲滴。有的樹上掛著又大又黃的梨,芳香四溢。一旁的莊稼地里,更是一派豐收景象,收割機正在轟隆隆的收割著飽滿的、沉甸甸的玉米、大豆。而農(nóng)民伯伯時而發(fā)出的爽朗的笑聲和孩子們的追逐打鬧聲更增加了豐收的喜悅氣氛。 秋天的美還不止表現(xiàn)在眼前,就連嘴里也是甜的。傍晚時分,伴著美麗的晚霞回到家中。剛一進家門,就聞到了一股煮玉米的香味。頓時胃口大開,捧起玉米咬了起來。吃到嘴中甜甜的、粘粘的。有種說不出的美味。吃飽后,在無限的甜蜜與喜悅中休息了…… 我愛秋天,不僅有美麗的風景,而且有豐碩的果實媽媽點評: 非常老師好。我是9群的北京-開心。從7月份跟您學論語開始,就喜歡上了您的課。講得真好,打開了思維,開闊了心胸,提高了興致。 呵,點評一下:差一點把“提高了興致”看成是“提了高興”。 非常感謝。這個主要是自己慢慢體會學習的。沒怎么給孩子講。作文課開始都是打印回來,讓孩子學習。書也讓孩子讀了(還沒讀完)。孩子今年剛上初一,需要一段的適應時間,學習時間很緊張。總是想趕緊完成作業(yè)。作文也是,總是想按照以前的方式,隨便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完成任務得了。雖然我多次跟他說,按照老師的方法:運用“頭身腳,帽衣鞋”,可以避免跑題。運用對稱,可以使結構穩(wěn)定緊湊。運用六根六塵可以使得文章更加豐滿生動。 點評一下,媽媽的這個認識很到位! 孩子慣性還是懶得運用。我就暗想,那我自己好好學,兒子用不上,將來我輔導孫子用也行啊。還好,在不斷地說明別的孩子因為運用老師的方法,不再懼怕作文,而是喜歡上了作文后。 點評:學習雷鋒好榜樣,當我們講話孩子不聽的時候,樹一個好榜樣是好的辦法。 他同意寫一篇。借著本周留的限定寫秋天的隨筆,我鼓勵他運用這個方法寫寫試試。我說哪怕只照顧第一層次,就是“頭身腳”的方法使文章不散也是很大的進步了。他同意了,先構思了幾個方面。 點評:說明媽媽學習很認真,沒有眉毛胡子一把抓,說明媽媽心態(tài)好。有了高度,就從低度開始?!把鄹呤值汀笔菍W習作文的好方法。 中間也有我?guī)椭囊恍┧悸?。比如樹葉可以寫典型的銀杏葉和楓葉。文章寫完了,他很激動,他說自己認為是寫得最好的一篇文章了。希望非常老師看一看。 點評:每個孩子都是需要成長的進步與鼓勵的。當我們夸得孩子能自我夸獎的時候,真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當然他自己也說,其實還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我看他猴急的樣子,就說老師講評要排隊呢,可能前面有100多篇呢。他顯得有點無奈,說那得好幾個月呢。 點評:沒想到這好幾個月過得好快啊。 我說只要你運用老師的方法。這幾個月后自己一定也會發(fā)現(xiàn)巨大進步的。比起前面的小作者們,我知道還有很多的不足。例如最后一段,我覺得和文章的題目不太吻合。雖然感受了秋天,但沒有寫出秋天的美麗。孩子說這就是六根的嘗嘛。 點評:媽媽與爸爸站在一起打賭的時候,我們是站在媽媽的親友團這邊。當媽媽與孩子比賽的時候,我們就叛變到了孩子這一邊。 不希望我改掉,希望非常老師親自來點評一下。我想孩子既然有慢慢改變的興頭了,我就把原文直接打上來,讓他能聽到老師原汁原味的點評。關鍵對孩子也是一種難得的巨大的鼓勵。希望老師滿足一下。非常非常感謝老師點評1: 從大家的評論中,我們也看得出來孩子的作文寫得特別棒。我們在這里先歸納一下:一是孩子的文字駕馭能力相當好,特別是第一段借用了《再別康橋》的詩來開頭,也說明孩子模仿能力與領悟能力很高;二是結構很嚴謹,頭身腳非常完整。因為有了“頭身腳”,所以才會不亂不散;三是對稱的運用,也是十分成熟老道,讓我們在讀的時候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很強;四是引經(jīng)據(jù)典,把作文引向了一個高度。 我們在書里講過,第二條:借古論今,談天說地——上識天文下知地理。好的作文,一定要談古代,論今朝!看一下歷屆高考的滿分作文,哪個不談古論今?哪個不談天說地?談古論今、談天說地,引經(jīng)據(jù)典、天南海北,既可以充分展示孩子平時深厚的積累,又可以體現(xiàn)出作文主題的深度及廣度。剛才大家說小作者知識豐富,這豐富的知識表現(xiàn)在哪里?就在于引經(jīng)據(jù)典、天南海北。 第五點,我們在讀這篇作文的時候感覺很生動,生動的來源在哪里?六根六塵。什么叫六根六塵?就是言之有物,言之有味,言之有聲,言之有味。所以在本文中,我們不僅看到了秋天,還嘗到了秋天,聽到了秋天,聞到了秋天,想到了秋天。六根六塵好理解,如果還不不理解,我們就告訴小朋友,能不能寫一些聲音,寫一些味道,寫一些感覺;文字里面有聲音了,有味道了,有色彩了,就必定生動了,這個就是基本功。 以上就是孩子寫得很棒的地方,我們下面就一一來講評。 我們還要看孩子在哪些地方,還可以提高、可以上進,我們先來看頭——輕輕地夏走了,正如秋輕輕地來,她揮一揮柳條,作別遮陽的雨傘。悄悄地夏走了,正如秋悄悄地來,小草彎一彎細腰,不帶走一絲愉快。在這一段中用了對稱,也是一個對稱的意法,這是我們不斷講的東西。另外,大家也看出這是套用了《再別康橋》的詩來開的頭,這個技法就是借義,我們講過,只是大家不曾注意。前幾天我們講的是對一個字一個詞的借義,比如我們講的錦衣衛(wèi)與錦衣“味”的關系,比如我們常夸媽媽們,美麗動人與美麗“凍”人的關系,這是針對一個字或是一個詞來講的。本文中的借義是對一句話或是一段話來講的,同樣都是借義,是一個修辭的現(xiàn)象。因為我們在這里是學入門的功夫,所以對稍復雜一些的技巧,我們就沒有過深地去講,但孩子在這里就用了一個借義,借得很棒。當然我們?nèi)绻叩乃疁嗜ヒ?,這個“借”我們也要借得有技巧,要借得不還回去。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我們現(xiàn)在要高明一些,借了不還,占個大便宜。 輕輕地,夏走了,正如秋輕輕地來。柳條輕揮,作別遮陽的雨傘,還有雨傘頂上的烈日。悄悄地,夏走了,正如秋悄悄地來。小草縮一下細脖,卻沒將往日的愉快深藏。 為什么要這樣明確一下呢?第一句是秋天來了,作別了夏天的熱;第二句是秋天來了,小草雖然縮起了脖子,但是往日的愉快還是依舊;我們的開頭就是表達了這樣的一種思想,明白了嗎? 秋天,這個美麗、豐收的季節(jié),在這“再別夏天”的詩中輕輕地、悄悄地來了。俗語說:“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透皮。”沒錯,秋天最大的特點,也就是最讓人愉悅的地方,就是秋高氣爽和她的果實累累。 這一段寫的是秋天最大的特點,也是最讓人愉悅的地方,就是秋高氣爽和她的果實累累,重點是在果實累累。但是下面幾個自然段里又分別寫的是——南飛的大雁,步入一片樹林,騎車來到田野中,莊稼地里,更是一派豐收景象。也就是講,從順序講,這一自然段寫的是果實累累,后面也寫了豐收景象,有些分散了,所以我們暫且把這一段放在后面,做一個順序的調(diào)整。 下面我們就承上啟下,先來一個帽子:秋天的愉悅就在于多了一分閑情。開頭的——小草縮起了細脖,卻沒將往日的愉悅深藏?!薪由?。散步時,微微的秋風帶走了一夏的炎熱和煩惱,吹來了一種期盼已久的涼爽和清新。抬頭一看大片的云彩時快時慢地飄過,又時不時飛過一群南飛的大雁,是不是它們也急著去南方看一看豐收的景象?我們再把這一段精練一下:散步時,微微的秋風吹走了一夏的炎熱和煩惱,吹來了一種期盼已久的涼爽和清新。抬頭一看,大片的云彩臨虛飄浮,不時還有大雁飛過。云層中的雁陣,雁陣外的云層,都透著一個“閑”字。 云層中的雁陣,雁陣外的云層,都透著一個“閑”字——是不是就是相片與相框,靜與動的關系? 好,我們再看下一段: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步入一片樹林,目光也轉(zhuǎn)移了回來。地上的落葉鋪成了一大片金黃的地毯,與樹上還未飄落的葉子構成了一片“水天相接”的景象。美麗的金黃色還不滿足只在樹上和地面上表現(xiàn),竟在空中跳起了舞,美麗的落葉使人無法分清它到底是蝴蝶還是落葉。想著想著,鞋面竟已被落葉覆蓋,腳下也不禁有一種松軟的感覺。這一段也寫得極生動,但我們還是要精練一下:步入一片樹林,地上的落葉鋪成了一大片金黃的地毯,與樹上還未飄落的葉子構成了一片“水天相接”的景象。金黃色“地毯”還不滿足躺在地上,竟在空中跳起了舞,美麗的落葉使人無法分清它到底是蝴蝶還是落葉。金黃色“地毯”還不滿足躺在地上,這個技法我們也多次講過。 比如我們在講《我的小妹妹》時,講小妹妹的手像小藕節(jié)之后,我們就可以用“小藕節(jié)”來指代小妹,這樣就顯得生動活潑。同樣,既然孩子用地毯來比喻樹葉,那后面我們就用“地毯”指代樹葉,明白了嗎?想著走著,走著想著,鞋面被落葉覆蓋,腳底有一種松軟的感覺。其實,松軟的豈止是腳底,還有心。走著想著,想著走著是我們昨天講的乾坤顛倒的技法,“鞋面被落葉覆蓋,腳底有一種松軟的感覺?!薄獙ΨQ,但最后我們要把這個松軟引伸到心——來說明閑。 我們再看下一段:最有意思的要數(shù)銀杏葉和楓葉了,小小的銀杏葉像一把金黃的扇子,仿佛覺得秋天的涼爽還不夠,想盡力再添一分涼意。楓葉有深綠的,淺綠的,深黃的、淺黃的,更多的是深紅和淺紅,錯落有致,秋天的五彩繽紛竟在小小的楓葉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這一段從局部來講,沒有絲毫的問題,文字老到、生動。我們講過,詞為句服務,句為塊服務,塊為段服務,段為中心服務。 本文的中心是什么?看看原文:秋天的愉悅就在于多了份閑情。這是我們剛才給戴的帽子,我們寫東西要前后呼應,也就是“帽衣鞋”要一致,所以我們還要從閑字上來做文章。而在本段中,似乎寫的東西還在涼意上,比如:仿佛覺得秋天的涼爽還不夠,想盡力再添一分涼意。再比如:秋天的五彩繽紛竟在小小的楓葉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這兩句話要為閑字服務,所以我們就要調(diào)整一下:最有意思的要數(shù)銀杏葉和楓葉了,小小的銀杏葉像一層層金黃的火,它們仿佛覺得秋天的涼意過甚,它們堆積成一團團,鋪陳為一層層,為秋意新添一分熱度。楓葉有深綠的,淺綠的,深黃的、淺黃的,更多的是深紅和淺紅,錯落有致。秋天的乍冷,在五彩繽紛的調(diào)和下,閑得和諧。老師點評2: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段: 地上的花大多已經(jīng)凋謝,落下的花瓣正被泥土吸收,準備第二年孕育新的生命。唯有菊花還傲然挺立著,有白色的、黃色的、紫色的……有的葉子是針狀的,有的細長的花瓣卷向中心,清新淡雅,還有的中間是一個帶著很多小孔的球,旁邊有幾片花瓣??粗粗挥X想起了元稹的一句詩“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br> 這一段從意境上和字詞上講,都寫得很好。但白天我們講了一個基本的帽子,就是——輕輕地,夏走了,正如秋輕輕地來。柳條輕揮,作別遮陽的雨傘,還有雨傘頂上的烈日。悄悄地,夏走了,正如秋悄悄地來。小草縮起了細脖,卻沒將往日的愉悅深藏。秋天的愉悅就在于多了一分閑情。 我們把景物描寫的基調(diào)定在了“閑”字上,所以我們的內(nèi)容就要為這個“閑”字服務。這也是我們在《作文,多大點事兒》中講過的,也是白天講過的一個道理——字詞為句服務,句為塊服務,塊為段落服務,段落為中心服務。所以我們還要細微調(diào)整一下:秋天的花,大多已經(jīng)凋謝,“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花融為泥土,為的是孕育新的生命。這里搞了一個“引經(jīng)據(jù)典”,就更加突出。但這里普遍寫的是秋天的花,為的是搞一個對比,比對下面的秋菊。我們來看這秋菊怎么寫?怎么對比?唯有菊花還傲然挺立著,有白色的、黃色的、紫色的……有的葉子是針狀的,有的細長的花瓣卷向中心,精神飽滿,清新淡雅。不覺想起了元稹的詩——“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鼻锞栈ㄩ_,是不經(jīng)意的閑,但這份閑情里,透著一種霸氣。 這里的前面一句詩,講的是百花——“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边@已經(jīng)是很美麗、很有境界了,但在后面又用了一個對比——“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這就寫出了一個更高的境界。這個境界怎么講呢,用一句詩來講——“去留肝膽兩昆侖”(出自譚嗣同)。因為當年搞變法失敗,譚本來是可以逃走的,但他寫了這首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币馑际亲尶涤袨樘幼摺!叭チ舾文憙衫觥崩锏摹叭ァ迸c“留”,大體的意思是,我留下來,死了,也是為了變法,是讓我的死喚醒國人。而你——康有為的去,活著,是為了下一步搞好變法。留下來的和走了的,死了的與活著的,都是偉大的。所以在這篇作文上,我們就套用這樣的意思。“化作春泥”是一種美,但活著的、開著的、精神飽滿的,也是一種美。這種美,開得閑,但氣質(zhì)里有一股霸氣。 小作者原文的開頭是這樣的:秋天,這個美麗、豐收的季節(jié),在這“再別夏天”的詩中輕輕地、悄悄地來了。俗語說:“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透皮?!睕]錯,秋天最大的特點,也就是最讓人愉悅的地方,就是秋高氣爽和她的果實累累。我們在白天的時候講過,前面寫到豐收,后面也寫到了豐收,這在邏輯上不是很清晰,造成了內(nèi)容的散,這是其一;其二、小作者講到“秋天”最大的特點,也是最讓人愉悅的地方,就是秋高氣爽和她的果實累累。這個“最”,我們講,只能有一不能有二。冠軍,只能有一,不能有二。所以在前面我們做了調(diào)整——秋天的愉悅就在于多了一分閑情。我們把這個“最”留到了現(xiàn)在:秋天最愉悅的,還要屬果實累累了。俗語說:“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透皮?!睕]錯的!這樣,邏輯是不是更加清楚了? 好,我們來看原文: 沐浴著清爽的秋風,騎車來到田野中。不遠處看到很多紅彤彤的小燈籠掛在樹上。農(nóng)民伯伯邊高興地唱著歌邊小心翼翼的把它們摘下來。走近一看,原來是熟透的柿子。難怪農(nóng)民伯伯那么小心,生怕把它們弄破了。還有的樹上掛著紅通通的蘋果,讓人垂涎欲滴。有的樹上掛著又大又黃的梨,芳香四溢。一旁的莊稼地里,更是一派豐收景象,收割機正在轟隆隆地收割著飽滿的、沉甸甸的玉米、大豆。而農(nóng)民伯伯時而發(fā)出的爽朗的笑聲和孩子們的追逐打鬧聲,更增加了豐收的喜悅氣氛。 秋天的美還不止表現(xiàn)在眼前,就連嘴里也是甜的。傍晚時分,伴著美麗的晚霞回到家中。剛一進家門,就聞到了一股煮玉米的香味。頓時胃口大開,捧起玉米咬了起來。吃到嘴中甜甜的、粘粘的。有種說不出的美味。吃飽后,在無限的甜蜜與喜悅中休息了… 這段原文寫得特別好,我們只需稍加改動就可以了: 田野中,不遠處看到很多紅彤彤的小燈籠掛在樹上。農(nóng)民伯伯邊高興地唱著歌邊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摘下來,那是熟透的柿子。果樹上,還有高高地掛著的又大又黃的梨,以及蘋果紅通通的笑臉,芳香四溢,讓人垂涎欲滴。另一旁的莊稼地里,更是一派豐收景象。收割機、拖拉機在轟隆隆的歡快聲中收獲玉米、大豆,也收獲著充溢的幸福。 我們再來看原文: 秋天的美還不止表現(xiàn)在眼前,就連嘴里也是甜的。傍晚時分,伴著美麗的晚霞回到家中。剛一進家門,就聞到了一股煮玉米的香味。頓時胃口大開,捧起玉米咬了起來。吃到嘴中甜甜的、粘粘的。有種說不出的美味。吃飽后,在無限的甜蜜與喜悅中休息了…… 在這里,孩子最亮的一句話是——就連嘴里也是甜的。所以我們接著發(fā)揚,先是結合主題戴一個帽子——收獲的幸福還不止眼前。傍晚時分,伴著晚霞一進家門,就聞到了一股煮玉米的香味。我捧起玉米啃了起來,粘粘的、甜甜的,粘在了嘴上,甜在了心里。 最后我們來看原文的結尾:我愛秋天,不僅有美麗的風景,而且有豐碩的果實。其實,我們從結尾中看到,孩子在寫秋天的時候,也是分了兩個層次:一是風景,二是豐收。所以我們把前面原文中的“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透皮”調(diào)整一下,是符合孩子本意的。這樣調(diào)整后,我們可以看到作文的身子分了兩個對稱段:一個是秋景,一個是秋實。 最后,我們只需把腳再明確一下就可以了:我愛秋天,愛它閑的趣致,更愛它趣致里蘊含的豐碩點評后的文章: 美麗的秋天 輕輕地,夏走了,正如秋輕輕地來。柳條輕揮,作別遮陽的雨傘,還有雨傘頂上的烈日。悄悄地,夏走了,正如秋悄悄地來。小草縮起了細脖,卻沒將往日的愉悅深藏。秋天的愉悅就在于多了一分閑情。 散步時,微微的秋風吹走了一夏的炎熱和煩惱,吹來了一種期盼已久的涼爽和清新。抬頭一看,大片的云彩臨虛飄浮,不時還有大雁飛過。云層中的雁陣,雁陣外的云層,都透著一個“閑”字。 步入一片樹林。地上的落葉鋪成了一大片金黃的地毯,與樹上還未飄落的葉子構成了一片“水天相接”的景象。金黃色的“地毯”還不滿足躺在地上,竟在空中跳起了舞,美麗的落葉使人無法分清,它到底是蝴蝶還是落葉。想著走著,走著想著,鞋面被落葉覆蓋,腳底有一種松軟的感覺。其實,松軟的豈止是腳底,還有心。 最有意思的要數(shù)銀杏葉和楓葉了,小小的銀杏葉像一層層的金黃的火,它們仿佛覺得秋天的涼意過甚,它們堆積成一團團,鋪陳為一層層,為秋意新添一分熱度。楓葉有深綠的、淺綠的、深黃的、淺黃的。更多的是深紅和淺紅,錯落有致。秋天的乍冷,在五彩繽紛的調(diào)和下,“閑”得和諧。 秋天的花,大多已經(jīng)凋謝,“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花融為泥土,為的是孕育新的生命。唯有菊花還傲然挺立著,有白色的、黃色的、紫色的……有的葉子是針狀的,有的細長的花瓣卷向中心,精神飽滿,清新淡雅。不覺想起了元稹的詩“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鼻锞栈ㄩ_,是不經(jīng)意的閑,但這份閑情里,透著一種霸氣。 秋天最愉悅的,還要屬果實累累了。俗語說:“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透皮。”沒錯的!田野中,不遠處看到很多紅彤彤的小燈籠掛在樹上。農(nóng)民伯伯邊高興地唱著歌邊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摘下來,那是熟透的柿子。果樹上,還有高高地掛著的又大又黃的梨,以及蘋果紅通通的笑臉,芳香四溢,讓人垂涎欲滴。另一旁的莊稼地里,更是一派豐收景象。收割機、拖拉機在轟隆隆的歡快聲收獲玉米、大豆,也收獲著充溢的幸福。 收獲的幸福還不止眼前。傍晚時分,伴著晚霞一進家門,就聞到了一股煮玉米的香味。我捧起玉米咬了起來,粘粘的、甜甜的,粘在了嘴上,甜在了心里。 我愛秋天,愛它閑的趣致,更愛它趣致里蘊含的豐碩! |
|
|
來自: 昵稱30360981 > 《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