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yī)人成長 作者/楊潤芳 編輯/王超 ⊙ 校對/小熊 I導讀:幾日的嚴寒天氣,讓凍瘡的患者增加不少,小編個人覺得文章中的方法有溫、有散、有和,還入血分,很有參考價值。
桂枝加紅花薄荷湯治凍傷 方藥:桂枝尖10克、白芍10克、南紅花10克、蘇薄荷10克(后下)、生姜6克、大棗5枚、生甘草6克。 用法:第一煎溫服,余渣加水煮沸洗燙患處,日二三次。 凍傷起因多屬衛(wèi)陽不足,寒邪侵犯,陰陽不和,氣血凝滯而成。多發(fā)于手足指趾,遇冷則痛,遇熱則癢,初起腫硬不消,繼而破潰不收。余擬桂枝加紅花薄荷湯治之,多取良效。 桂枝湯為解肌發(fā)表、調(diào)和營衛(wèi)之劑。凡屬衛(wèi)陽不足,營氣虛寒,在里陰陽不和,在外營衛(wèi)失調(diào),概可用桂枝湯化裁。 按:桂枝、生姜在于調(diào)其衛(wèi)表,加薄荷助其疏散,走衛(wèi)之功更著;芍藥、大棗在于和其營里,配紅花和血行血,使營血趨于和調(diào);甘草、大棗為伍和中理脾。該方內(nèi)服,表得解、里得調(diào)、中得和;外用洗燙,促使血行流暢,溫肌潤膚,凍傷可解。 薄荷的藥理研究:“內(nèi)服少量有興奮作用,因能刺激中樞神經(jīng),間接傳導于末梢神經(jīng),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大,促進汗腺之分泌……” 紅花有活血通經(jīng)、去瘀止痛之功效。藥理實驗:'可使心收縮及擴張增加?!?/p> 凍傷多在末梢及毛細血管密集部分,因寒涼凝結收縮而形成,余選加之亦兼取其義。 學生陳姓,男,14歲,1978牟12月12日診:雙手背凍傷腫硬未潰已十余日,據(jù)家長介紹,歷年入冬稍冷即凍,舌淡脈緩,與本方五劑消腫,又五劑而愈。 同年11月15日診一女性,年27,自述平素較他人怕冷,棉衣棉鞋早已穿上,仍四肢不溫,雙手均凍傷,有散在紫暗斑結,脈沉細,舌淡,給桂枝加紅花薄荷湯五劑,內(nèi)服外冼,復診凍傷明顯好轉,加黃芪15克又二劑,再診手已溫,紫斑消失。前方加白術10克,茯苓皮15克又五劑,凍傷痊愈。 中醫(yī)書友會(微信號zhongyishuyou)編校發(fā)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