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性?中國最早的表述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后來又有西方的論點“人性本惡”。那到底人的天性是善是惡呢?我對此的觀點是無所謂善惡,人的天性只是來自于一種適應(yīng)自然界生存的動物本性,僅此而已??墒?,人之所以有別于動物,正是因為人的天性有很強的適應(yīng)性與塑造性。下面我們分析幾個特定環(huán)境的例子:
在古羅馬帝國初期,精兵尚武是羅馬的民風(fēng),幼小的男孩子要被送進修道院接受各種訓(xùn)練,爭強斗狠就是孩子們的天性,因為強者為王是他們的生存法則,女孩子也會以強壯勇敢的男孩子為崇拜。那請問這樣是否有同情弱者的善良天性嗎?我想即便有也很少。那有沒有愛好和平的天性呢?我想也很少。
在古代哥薩克民族,殺人放火搶劫掠奪就是他們的生存方式。所以弱肉強食就是他們的天性,因為缺少文明,所以他們的天性中就缺少善良的一面。
在中國古代,奉行儒家思想溫良恭儉讓,所以會有了孔融讓梨的故事。這并不是孔融這孩子虛偽,而是因為社會有這種禮讓的風(fēng)氣,并且大家以這種謙讓為榮,所以才在孔融這種孩子身上有了體現(xiàn)。根據(jù)這三種事實,我們不難得出人的天性本無好壞,都是隨著社會風(fēng)氣而變化的。它們都是為了適應(yīng)社會生存而出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