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太大?試試冬泳吧
受訪專家/廣東省中醫(yī)院珠海醫(y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醫(yī)師 成杰輝 隨著對養(yǎng)生保健的重視,近年來,冬泳為一項強體、防病、抗衰的健身項目,受到越來越多愛健康、愛運動的市民追捧。很多人關心這樣的問題,自己適合冬泳嗎,冬泳要注意些什么才能保證安全……針對讀者關心的問題,廣東省中醫(yī)院珠海醫(y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醫(yī)師成杰輝進行了解答。 冬泳有助于緩解壓力 成杰輝介紹,冬泳被形象地稱為“血管體操”,在受到冷水刺激下,皮膚毛細血管首先發(fā)生急劇收縮,大量血液回流至身體內臟;繼而身體肌表為了抵御寒冷,大量血液又從深部組織流向體表,如此一來使全身的血管發(fā)生有規(guī)律的收縮與舒張,大大促進了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并能增加血管彈性,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此外,冬泳還有提高大腦興奮性、促進呼吸功能、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對于中年人來說,很多疾病來自于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如抑郁等。許多研究證明,游泳不僅可以通過提高大腦氧含量達到放松心情的效果,還可通過一種被稱為海馬神經再生的過程來幫助恢復因壓力而出現受損的大腦功能。所以,如果哪天你感覺不在狀態(tài)了,去游泳也許大有幫助。 冬泳雖好,但只有科學、正確地進行才能發(fā)揮其強體保健的功效。患有心腦血管、呼吸、消化系統(tǒng)等嚴重器質性疾病的患者應禁止冬泳。16歲以下青少年身體發(fā)育未成熟,70歲以上的老人往往年老體衰,均不宜進行冬泳運動。 搓熱身體再入水 成年人在冬泳前更衣后不要急著下水,一定要先做熱身運動,并用手對肩部、腰部、肘關節(jié)、膝關節(jié)等部位快速摩擦數分鐘,以讓身體適應外界溫度,并讓肌肉韌帶舒展放松進入準備狀態(tài)。熱身后宜緩慢入水,并用手舀水拍打全身以利于身體逐漸適應水溫。 下水后應時刻保持運動狀態(tài),即使來回走動也可以,最忌停留在水中不動,否則體溫下降太快容易感寒生病。此外,冬泳鍛煉的頻度和強度也有注意,宜循序漸進,貴在堅持。一般以每周游兩三次為度,不建議寒冬之時天天游泳。冬泳時間根據氣溫、水溫和體質的不同而有所區(qū)別。當水溫在10℃-14℃時,一般游100-500米為宜,而水溫低于10℃時,則不建議下水。冬泳后需注意保暖,上水后應立即用干毛巾擦干身體并迅速穿好衣物,然后原地運動或慢跑至體溫提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