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nèi)第一收藏攻略 最受歡迎古玩公號 點擊上方藍字關(guān)注 寶雅齋 據(jù)記載,亞洲犀角是非洲犀角的二十倍。非洲犀角有二只角,角大,最大的長度可達80至90厘米,質(zhì)硬,易裂,半透明。亞洲犀牛只有一只角,角小,最大的一度犀角也僅有三十厘米,最小的印尼蘇門塔拉犀,角只有十幾至二十厘米。 非洲犀牛角 亞洲犀牛角 亞洲犀角的底盤為馬蹄形,非洲犀角為馬鞍形。犀角有絲紋,縱向的若甘蔗,橫向的如粟米。稍用毛皮磨擦后嗅之都有一股腥味,亞洲犀角味濃紋粗,非洲犀角味淡紋細。
區(qū)別非洲犀角和亞洲犀角,常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
1、從表面上看紋路,紋細的是非洲犀,紋粗的是亞洲犀;
非洲犀牛角杯 亞洲犀牛角筆洗 2、看截面形狀,亞洲犀角截面是橢圓形的,一般被制成酒杯,以盡量保持其原狀。非洲犀角的截面是圓形的,一般用做碗,瓶類雕件。
3、看雕件腔口的深淺,亞洲犀角杯的杯槽(就是能盛水的部位)都比較淺,而非洲犀角的腔口則較深,原因是非洲犀角長度大,因而底部的凹腔就比較大。
4、犀角底部凹腔處旁邊的“裙邊”——裙邊闊的是亞洲犀,裙邊窄的是非洲犀;
5、用熱水浸泡或放入手掌中磨擦使之發(fā)熱,無腥氣而清香是亞洲犀。 本文寶雅齋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長按二維碼 一鍵加關(guān)注 圈內(nèi)人都關(guān)注的古玩號 ▼ 點擊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nèi)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