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于可以暫時擺脫一下說理想、嘆人生、道別離的詩了。 唐詩最唯美的,是山水詩;山水詩寫得最唯美的,是王維。今天,讀王維的《青溪》。 讀之前,先想一想,為什么王維的山水詩,那么耐人尋味呢?看起來一字一句都那么簡單,我們完全讀得懂,沒有那么深奧嘛,為什么自己就寫不出來呢?今天的人,要說出差、參觀、旅游、徒步等各類休閑活動,不知道比古人豐富多少,“走千里路”的見識不會比王維差,為什么在美麗的山水面前,卻常?!把矍坝芯暗啦坏谩蹦兀拷裉斓娜?,缺了什么? 【今日讀詩】 《唐詩三百首》卷一 青溪 唐·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磐石上,垂釣將已矣。 【字詞注釋】 青溪:在今陜西勉縣之東。 言:發(fā)語詞,無義。黃花川:在今陜西鳳縣東北黃花鎮(zhèn)附近。 逐:順,循。 將:將近。 萬轉:形容山路千回萬轉。 趣途:趣,同“趨”,指走過的路途。 聲:溪水聲。色:山色。 漾漾:水波動蕩。泛:飄浮。菱荇(líng xìng):泛指水草。澄澄:清澈透明。葭(ji?。┤敚禾J葦。 素:潔白。心素:指高潔的心懷。閑:悠閑淡泊。澹(dàn):恬靜安然。 請:愿。磐石:又大又平的石頭。將已矣:將以此終其身;從此算了。又有寫作盤石。 【白話翻譯】 每當我進入黃花川游歷,常常循著青溪的水流方向輾轉前行。 這青溪的流水,依隨著山勢千回萬轉,路途雖不足百里,卻曲折蛇行,蜿蜓多姿。 當溪流從山間亂石中穿過時,水勢湍急,潺潺的流水陡然間浪花激蕩,丁冬有聲; 當溪流經過松林深處時,澄碧的溪水與兩岸青翠蒼勁的松色相映,顯得那么嫻靜、安謐、清秀,幾乎沒有一點聲息。 當溪水流經開闊地帶,水面上漂浮的菱葉、荇菜等水生植物隨波蕩漾,平添了很多生趣;溪流繼續(xù)前行,水面清澈碧透,淺水邊初生的蘆葦,倒映在澄澄碧水之中,搖曳生姿。 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與我平素里自甘淡泊的心情、閑適的情趣是那么的和諧一致。 讓我就留在這青溪邊的盤石上好了,我要像東漢嚴子陵一樣,終日悠閑自在地垂釣,一直到去世! 【楚子歪評】 首先要明白,王維不是徐霞客,并沒有超越大多數(shù)人的山水游歷經驗。他甚至沒有真正的歸隱,而是在京城做官的時候,把家安在了京城郊外一個有山有水的鄉(xiāng)間別墅里面,過一種半官半隱的生活。 是對山水的向往、對歸隱的崇尚、對靜心的追求,造就了王維的山水詩。 我們今天擁有的旅游資源,王維沒有;王維有的渴望歸隱過淡泊生活的心境,我們沒有。所以,他能寫好的山水詩,我們不能。 這首詩,又叫《過青溪水作》,大約是王維初隱藍田南山那個鄉(xiāng)間別墅時所作。 青溪,是一條無名小溪,并沒有多少奇峭的風景,也沒有什么滄桑的古跡,可能唐代的很多人尋找旅游目的地,也不會選擇這么個地方。假如當?shù)氐泥l(xiāng)長找到你,求你寫一篇游記,來宣傳青溪的旅游資源,這個要求會難死你。 但是,王維來了。因為,他的鄉(xiāng)間別墅就在附近。他寫了詩,從此,這普普通通一條溪,就成了一種永恒的文化意象。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一首小詩,開頭10個字,平淡無奇,說的是:只要到黃花川,每每都會順著青溪水去走一走。很多賞析文章,都會告訴你王維的詩每一句都是一幅畫,不要信,不要被嚇著,沒有的事。這首詩的開頭,沒有畫畫,10個字,6個字是地名;“言”是發(fā)語詞,沒什么意思;“入”、“逐”這樣的用字舉重若輕,很準確,但是并不奇;就是一個“每”字,似乎在表達一些什么特別的想法,其實就是喜歡這條溪唄,每每都去。 這里,我提個醒,讀山水詩,最好不要太過欣賞其畫面美什么的,至少不要沉湎在里面,以免只見山水,不見意境,不見作者的真實意圖。就像郭靖聽黃老邪吹簫,聽不懂其旋律,反而聽出了武功。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這一句,一定要讀懂了,10個字里面沒有一個“水”字,字字都是在說水。說的是:雖不足百里、卻隨山萬轉的,是青溪水。讀懂了,才知道作者是怎么字字扣題的。讀懂了,也請先不要贊嘆,因為這10個字,仍然是輕松道來,敘述一個俯瞰模式的山水畫,白描而已,王維尚未拿出真本事。 看電視里的《中國好聲音》,導師常常教導歌手,唱歌不要處處用力,要有鋪墊、要有章法、要有起承轉合,這是中國文化的精華、這是中國人的學問。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讀懂了上一句,也就能懂這一句;懂這一句,就能感覺王維山水詩的了不起。這10個字,是這首詩的精華,這里仍然是沒有一個水字,卻字字在寫青溪水,比剛才的距離近了,能聽見聲、看見色了,寫得真是有“聲”有“色”啊。聲是喧的,不就是一點溪水的流淌聲嗎?你都覺得“喧”,可見那地方何其靜!色是靜的,流水蜿蜒去、天光飄云影,看起來反而是靜的,可見何其幽。 既然能寫“色”是“靜”的,說明王維除了反彈琵琶,居然還懂得色彩降噪的攝影技巧,他是玩徠卡的嗎?真是多才多藝。以前都講這個叫做文學的“通感”,就是聽力和視力的紊亂吧?搞到一起了,拿聽力當視力,拿視力當聽力,在現(xiàn)代詩里常常用這個技巧,用濫了,讀者覺得詩人都像精神分裂癥患者。 至于亂石兩字制造畫面動感,深松兩字制造畫面的景深,更是體現(xiàn)了王維高超的文字繪畫技巧。 這10個字,還是完全對仗的一個仄聲韻的聯(lián),從文字上和音韻上都讓這首五言古詩有了一些格律詩的美感。 但是,最最重要的,還是要記住,所謂對比,是假象,是以鬧襯靜。王維無論說聲之喧,還是說色之靜,其實都是在表達一種幽靜的境界。靜到極致,反而覺得有一點點聲音都是鬧了。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這才是真正的溪水之景啊,漾漾的是水光,是微波漣漪,卻能看見水里的水草。很多專家說這句是在描繪水之動感,沒有錯,但是動感之中,還有水之清澈,這才是應該被特別注意到的。泛不是浮,是半沉半浮,不清澈無以看清半沉半浮的水草。 “澄澄映葭葦”當然是靜,但更是在說水之干凈,不干凈,何以“映”?所以,你可以解讀這兩句畫面上的一動一靜,也可以解讀視角上的一低一高,也可以解讀水生植物的一柔一剛,但是無論怎樣都得明白,這兩句的真意,是在描繪水之靜、凈、清。這是核心。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然后,得出這樣的結論,我的心原本已閑逸寧靜,如同這清川一般的清澈、一般的澹泊。詩心與畫意渾然一體,主觀與客觀的呼應統(tǒng)一,迥出天機的意境自然而然誕生了。 至此,你應該感覺到,這首詩,不光光是一句兩句清詞麗句之美,乃是整體境界之美,這種境界是有一種禪意的光芒在里面的。 請留磐石上,垂釣將已矣。 置身這里,擁有恬靜,煩擾不再,有如此美景相伴,此生何求呀!我早已陶然其中,不想回去了。難怪詩人想坐在頑石上,悠然地釣魚,要一生都隱居在這里呢! 對比我們學過的兩首王維詩,更能懂得他的內心世界。他在送別落榜生綦毋潛的時候,簡直是帶著羨慕的眼光看他的“桂棹”、“荊扉”;他在送別失意人孟浩然的時候,覺得這位大哥未來的生活“白云無盡時”,將如仙人一般的爽。而他自己呢?暫時擺脫不了官宦生活的羈絆,只能在京城附近弄個山水之居,有一塊磐石可坐,有一枝釣竿可垂,也算得是精心養(yǎng)性的好日子了。王維也有吃不到的葡萄,就是真正的歸隱生活。但是王維的偉大之處、和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就是心里一直保留著一塊世界上最干凈的地方,他把內心的圣潔之光投射到平凡的山水上面,于是有了他的山水詩,千百年來讓我們愛不釋手。 王國維所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惫馐菍懢埃瑹o論寫得多么奇峭俊麗,都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好詩,但是有了人生的態(tài)度,有了人生的境界,一切就不再作尋常觀了。各位能從中領略到一點寫作的真諦嗎? 《青溪》這首詩,自然、清淡、素雅,看似信手拈來,讀來韻味雋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評“王石丞如秋水芙蕖,倚風自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這首詩是一個例證。 背誦王維《送別》、《青溪》,有能力的,模仿寫一首如何? “醋溜唐詩”,就是楚子遛一遛《唐詩三百首》啦。目前已經堅持如下篇章(菜單可下拉),讀者有興趣可查看歷史消息: 【往期回顧】 ★張九齡《感遇其一》 你可以忽略我,這不妨礙我把日子過成節(jié)日 ★張九齡《感遇其一》 張九齡和屈原的橘子是一個憂傷的宿命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有酒精、有月亮、有朋友,就是神仙 ★李白《月下獨酌》 李白是投錯胎的張藝謀 ★李白《春思》 世界上最短的小說,放在唐朝弱爆了 ★杜甫《望岳》 初一的古詩文,你敢說懂了? ★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任你是歷盡滄桑的漢子,難擋杜甫這顆催淚彈 ★杜甫《佳人》 這個美人,誰把她當人我跟誰急 ★杜甫《夢李白》其一 激情蕩漾20年,李白與杜甫是gay嗎? ★杜甫《夢李白》其二 以半世寂寞換千秋功名,可好? ★王維《送綦毋潛落地還鄉(xiāng)》 自主招生成功的王維,如何面對落榜的哥們? ★王維《送別》 不學唐人平平仄仄,學那份瀟灑與隨性 【醋溜唐詩】 你敢說你讀過《唐詩三百首》嗎? 可能只是讀了里面的詩, 甚至只是陪著你的寶寶認了詩里的字。 從現(xiàn)在開始,跟著楚子, 一首一首讀,堅持再堅持, 用“醋溜”的方法,解開其中三味,盡收營養(yǎng)。 讓你我一起,成為中國最高雅的一族。 你要是覺得楚子如此解讀《唐詩三百首》有點意思,理解其中的三分癡,希望繼續(xù)閱讀,那么請使用打賞、點贊、評論、留言、轉發(fā)等任意一種手段鼓勵和支持這個公益性的迂腐行為,楚子會堅持說下去的。 聽楚子說詩|玩著玩著學國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