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文言文閱讀

 C438 2016-01-15

2015年新課標Ⅰ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為禮部員外郎。時蔡條為尚書,傅為言天下事, 勸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條不能用。遷至中書舍人。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以為傅論議雖偶與軾合,意亦亡他,以職論事而責之過矣,翰亦罷去。靖康元年,召為給事中,進兵部尚書。上章乞復祖宗法度,欽宗問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豐法惠國,崇、觀法惠奸?!睍r謂名言。十一月,拜尚書右丞,俄改同知樞密院。金人圍都城,傅日夜親當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敗退,墜于護龍河,填尸皆滿,城門急閉。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欽宗詣金帥營,以傅輔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屢貽書請之。及廢立檄至,傅大慟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茍立異姓,吾當死之?!?/u>金人來索太上,帝后、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謀匿之民間,別求狀類宦者二人殺之, 并斬十數死囚,持首送之,紿金人曰:“宦者欲竊太子出,都人爭斗殺之,誤傷太予。因帥兵討定,斬其為亂者以獻。茍不已,則以死繼之?!痹轿迦?,無肯承其事者。傅日: “吾為太子傅,當同生死。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u>遂從太子出。金守門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預?”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當死從。”是夕,宿門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紹興中,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忠定。          (節(jié)選自《宋史·孫傅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 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

B.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 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罝/

C.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田無絲毫之益/ 宰相謂其所論/同蘇拭奏/貶蘄州安置/

D. 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罝/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登進士第,又可稱為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考試合格后錄政成為進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宜。

C.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欽宗。

D.太子指封建時代君主兒子中被確定繼承君位的人,有時也可指其他兒子。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孫傅入仕以后,積極向上建言。他擔任禮部員外郎,對尚書蔡翛縱論天下大事,勸蔡迅速有所變更,否則必將失敗,可惜他的建議沒有被采納。

B.孫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擄走欽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謀藏匿太子,殺二宦官將首級送至金營,欺騙金人說,這就是誤傷太子之人。

C.孫傳上奏,請求恢復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書,從效用角度評價祖宗法度和熙、豐年間的法度,批評崇、觀年間的法度,受到時人贊許。

D. 孫傅舍身取義,死后謚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營,孫傅隨往,卻受到守門者勸阻,他表示身為太子傅,應誓死跟從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茍立異姓,吾當死之。

(2)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貴之,庶或萬一可濟。

【答案】

4.A5.D6.C

7.(1)我只知道我們君主可以統(tǒng)治中國,如果立異姓為帝,我就死去。

(2)金人雖然不求索我,我應當與太子同行,求見兩位敵帥當面責斥他們,也許萬一可以成功。

【解析】

4.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言斷句。斷句、標點也講求一定的技巧,做題時應把握準語意,根據語法結構、邏輯規(guī)律作出判斷。解答本題應首先明白語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對語句進行斷句。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5.試題分析:D此題主要考查古代的官職,科舉考試,帝王謚號以及對君主兒子的稱呼。古代被皇帝封為儲

君的兒子稱謂“太子”;其余的稱皇子、殿下,有的封王。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6.試題分析:C無中生有?!究键c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7.試題分析: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究键c定位】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新課標2卷(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來護兒,字崇善,未識而孤,養(yǎng)于世母吳氏.吳氏提攜鞠養(yǎng),甚有感訓,幼兒卓葷;初讀《詩》,舍書嘆曰:"大丈夫在世,會為國滅賊以取功名!”群輩驚其言而壯其志,及長,雄略秀出,志氣英遠。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場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zhèn)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進位上開府,賞物一千段,仁壽初,遷瀛洲刺史,以善政聞,頻見勞勉,煬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戀,累日不能出境, 詣闋上書致請者,前后數百人,帝謂曰:“昔國步未康,卿為名將,今天下無事,又為良兩千石,可謂兼美矣?!贝髽I(yè)六年,車架幸江都,謂護兒曰:‘衣錦晝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賜物兩千石,并牛酒,令謁先人墓,宴鄉(xiāng)里父老,仍今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飲盡日,朝野榮之,十二年,駕幸江都,護兒諫曰:“陛下興軍旅,百姓易咨怨,車架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駐駕洛陽,與時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專為身謀,帝聞之,厲色而起.數日不得見.后怒解,方被引入,謂曰:“公意乃爾,朕復何望!”護兒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構逆,深忌之。是日旦將朝.見執(zhí).護兒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執(zhí)矣·”護兒嘆曰:“吾備位大臣,荷國重任,不能肅清兇逆,遂今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復何言! ”乃遇害.護兒重然諾,敦交契,廉于財利,不事產業(yè).至于行軍用兵。特多謀算.每覽兵法,曰:"此亦豈異人意也!”善撫士卒,部分嚴明,故咸得其死力。

(節(jié)選自《北史*來護兒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挥辛⒐γ? 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zhèn)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

B. 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zhèn)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

C. 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挥辛⒐γ?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zhèn)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

D.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挥辛⒐γ?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zhèn)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親起的,字是二十歲舉行冠禮后才起的。

B.謚號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據其生平事跡評定的稱號,如武帝、哀帝,煬帝

C.嗣位指繼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實行長子繼承制.君位由最年長的兒子繼承

D.闕是宮門兩側的高臺,又可借指宮廷:"詣闕’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雜—項是(3分)

A. 來護兒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吳氏教誨,立下為國殺敵、 求取功名的志向;長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氣英發(fā)。

B. 來護兒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擁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聲名遠聞,屢受嘉獎;煬 帝時,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職,上書請愿者達數百人。

C. 來護兒直言勸諫,后被奸人殺客。他諫請煬帝停駕洛陽,不再遠游江都,引發(fā)煬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殺害他時,煬帝也沒有設法保護。

D. 來護兒廉于財利,用兵極有謀略。他信守承諾,注重友情,輕視錢財,不置產業(yè);善待士卒,處事嚴明,謀略多合兵法,部屬爭相盡力。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陛下興軍旅,百姓易咨怨.車駕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肅淸兇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復何言!

【答案】

4.D5.C6.C

7.(1)陛下興起戰(zhàn)事,易于引起百姓嘆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擔心不合適。(2)不能清除兇惡悖逆之人,終至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黃泉之下,還能再說什么呢?

【考點定位】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5.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對古代常見文學文化常識的掌握能力。C項錯誤在于,長子繼承制。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6.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對文章大意的理解和歸納概括能力。C項錯誤在于,因果關系不存在。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7.

試題分析:題中,第(1)句中的“興”是發(fā)動之意;“咨怨”是怨恨、嘆氣之意;“游幸”即游賞;“非宜”就是不恰當,不適宜。第(2)句中的“兇逆”指兇惡的叛逆;“令”是“讓”的意思;“抱恨泉壤”即抱恨九泉;“何言”即(能再)說什么呢。

【考點定位】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2014高考語文之文言文閱讀(新課標卷Ⅰ)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貞愨,機鑒敏悟。自幼好學,善屬文。舉進士,授秘書省正字。轉比部員外郎,郎中。楊國忠輔政,排不附己者,出為中部郡太守。值祿山構難,肅宗踐祚,休烈遷太常少卿,知禮儀事,兼修國史。肅宗自鳳翔還京,勵精聽受,嘗謂休烈曰:“君舉必書,良史也。朕有過失,卿書之否?”對曰:“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規(guī)過,臣不勝大慶?!睍r中原蕩覆,典章殆盡,無史籍檢尋。休烈奏曰:“《國史》《實錄》,圣朝大典,修撰多時,今并無本。伏望下御史臺推勘史館所由,令府縣招訪。有人別收得《國史》《實錄》,如送官司,重加購賞?!鼻靶奘饭俟げ渴汤身f述陷賊,入東京,至是以其家藏《國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尋轉工部侍郎、修國史,獻《五代帝王論》,帝甚嘉之。宰相李 揆 矜 能 忌 賢 以 體 烈 修 國 史 與 己 齊 列 嫉 之 奏 為 國 子 祭 酒權 留 史 館 修 撰 以 下 之休 烈恬 然 自 持 殊 不 介 意 代宗即位,甄別名品,宰臣元載稱之,乃拜右散騎常侍,依前兼修國史,累封東海郡公,加金紫光祿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歷掌清要,家無儋石之蓄。恭儉溫仁,未嘗以喜慍形于顏色。而親賢下士,推轂后進,雖位崇年高,曾無倦色。篤好墳籍,手不釋卷,以至于終。大歷七年卒,年八十一。是歲春,休烈妻韋氏卒。上特詔贈韋氏國夫人,葬日給鹵簿鼓吹。及聞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贈尚書左仆射,賻絹百匹、布五十端,遣謁者內常侍吳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榮,少有其比。                                                  (節(jié)選自《舊唐書·于休烈傳》)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自幼好學,善屬文            屬文:撰寫文章。B.值祿山構難,肅宗踐祚        踐祚:帝王即位。C.肅宗自鳳翔還京,勵精聽受    勵精:專心致志。D.時中原蕩覆,典章殆盡        蕩覆:動蕩傾覆。【試題答案】C【試題考點】實詞【試題解析】C項“勵精”一詞,意為“振作精神”。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試題答案】D【試題考點】斷句【試題解析】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等斷句。如,句中的“國子祭酒”“休烈”等專有名詞、“之”“以”等虛詞,都是斷句的重要參考因素。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休烈忠誠機敏,謹遵職業(yè)操守。他自幼好學,入仕后受到楊國忠排擠,離京到地方任職;安祿山叛亂后,他直言不諱地回答了肅宗關于史官職責的問題。B.休烈審察形勢,做好本職事務。當時歷經戰(zhàn)亂,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購求當朝大典以備查檢使用,最終得到前修史官韋述家藏《國史》一百余卷。C.休烈淡泊名利,終生好學不倦。他雖遭貶職,卻恬然處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歷任要職,并無多少積蓄;喜好典籍,終日捧讀,直至去世。D.休烈夫婦去世,盡享身后哀榮。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詔追贈她國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許久,追贈他尚書左仆射,并派專人到他家表示慰問?!驹囶}答案】A【試題考點】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試題解析】A項“謹遵職業(yè)操守”無中生有。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規(guī)過,臣不勝大慶。(2)而親賢下士,推轂后進,雖位崇年高,曾無倦色。【試題答案】(1)大禹、商湯歸罪自己,他們能夠蓬勃興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過錯,我深表慶賀。(譯出大意給3分;“罪己”“規(guī)過”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2)而親近賢才,屈身交接士人,薦舉后輩,雖然位尊年高,一點倦怠的神色都沒有。(譯出大意給2分;“親賢”“推轂”“曾”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試題考點】翻譯【試題解析】在疏通大意的基礎上,逐字對譯。特別注意關鍵詞的翻譯,如(1)中的“罪”(歸罪、批評)、“規(guī)”(改正)、“慶”(慶賀)。(2)中的“親”(親近)“接”(接交)、“崇”(尊崇)等?!緟⒖甲g文】于休烈,河南人。天性忠誠,機警聰慧。自幼好學,善做文章,考中進士,授秘書省正字。調任比部員外郎、郎中。楊國忠任宰相時,排擠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被調出京師任中部郡太守。時值安祿山叛亂,肅宗即位,于休烈調任太常少卿,掌管朝會禮儀之事,兼管編修國史。肅宗自鳳翔回到京,振作精神,聽納諫議,曾對于休烈說:“君主的一舉一動必定記錄,是杰出的史官。如果朕有過失,卿是否要記錄?”于休烈回答:“大禹、商湯歸罪自己,他們能夠蓬勃興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過錯,我深表慶賀。”此時中原動蕩顛覆,典章、制度喪失殆盡,沒有歷史典籍文獻可供檢尋。《國史》、《實錄》是圣朝重大典籍,編撰已久,如今并無刻本。祈請下詔御史臺查勘史館藏書之來源,令府縣征收尋訪。有人從別處收得《國史》、《實錄》,如送交官府,重金收購并賞賜。前任編修史官工部侍郎韋述陷入賊中,滯留東京,到這時便將其家國所藏《國史》一百一十三卷呈送官府。于休烈隨即調任工部侍郎、修國史,進獻《五代帝王論》,,皇上甚為稱贊。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賢能,因于休烈修撰國史與自己平列,便嫉恨他,奏請他任國子祭酒,暫且留在史館從事修撰以貶低他。于休烈安然自處,毫不介意。代宗即位,審察鑒定官員之優(yōu)者,宰臣元載稱贊于休烈,于是拜授于休烈右散騎常侍,仍舊兼管修撰國史,加封金紫光祿大夫。在朝為官共三十余年,歷任清要之職,家中沒有些微積蓄。為人恭儉溫良仁慈,從未以喜怒形于顏色。而親近賢才,屈身交接士人,薦舉后輩,雖然位尊年高,一點倦怠的神色都沒有。一心沉浸于研習古代典籍,手不釋卷,直至生命終結。大歷七年(772)去世,年八十一。這年的春天,于休烈之妻韋氏去世?;噬咸貏e降詔追贈韋氏為國夫人,下葬那天提供儀仗鼓吹。及至聽說于休烈去世,追思痛悼許久,褒獎追贈尚書左仆射,賜給助喪用絹百匹,布五十段,派遣謁者內常侍吳承倩去宅第宣旨慰問。儒者所受之恩寵,少有能與之相比的。

(新課標卷II)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韓文,字貫道,成化二年舉進士,除工科給事中,出為湖廣右參議。中貴督太和山,干沒公費。文力遏之,以其羨易粟萬石,備振貸。九溪土酋與鄰境爭地相攻,文往諭,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書。歲侵,米價翔踴。文請預發(fā)軍餉三月,戶部難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當之?!蹦税l(fā)廩十六萬石,米價為平。明年召拜戶部尚書。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臨大事,剛斷無所撓。武宗即位,賞賚及山陵、大婚諸費,需銀百八十萬兩有奇,部帑不給。文請先發(fā)承運庫,詔不許。文言:“帑藏虛,賞賚自京邊軍士外,請分別給銀鈔,稍益以內庫及內府錢,并暫借勛戚賜莊田稅,而敕承運庫內官核所積金銀,著之籍。且盡罷諸不急費?!迸f制,監(jiān)局、倉庫內官不過二三人,后漸添注,或一倉十余人,文力請裁汰。淳安公主賜田三百頃,復欲奪任丘民業(yè),文力爭乃止。文司國計二年,力遏權幸,權幸深疾之。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郎中李夢陽進曰:“公誠及此時率大臣固爭,去‘八虎’易易耳?!蔽霓垌毎杭纾闳桓娜菰唬骸吧???v事勿濟,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報國。”即偕諸大臣伏闕上疏,疏入,帝驚泣不食。瑾等大懼。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過。逾月,有以偽銀輸內庫者,遂以為文罪。詔降一級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遺失部籍,逮文下詔獄。數月始釋,罰米千石輸大同。尋復罰米者再,家業(yè)蕩然。瑾誅,復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節(jié)選自《明史·韓文傳》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以其羨易粟萬石,備振貸               振:救濟。B.  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當之           當:承擔。C.  至臨大事,剛斷無所撓                臨:面對。D.  核所積金銀,著之籍                   著:彰顯?!敬鸢浮緿【解析】D項對“著”的解釋有誤,在這里應是“登記、記載”之意??键c定位:本題考點為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B.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C. 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 /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D. 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 /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答案】C【解析】解答此題,可先整體閱讀文段,弄懂其大意是韓文對劉瑾等人的不滿,文段先寫劉瑾等人引導皇帝沉溺聲色犬馬的行為,接著寫韓文對這些行為的不滿。于是據此理解斷句??键c定位:本題考點為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6.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韓文為官清正,關注民眾生活,他在湖廣,妥善處理九溪士酋與臨境爭第一事;擔任南京兵部尚書時,年成歉收,他開倉取糧十六萬石,平抑米價。B.韓文剛正不屈,敢于奏議國事,武宗繼位,諸項費用供給不足,他不顧非議,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關機構冗員漸增,他援引成例,著手壓縮編制。C.韓文疾惡如仇,盡力遏制權幸,宦官劉瑾等每日引誘皇上沉溺于聲色狗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夢陽的建議,冒死諫諍,打擊了劉瑾等的囂張氣焰。D.韓文剛者易析,飽受政敵陷害,劉瑾以遺失部籍作為罪名,逮捕韓文,釋放后又兩次罰米,使他傾家蕩產;直到劉瑾被誅后,韓文才復官而后退休?!敬鸢浮緽【解析】B項錯誤為:無中生有。考點定位:此題考點為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7.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淳安公主賜田三百頃,復欲奪任丘民業(yè),文力爭乃止。(2)即偕諸大臣伏闕上書,疏入,帝驚泣不食,瑾等大懼?!敬鸢浮浚?)淳安公主有三百頃皇上賞賜的田地,又想奪取任丘老百姓的產業(yè),韓文竭力抗爭才讓這事停止下來。(關鍵詞:賜、復、民業(yè)、力爭各1分,句意1分)(2)韓文立即偕同各位大臣匍匐在金鑾寶殿給皇帝上書,奏章遞入皇宮,皇帝吃驚得哭泣著吃不下飯,劉瑾等人十分恐懼。(關鍵詞:偕、伏闕、入、不食各1分,句意1分)【解析】翻譯文言首先要結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鍵字、辨識該句句式,然后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考點定位:此題考點為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2013年【新課標1】 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馬文升,字負圖,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進士,授御史。歷按山西、湖廣,風裁甚著。成化初,召為南京大理卿,滿四之亂,錄功進左副都御史,振鞏昌、臨洮饑民,撫安流移??兩踔?。是時敗寇黑水口,又敗之湯羊嶺,勒石紀之而還。進右都御史,總督漕運?;?、徐、和饑,移江南糧十萬石、鹽價銀五萬兩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議行。帝耕藉田,教坊以雜戲進。文升正色曰:“新天子當使知稼穡艱難,此何為者?”即斥去。明年,為兵部尚書,督團營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廢弛,西北部落時伺塞下。文升嚴核諸將校,黜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門,或作謗書射入東長安門內。為兵部十三年,盡心戎務,于屯田、馬政、邊備、守御,數條上便宜。國家事當言者,即非職守,亦言無不盡。嘗以太子年及四齡,當早諭教,請擇醇謹老成知書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語動止悉導之以正。山東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災,文升請命所司振恤,練士卒以備不虞。帝皆深納之。在班列中最為耆碩,帝亦推心任之。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書屠滽罷,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鳳陽大風雨壞屋拔木,文升請帝減膳撤樂,修德省愆,御經筵,絕游宴,停不急務,止額外織造,振饑民,捕盜賊。已,又上吏部職掌十事。帝悉褒納。正德時,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連疏求去,許之。家居,非事未嘗入州城。語及時事,輒顰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長于應變,朝端大議往往待之決。功在邊鎮(zhèn),外國皆聞其名。尤重氣節(jié),厲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盜至鈞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節(jié)選自《明史·馬文升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

A.登景泰二年進士                    登:升職。

B.錄功進左副都御史                 錄:記載。

C.振鞏昌、臨洮饑民                 振:救濟。

D.勒石紀之而還                     勒:銘刻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馬文升勸諫皇上修身愛民內容的一組是(3分)(  B  )

   ①新天子當使知稼穡艱難           ②即非值守,亦言無不盡

   ③凡言語動止悉導之以正            ④文升請命所司振恤

   ⑤減膳撤樂,修德省愆             ⑥止額外織造,振饑民,捕盜賊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D  )

A.馬文升仕途順利,政績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歷任多項職務。功業(yè)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處理受災民眾的善后問題;二是擊敗擾亂社會秩序的賊寇。

B.馬文升為人正直,處事嚴明。他敢于直言勸諫,奏事進言均得到采納;又能夠嚴格考察部屬,曾罷免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對他大肆威脅和污蔑。

C.馬文升盡心軍事,關注民生。他任兵部尚書十多年,對屯田、邊備等職責勇于進言。在代吏部尚書時,南京等地遭遇風雨災害,他又請求皇上救助災地百姓。

D.馬文升文武全才,名聲遠揚。朝廷大事往往等他決斷,又有顯赫邊功,外國皆聞其名。為人重氣節(jié),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盜各處騷擾,也不去鈞州他的家鄉(xiāng)。

7 .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在班列中最為耆碩,帝亦推心任之,諸大臣莫敢望也。

 在朝廷官員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誠心誠意任用他,諸位大臣沒有人敢望其項背。  

(2)家居,非事未嘗入州城。語及時事,輒顰蹙不答。

      在家閑居,無事從不到州城區(qū)。說到當時政事,總是皺著眉頭不回答。 

【新課標II】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李揆字端卿,祖籍隴西成紀人,而家于鄭州,代為冠族。少聰敏好學,善屬文。開元末,舉進士,獻書闕下,詔中書試文章,擢拜右拾遺。乾元

初,兼禮部侍郎。揆嘗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實,徒峻其堤防,索其書策,深昧求賢之意也。其試進士文章,曰:“大國選士,但務得才,經籍在此,請恣尋檢?!庇墒菙翟轮g,美聲上聞,自此頗承恩遇,遂蒙大用。時京師多盜賊,有通衢殺人置溝中者,李輔國方恣橫,上請選羽林騎士五百人以備巡檢。揆上疏曰:“昔西漢以南北軍相攝,故周勃因南軍入北軍,遂安劉氏?;食媚媳毖?,文武區(qū)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變,將何以制之?”遂制罷羽林之請。

揆在相位,決事獻替,雖甚博辨,性銳于名利,深為物議所非。又其兄皆自有時名,滯于冗官

,竟不引進。同列呂諲,地望雖懸,政事在揆之右,罷相,自賓客為荊南節(jié)度,聲問甚美。懼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諲

管內

抅求諲過失。諲密疏自陳,乃貶揆萊州長史同正員,揆既黜官,數日,其兄皆改授為司門員外郎

。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晉卿累薦元載為重官。揆自恃門望,以載地寒,意甚輕易,不納,而謂晉卿曰:“龍章鳳姿之士不見用,麞

頭鼠目之子乃求官?!陛d銜恨頗深。及載登相位,因揆當徙職,遂奏為試秘書監(jiān)

,江淮養(yǎng)疾。既無祿俸,家復貧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給。萍寄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則又移居,故其遷徙者,蓋十余州焉。元載以罪誅,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國子祭酒、禮部尚書,為盧杞所惡。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會盟使,加左仆射。行至鳳州,以疾卒,興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

(節(jié)選自《舊唐書·李揆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而家于鄭州,代為冠族代:世世。

B.少聰敏好學,善屬文屬:撰寫。

C.深昧求賢之意也昧:冒犯。

D.經籍在此,請恣尋檢恣:任意。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昧:不明?;卮鸫祟},可用代入法。

5.一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組是(3分)

①獻書闕下,詔中書試文章 ②自此頗承恩遇,遂蒙大用

③遂制罷羽林之請 ④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

⑤奏為試秘書監(jiān),江淮養(yǎng)疾 ⑥入拜國子祭酒、禮部尚書

A.① 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④⑤是李揆不受重視的表現(xiàn),與題干要求不符。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揆自幼好學,入仕后美名上聞。他出身顯貴人家,聰明敏捷,好學上進,開元末年步入仕途。他主張考查進士務必選拔有真實才能的人,受到廣泛好評。

B.李揆有遠見卓識,上疏得到認可。當時京城治安混亂,盜賊殺人,李輔國請求選羽林軍以備巡視。李揆引西漢舊事說明,如羽林警夜則難以應付突然之變。

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們非議。他在相位時,論及大事頭頭是道,卻熱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呂諲地位超過自己,密令捏造呂的過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D.李揆與元載交惡,仕途遭遇坎坷。他自恃門望高貴,鄙薄元載出身寒微,元懷恨在心。元登相位后,對他報復,致使他全家衣食無著,在各州飄泊十多年。

【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懊芰钅笤靺蔚倪^失”是在呂諲被調出京城,“自賓客為荊南

節(jié)度”之后。

【答案】C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其兄自有時名,滯于冗官,竟不引進。

(2)其牧守稍薄,則又移居,故其遷徙者,蓋十余州焉。

【答案】(1)他的哥哥當時本有聲望,卻停留在閑散官職的位置上,李揆卻不加推薦。(大意2分,“時名”“滯”“引進”各1分)

(2)當地州郡長官稍有輕慢,就又遷居,所以他搬遷的地方,大約有十多個州。(大意2分,“薄”“遷徙”“蓋”各1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翻譯文言語句,要注意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要注意文意的理解,更注意關鍵詞語及特殊句式的翻譯。如(1)中的“時名”“滯”“引進”;(2)中的“薄”“遷徙”“蓋”就是得分點。

【參考譯文】

李揆,字端卿,祖籍隴西成紀,安家于鄭州,世代是顯貴的豪門世族。少年時聰敏好學,善于寫文章。開元末年,應試進士,向皇帝建言獻策,皇帝下詔讓中書省考察他的文學才能,破格任命為右拾遺。乾元初年,兼任禮部侍郎。李揆認為過去主管科考的部門取士,大多不考查他們實際能力,只是提高標準,索查他們讀過的書籍,完全違背求取賢才的意圖。他在應試文章中寫道:“作為大國選士的目的,只求得到真正的人才,考試時可把經籍放在眼前,請他們任意查找。”因此幾個月之后,對他好的評價傳到皇上耳中,從此后很受皇上的恩遇,于是被重用。當時京城盜賊橫行,有的在當街殺了人把尸體扔到水溝中,此時李輔國專權,他上奏皇上請求選調五百名羽林騎士以備巡視。李揆上疏說:“過去西漢時用南軍、北軍統(tǒng)轄管理京城,所以周勃才有機會從南軍進入北軍誅滅呂氏,才安定了劉氏天下?;食O置南衙北衙,把文官和武官加以區(qū)分,用來互相偵察監(jiān)督?,F(xiàn)在用羽林軍代替金吾衛(wèi)軍巡夜,假如突然有不同尋常的變故,將用什么控制局面呢?”于是皇上沒有采納用羽林軍巡夜的請求。李揆在宰相職位上,決斷大事,提出興利除弊、官吏進退的主張,雖然非常博學善辯,但他生性熱衷于追名逐利,深受人們非議。還有他的哥哥李皆在當時本來就有名望,卻停留在閑散官吏的位置上,他竟然不加推薦。同列的宰相呂諲的地位名望雖然與李揆懸殊,但處理政事的能力卻在李揆之上。呂諲被罷相后,以賓客的身份做荊南節(jié)度,聲望非常好。李揆懼怕他再入朝當宰相,于是密令直省機構到呂諲所屬的地方捏造呂諲的過失。呂諲密奏皇上陳述了自己的實情,皇上就貶李揆到萊州做職務同正員的長史。李揆罷官后,過了幾日,他的哥哥李皆改任為司門員外郎。后來過了幾年,李揆通過考核被任命為歙州刺史。當初,李揆當政時,侍中苗晉卿多次推薦元載擔任要職。但李揆自恃是名門望族,認為元載出身貧寒,心中很是輕視,不任用他,且對苗晉卿說:“風采出眾的賢士不被任用,而貧賤窮酸的小人卻來求取官職?!痹d懷恨很深。等到元載登上相位,乘李揆應當調職時,就上奏朝廷讓李揆做秘書監(jiān),到江淮養(yǎng)病。李揆既沒有祿俸,家境又貧乏,老少百余口人,靠乞討維持生活。他像浮萍一樣漂泊于多個州郡,共十五六年,當地的郡守長官對他稍有輕薄,就又遷居,所以他搬遷的地方,大約有十多個州。元載因罪被殺后,朝廷任命李揆為睦州刺史,又入京擔任國子祭酒、禮部尚書,被宰相盧杞所嫉恨。德宗皇帝駕幸山南時,命令李揆充任與番邦會盟的特使,加封左仆射。他們一行完成使命回到鳳州時,李揆因病而死,死時是興元元年四月,享年七十四歲。

2012年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蕭燧字照鄰,臨江軍人。燧生而穎異,幼能屬文。紹興十八年,擢進士高第。授平江府觀察推官。時秦檜當國,其親黨密告燧,秋試必主文①漕臺,燧詰其故,曰:“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則員溢,就院易一員往漕闈,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輪對,論“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上喜,制《用人論》賜大臣。淳熙二年,進起居郎。先是,察官闕,朝論多屬燧,以未歷縣,遂除左司諫。時宦官甘昪之客胡與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節(jié)于外,有所依憑,無善狀,燧皆奏罷之。時復議進取,上以問燧,對曰:“今賢否雜糅,風俗澆浮,兵未強,財未裕,宜臥薪嘗膽以圖內治。若恃小康,萌驕心,非臣所知?!鄙显唬骸爸已砸??!币騽裆险o綱,容直言,親君子,遠小人;近習有勞可賞以祿,不可假以權。上皆嘉納。出知嚴州。嚴地狹財匱,始至,官鏹②不滿三千,燧儉以足用。二年之間,以其羨補積逋,諸邑皆寬。上方靳職名,非功不予,詔燧治郡有勞,除敷文閣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幾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數。婺與嚴鄰,人熟知條教,不勞而治。歲旱,浙西常平司請移粟于嚴,燧謂:“東西異路,不當與,然安忍于舊治坐視?”為請諸朝,發(fā)太倉米振之。八年,召還,言:“江、浙再歲水旱,愿下詔求言,仍令諸司通融郡縣財賦,毋但督迫?!笔辏涎詮V西諸郡民身丁錢之弊。事多施行。慶典霈澤,丁錢減半,亦自燧發(fā)之。紹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節(jié)選自《宋史·蕭燧傳》)

[注]①主文:主持考試。②鏹:成串的錢。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    屬:托付。

B.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    懷:銜恨。

C.就院易一員往漕闈    易:更換。

D.察官闕,朝論多屬燧    闕:失職。

4.【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

【方法點撥】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闕:過錯、缺點。

【答案】【D】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蕭燧恪盡職守的一組是(3分)

①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論“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③有所依憑,無善狀,燧皆奏罷之    ④若恃小康,萌驕心,非臣所知⑤官鏹不滿三千,燧儉以足用    ⑥為請諸朝,發(fā)太倉米振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5.【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

【方法點撥】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看清題干的要求,然后從文中找出篩選信息的區(qū)間,運用排除法,找出答案。

【答案】【C】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蕭燧天分很高,為官不畏權貴。他自幼能文,進士及第后進入仕途;其時秦檜當權,與其親黨密告蕭,要他主持秋試錄用其子秦熺,遭到蕭的拒絕。

B.蕭燧剛直敢言,所奏切中時弊?;噬舷蛩髟円庖姡吮阒S勸皇上親近君子疏遠小人,親信有功可賞賜財物卻不可賦予權力,得到皇上贊許采納。

C蕭燧政績卓著,受到皇上嘉勉。嚴州面積狹小財物匱乏,他勤儉理政,以盈余填補拖欠,各地都感到寬松;皇上升遷蕭燧的職位,調他去治理婺州。

D.蕭燧回到朝廷,仍關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間,江浙兩年水澇干旱,他奏請下詔諸司協(xié)助解決,又奏言廣西百姓深受身丁錢之害,建議大多得以施行。

6.【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方法點撥】首先要審清題意要求,選不正確的一項,其中三項正確。把每一選項和文中相應的事件對應,針對選項劃定區(qū)域,小心比對,看是否搞混做事情況。如秦檜當權,他的親黨密告蕭,而不是秦檜與其親黨密告蕭。

【答案】【A】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今賢否雜糅,風俗澆浮,兵未強,財未裕,宜臥薪嘗膽以圖內治。

答:如今有德才和無德才的人混雜一道,風俗澆薄虛浮,兵力未強,財力未富,應當臥薪嘗膽以求國內安定太平。

(2)燧謂:“東西異路,不當與,然安忍于舊治坐視?”

答:蕭燧說:“東部西部不屬同路,按說不該給糧食,但哪能忍心對原管轄地區(qū)不管不問呢?”

7.【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

【方法點撥】翻譯句子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字字落實,達到“信、達、雅”的標準。同時要注意實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的翻譯;還要注意一些虛詞,一些虛詞,也有意義;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譯也要到位。

【答案】(1) 如今有德才和無德才的人混雜一道,風俗澆薄虛浮,兵力未強,財力未富,應當臥薪嘗膽以求國內安定太平。

(2) 蕭燧說:“東部西部不屬同路,按說不該給糧食,但哪能忍心對原管轄地區(qū)不管不問呢?”

 

 

全國大綱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杜慧度,交趾人也。本屬京兆。曾祖元,為寧浦太守,遂居交趾。父瑗,字道言,仕州府為日南、九德、交趾太守。初,九真太守李遜父子勇壯有權力,威制交土,聞刺史滕遁之當至,分遣二子斷遏水陸津要。瑗收眾斬遜,州境獲寧。除龍驤將軍。遁之在州十余年,與林邑累相攻伐。遁之將北還,林邑王范胡達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圍州城。時遁之去已遠,瑗與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設權策,累戰(zhàn),大破之。連捷,故胡達走還林邑。乃以瑗為龍驤將軍、交州刺史。盧循竊據廣州,遣使通好,瑗斬之。義熙六年,年八十四,卒。慧度,瑗第五子也。初為州主簿、流民督護,遷九真太守。瑗卒,府州綱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曠職,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辭不就。七年,除使持節(jié)、督交州諸軍事、交州刺史。詔書未至,其年春,盧循襲破合浦,徑向交州?;鄱饶寺饰奈淞司嘌?,禽循長史孫建之。循雖敗,余黨猶有三千人,皆習練兵事。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軍入城乃食?;鄱认こ鲎谧逅截?,以充勸賞?;鄱茸缘歉吲?,合戰(zhàn),放火箭雉尾炬,步軍夾兩岸射之。循眾艦俱然,一時散潰,循中箭赴水死。斬循及父嘏,并循二子,傳首京邑。封慧度龍編縣侯,食邑千戶。高祖踐阼,進號輔國將軍。其年,率文武萬人南討林邑,所殺過半,前后被抄略,悉得還本。林邑乞降,輸生口、大象、金銀、古貝等,乃釋之?;鄱炔家率呤?,儉約質素,能彈琴,頗好《莊》、《老》。禁斷淫祀,崇修學校。歲荒民饑,則以私祿賑給。為政纖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盜不起,乃至城門不夜閉,道不拾遺。少帝景平元年,卒,時年五十。

(節(jié)選自《宋書·杜慧度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為寧浦太守,遂居交趾            遂:于是

B.分遣二子斷遏水陸津要            遏:禁絕

C.與林邑累相攻伐                  累:屢次

D.以交土接寇,不宜曠職            曠:空缺

9.以下各組句子中,表明杜瑗,慧度父子軍政才干的一組是(3分)

①多設權策,累戰(zhàn),大破之

②竊據廣州,遣使通好,瑗斬之

③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

④放火箭雉尾炬,步軍夾兩岸射之

⑤一時散潰,循中箭赴水死

⑥禁斷淫祀,崇修學校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杜瑗處事果決而有計謀。他擔任太守時兩次平頂騷亂,先是斬殺作亂的九真太守李遜,境內得到安寧;繼而與玄之擊退來犯的胡達,使之退回林邑。

B.杜慧度為人謙遜而顧大局。杜瑗死,府州官吏推舉慧度主持州府事,他未接受;而當盧循來犯,雖然任命他的詔書未到達,他還是率眾抗敵。

C.杜慧度一心向公而有諳熟戰(zhàn)略。與盧循決戰(zhàn)前,為激勵將士他拿出家族全部財產作為獎賞;交戰(zhàn)時他又巧用火攻燒毀敵方一應戰(zhàn)艦,大獲全勝。

D.杜慧度生活儉樸,治事有方。平日里他布衣蔬食,只管彈彈琴,讀讀《莊》《老》。而為政卻細致綿密,有如治理家庭;遇上饑荒,常以私人薪俸賑濟災民。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⑴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軍入城乃食。(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是威惠沾洽,奸盜不起,乃至城門不夜閉,道不拾遺。(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8.B(3分)  9.B(3分)  10.D(3分)

11.(10分)

⑴六月庚子這天,盧循清晨到達南津,命令三軍攻入城中才能吃飯。(5分。譯出大意給2分;“造”、“入城”、“乃”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⑵從此聲威恩澤及于全境,邪惡偷盜之事不再發(fā)生,以至城門夜不關閉,路不拾遺。(5分。譯出大意給2分;“威惠”、“奸盜”、“乃至”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011年

(全國新課標卷)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題。

何灌,字仲源,開封祥符人。武選登第,為河東從事。經略使韓縝語之曰:“君奇士也,他日當據吾坐?!睘楦?、火山軍巡檢。遼人常越境而汲,灌親申畫界堠,遏其來,忿而舉兵犯我。灌迎高射之,發(fā)輒中,或著崖石皆沒鏃,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后三十年,契丹蕭太師與灌會,道曩事,數何巡檢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蕭矍然起拜。為河東將,與夏人遇,鐵騎來追,灌射皆徹甲,至洞胸出背,疊貫后騎,羌懼而引卻。張康國薦于徽宗,召對,問西北邊事,以笏畫御榻,指坐衣花紋為形勢。帝曰:“敵在吾目中矣?!碧狳c河東刑獄,遷西上閣門使、領威州刺史、知滄州。以治城鄣功,轉引進使。詔運粟三十萬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淺不勝舟,陸當用車八千乘,沿邊方登麥,愿以運費增價就糴之?!弊嗌?,報可。未幾,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間田千頃,湟人號廣利渠。徙河州,復守岷,提舉熙河蘭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則人樂應募,而射士之額足矣。”從之。甫半歲,得善田二萬六千頃,募士七千四百人,為他路最。陪遼使射玉津園,一發(fā)破的,再發(fā)則否??驮唬骸疤静荒芤??”曰:“非也,以禮讓客耳?!闭瓘椭兄?,觀者誦嘆,帝親賜酒勞之。遷步軍都虞候。金師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陽。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風迎潰。黃河南岸無一人御敵,金師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見,不許,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戰(zhàn)凡三日,被創(chuàng),沒于陣,年六十二。(節(jié)選自《宋史·何灌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遼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發(fā)輒中            迎:面對。

C.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          斂:躲藏。

D.鐵騎來追,灌射皆徹甲          徹:穿透。

答案:C  解析:斂,退縮,收縮。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組是(3分)

①灌親申畫界堠,遏其來           ②或著崖石皆沒鏃

③至洞胸出背,疊貫后騎           ④愿以運費增價就糴之

⑤得善田二萬六千頃               ⑥陪遼使射玉津園,一發(fā)破的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答案:D 解析:①敵人還是侵犯了邊境;②是有時;④是奏章的內容。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何灌有軍事才能,射技震驚契丹。經略使韓縝極為賞識他,認為終將取代自己 ;在守邊時,何灌大顯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 契丹丈量 都 驚恐起拜。

B、何灌濘諳西北邊事,受到微宗贊許。他任灑落將時奮勇?lián)敉送鈹?,經舉薦得到徽宗召問,他用笏板指畫以助講解,形象生動,徵宗很快明白了邊戰(zhàn)形勢。

C、何灌善于治理政務,舉措得到皇上認可。為完成運糧任務,他建議將水運改為陸運;在招募射士時,又提出修渠引水,興造良田,使剩余勞力樂于應募。

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敵,不幸陣亡。金兵南下,梁方平棄城逃遁,何灌阻止?jié)⑼宋闯桑唤鸨L驅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領命背城抗敵三日,受傷戰(zhàn)死。

答案:D  解析:何灌沒有阻止?jié)⑼?,而是望風潰敗。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整弓復中之,觀者誦嘆,帝親賜酒勞之。

答案: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觀看的人贊嘆,皇上親自賜酒犒勞他。

解析:注意“整弓、中、誦嘆、勞之”的翻譯和整句句意。

(2)灌至,乞入見,不許,而令控守西隅,

答案: 何灌來到,請求入見,皇上不允許,而命令他把守西部邊角。

解析:注意“乞入見、控守、西隅”的翻譯,補充出“不許”的省略和整句句意。

參考譯文:何灌,字仲源,開封祥符人。何灌因為武選登第,做河東路從事。河東經略使韓縝對他說:“您是個奇才,將來總有一天會坐上我今天的座位?!焙髞砗喂鄵胃?、火山軍巡檢的軍職,遼國人經常越境來取水,何灌親自劃定邊界,不允許他們越境過來取水,遼國人憤怒地帶領兵馬犯境。何灌朝著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頭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遼軍吃驚的把他當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大約過了三十年,契丹的蕭太師與何灌相遇,說起了過去的事,歷數道何巡檢好箭法。何灌說:“那就是我啊?!笔捥珟熋C然起敬忙向何灌行禮。何灌隨后做河東將,與西夏軍隊相遇,敵人的騎兵追了過來,何灌射出的箭都能侵徹敵人的鎧甲,從胸前射進去,從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敵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張康國把何灌向徽宗推薦,徽宗召見了他回話,詢問起西北邊境的敵我態(tài)勢,何灌用笏板在御榻畫圖,指著衣服上的花紋作為敵我態(tài)勢來(向皇帝講解)?;实壅f:“敵人都在我的眼里了?!焙髞砗喂喙偕狳c河東刑獄,遷西上閣門使、領威州刺史、知滄州。因為治理城鄣有功,轉任引進使。當時皇帝命令運送糧三十萬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說:“河水太淺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陸路運輸要用馬車八千乘,工作量太大。這時沿邊麥子正熟,可以用運輸糧草的費用就地加價收購麥子?!弊嗔松先?,朝廷應允了。過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熙河路),鑿引邈川水灌溉了數千頃偏僻的田地,河湟一帶的人民把它叫做廣利渠。后來平調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舉熙河蘭湟弓箭手”之職。何灌向朝廷進言:“如果先修繕水渠引水,使耕地不受到旱災的損害,那么百姓就樂于參加招募,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額就能夠招足了?!背⒙爮牧撕喂嗟慕ㄗh。不用半年,就改善了耕地質量二萬六千頃,招募到了七千四百青壯弓箭手,是當時西北幾路最成功的。一次,何灌陪遼使在玉津園射箭,一發(fā)命中箭靶,再次發(fā)射就沒有射中??腿苏f:“太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只是出于禮節(jié)讓讓你。”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觀看的人贊嘆,皇上親自賜酒犒勞他。隨后升侍衛(wèi)步軍都虞候。金兵南下,朝廷讓所有的禁兵都出來京城交付給梁方平守衛(wèi)黎陽。靖康元年正月二日,金兵駐扎在滑州,梁方平向南逃跑,何灌亦望風潰敗。黃河南岸沒有一個人能抵御敵人,金師于是直接攻打京城。何灌來到,請求入見,皇上不允許,而命令他把守西部邊角。何灌背靠城池抗拒,總共和敵人作戰(zhàn)了三天,受到創(chuàng)傷,死在陣地上,當時六十二歲。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