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纏論中的背馳-轉折定理。某級別趨勢的背馳將導致該趨勢最后一個中樞的級別擴展,該級別更大級別的盤整或該級別以上級別的反趨勢。這就是背馳-轉折定理的定義??吹竭@里,大家可能會有一些疑問。背馳是什么?中樞的級別擴展是什么?如何判斷更大級別的中樞?那么,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上一期的內容。 要想更好的理解背馳-轉折定理,首先要學會判斷背馳。所謂背馳,以上漲背馳為例,是指在一個至少包含兩個中樞的趨勢里,最后一次上漲的趨勢力度比上一次上漲的趨勢力度要弱,但股價卻必須要創(chuàng)出新高。背馳圖形有兩個條件:1.之前的每一個中樞都會將MACD線回拉至0軸附近之后再次反轉并創(chuàng)出新高;2.最后一次上漲對應的MACD柱面積比上一次上漲的對應面積要小,但并不強求兩個條件都符合。 中樞的級別擴展是指當某一級別的中樞滿足某些條件時,便能構成更高一級別的中樞。中樞的級別擴展分為兩種類型:1.在一個至少包含兩個中樞的趨勢里,若后一個中樞的面積大于前一個中樞,兩個中樞便可構成更高級別的中樞。2.一個中樞的轉折線段不斷延伸,達到9段之上,也可構成高一級別的中樞。 如何判斷高一級別的中樞呢?通過圖表分析能夠更加一目了然。在上證指數(shù)的30分鐘K線圖中,可以看出中樞A是一個30F中樞。 現(xiàn)在將K線圖放大,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中樞B和中樞C就是中樞A的次級別中樞,這是兩個5F中樞。同樣的道理,再將K線圖放大,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中樞B或許還包括N個更小級別的1F中樞。 Ok,鋪墊完成,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通過分析背馳轉折定理的定義可以得出,當趨勢背馳出現(xiàn)后,接下來的走勢將會出現(xiàn)三種情況:1.形成最后一個中樞的級別擴展。2.形成更大級別的盤整。3.形成該級別以上級別的反趨勢。 1.形成最后一個中樞的級別擴展 在上證指數(shù)10月9日-11月3日的15分鐘K線圖的區(qū)間內,出現(xiàn)了背馳轉折的第一種類型,首先想先說明一下,圖中的階段高點3457.52其實并不是一個標準的“背馳點”,但因為形成背馳的兩個條件并不強求都滿足,所以也基本符合背馳的特點。該級別背馳后只觸及最后一個中樞的反彈,是背馳后最后的反彈。這種反彈,將把最后一個中樞變成一個級別上的擴展。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情況反彈級別一定要等于或大于最后一個中樞。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背馳后反彈觸及了中樞B,反彈后的中樞與中樞B合并后轉折線段達到9段之上,因此形成了更高級別的中樞。 2.形成更大級別的盤整 形成更大級別的盤整,是背馳后出現(xiàn)的第二種類型。這幅圖來自于上證指數(shù)2014年11月20日-2015年3月13日的30分鐘K線圖,這輪上漲行情是一個標準的背馳圖形,在背馳點C形成了階段性高點3406.56,c段的上升趨勢相比于b段明顯減弱,并且中樞A和中樞B均將MACD黃白線回拉至0軸附近后再次反轉創(chuàng)出新高。在背馳點C后,出現(xiàn)了一次下跌趨勢中的盤整圖形。與第一種類型相比,同樣都是盤整,它們的區(qū)別在于這里的盤整的中樞級別一定要大于背馳之前的中樞級別,否則便與下跌的延伸合并為第一種類型中最后一個中樞的級別擴展。很顯然,中樞A和中樞B屬于30F中樞,而中樞C顯然比之前的中樞級別要大,是一個日線級別的中樞,因此形成了更大級別的盤整。 3.該級別以上級別的反趨勢 在上證指數(shù)12月3日-12月23日的15分鐘K線圖區(qū)間內,出現(xiàn)了背馳轉折定理的第三種類型-形成更大級別的反趨勢。12月14日出現(xiàn)的階段性低點3399.29也是一個標準的背馳點。首先,背馳后的第一次反彈明顯觸及中樞B。中樞C和中樞D是兩個同級別中樞,可以合并為更高一級別中樞。因此便形成了更大級別的反趨勢。 最后對這三種類型進行匯總,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規(guī)律,發(fā)生背馳后,粗略地講只有兩種情況出現(xiàn):盤整和反趨勢。只不過第一種類型的盤整的中樞級別過小,因此就和背馳前的最后一個中樞合并形成級別上的擴展;而第二種類型的盤整的中樞級別大于背馳前的中樞級別。另外這三種情況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背馳后的反彈必須要觸及背馳前最后一個中樞的中樞低點,才能形成背馳-轉折。那么背馳-轉折定理說明了什么呢?那就是某級別的背馳必然導致該級別原走勢類型的終止,進而開始該級別或以上級別的另外一個走勢類型。 注:各位有什么閱讀方面的意見可以留言。本文作者是藏金會的江小魚,大家可以在公眾號下方的菜單里【技術分享】中找到他的文章,里面有很多投資方面的干貨。也歡迎各位去看看往期內容。 |
|
|
來自: rogerszysyu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