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郵票作為一種“文化”的象征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其中生肖題材的郵票更是受到廣大集郵愛好者的推崇和追捧,一經(jīng)發(fā)行其“身價”更是遠遠高于面值。那么在大家競相收藏生肖類郵票的同時是否知道它的歷史呢? 生肖郵票歷史 1世界上第一枚生肖郵票是日本于1950年發(fā)行的虎年生肖郵票,郵票圖案采用了圓山應舉(1733--1795)的名畫"龍虎圖"中的"虎圖"。同時,還發(fā)行了由5枚虎票組成的"十"字形圖案的世界上第一種生肖郵票小型張,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無齒生肖郵票小型張。 
 
 越南 
 
 3中國第一枚生肖郵票發(fā)行于1980年2月15日,那就是第一輪生肖郵票的第一套“猴票” 。 1979年中國郵政代表團訪港回來后,建議仿照香港的做法每年發(fā)行生肖郵票。6月,郵票發(fā)行局便開始組織猴票的設計,當時稱生肖票為年票,計劃在每年春節(jié)前發(fā)行一枚年票。圖案為十二生肖,即猴年發(fā)行一枚以猴為主圖的郵票,每年一次。按照五行的說法,庚申年為金猴年,特請中央美術學院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原畫,邵柏林先生設計,姜偉杰先生雕刻,庚申猴郵票終于1980年2月15日問世。畫面的金猴翹首端坐,透過機靈頑皮的猴氣,并選用大紅作底色,顯示出傳統(tǒng)的新春佳節(jié)喜慶氣氛,開我國生肖郵票發(fā)行之先河。全套郵票共1枚,面值8分。郵票規(guī)格為26mm×31mm,發(fā)行量443萬枚,由北京郵票廠印制。 
 從1992—1《壬申年》郵票起,啟用了新的志號“編年號”,不分紀、特郵票,一律按年份排序;銘記也由原來的“中國人民郵政”改為“中國郵政”,票面上還加印了英文“CHINA”(中國)字樣,并沿用至今。 第二輪生肖郵票的設計原則是每套生肖郵票由第一輪的全套一枚改為全套兩枚,圖案“一圖一文,一明一暗,兩平兩立,真、草、隸、篆三年一換”。第1枚以我國民間工藝生肖圖為主;第2枚以我國不同字體的生肖名稱為主。 5第三輪猴票:2004年《甲申年》 從2004年開始,中國郵政恢復了中斷12年的生肖郵票小本票,開始發(fā)行編年生肖小本票,規(guī)格變?yōu)?/span>121毫米×88毫米。 從2004年開始,生肖郵票開始發(fā)行版式二小版張。 從2004年起,中國郵政向全額交納全年郵票預訂費用的預訂戶郵寄當年的生肖郵票版式三——贈送小版張。 前兩輪生肖郵票的規(guī)格均為26毫米×31毫米,從2004—1《甲申年》郵票開始,生肖郵票的規(guī)格調整為36毫米×36毫米的方形。 《甲申年》郵票首次采用六角星形狀的異形齒孔,每枚郵票四個方向中間均有異形防偽齒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