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朗茲·李斯特,從小就是鋼琴神童,旋律一聽即會,樂譜過目不忘; 從他開始,鋼琴表演不只是演奏內(nèi)容,同時重視演奏技法; 從他開始,鋼琴演奏家不再是背對觀眾,而是采取側(cè)身坐姿于舞臺; 從他開始,鋼琴獨奏音樂會才開始出現(xiàn); 他首創(chuàng)了交響詩,一種新型的單樂章標題管弦樂體裁,被沿用至今; 他輔助了肖邦,使他一舉成名,兩人更成為了密友; 他從小居無定所的經(jīng)歷影響他創(chuàng)作出的音樂是多元化的,在一點上比肩古典主義音樂家莫扎特; 他思想宏厚,前瞻遠望,有容乃大,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出類撥萃、最耀眼的音樂家; 李斯特早年借鑒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作品《鐘》,創(chuàng)作出六首《帕格尼尼練習曲》,“鋼琴之王”的美名逐漸被叫響,但李斯特本人卻說:“我的一生宛如一出五幕的古希臘悲劇……”。我想,這或許是李斯特對自己感情歷程的感慨吧。跟不諳女色的肖邦相比,李斯特的一生擁有數(shù)不清的女人。 被貝多芬親吻的鋼琴神童 1811年10月22日,弗朗茲·李斯特出生于匈牙利與奧地利交界的一座名為萊丁的小村莊,雖說李斯特不是出身名門貴族,但他的爺爺是音樂教師,他的爸爸曾做過男低音,會五種樂器。受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李斯特沒學會認字前就會看樂譜了,并且過目不忘。 1819年9月,8歲的李斯特首次公開登臺演出。其后,在當?shù)馗簧藤Y助下,李斯特赴維也納,拜貝多芬的門生車爾尼、舒伯特等人為師,研習作曲和和聲相關音樂理論。 1823年4月23日,貝多芬破天荒應邀出席了李斯特的“早晨音樂會”。當12歲的李斯特彈奏完貝多芬的《C大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第一樂章后,貝多芬走上舞臺,在熱烈的歡呼聲中親吻了李斯特?!袄^續(xù)吧,你這天之驕子,你將帶給許多人喜悅,這實在是最好不過的事?!必惗喾夜膭钫f。一切就像一場祝圣儀式。李斯特把貝多芬的吻視為對其“音樂藝術(shù)的洗禮”。在后人看來,這一吻象征了兩代人、兩個音樂時代的歷史交接,李斯特作為神童的美名開始遠揚。 李斯特一生中的三位伯爵夫人 ——卡洛琳·德·圣克里克 16歲的李斯特在巴黎開始教琴生涯,然而,他愛上了他的一位學生,一個貴族出身的少女卡洛琳·德·圣克里克,這是李斯特第一次戀情??辶丈眢w修長,有著迷人的褐色頭發(fā)和一雙憂郁的紫色眼睛。兩個年輕人一見傾心。不久,李斯特帶來了一枚戒指,他請人在上面刻了這樣一句話:在期待中如愿以償。少女的父親很快就找到了李斯特,先是冷冷地感謝他對女兒的授課,隨后下了解雇通知,并很快把女兒送進了修道院,不久后,將女兒嫁給了身份地位很匹配的貴族伯爵。 他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心如死灰:他此時發(fā)現(xiàn)就算自己已是赫赫有名的音樂天才,但無形的階級鴻溝仍然無情的將他關在了幸福的大門外,只因他是貧民出身。從此他意志消沉,多時未公開露面,人們都誤以為李斯特死了,報紙上甚至刊登了訃告:弗朗茲·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1828年逝于巴黎。這一次痛徹心扉的情感事件給李斯特帶來了無比巨大的痛苦和影響,它不但讓李斯特從此憤世嫉俗,發(fā)誓一定要出人頭地,對女人更是來者不拒,但李斯特一輩子對“伯爵夫人”這個名詞耿耿于懷,事實證明,李斯特后來的幾次重要的戀愛的女主角,全部都是漂亮風流的伯爵夫人。 瑪麗·達古伯爵夫人 李斯特埋頭于藝術(shù)創(chuàng)作之際,愛情再次來敲門。1833年,在肖邦巴黎寓所的一場宴會上,22歲的李斯特邂逅了瑪麗·達古伯爵夫人。雖然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28歲的瑪麗仍是一位妙齡女郎,她通曉數(shù)國語言,會彈鋼琴。在瑪麗眼中,李斯特“身材又高又瘦,深邃的大眼仿佛會冒出火焰”。這一次,李斯特拜倒在了瑪麗的石榴裙下。瑪麗看重李斯特的天賦,對李斯特而言,瑪麗除了美貌,還可以帶來伯爵般的貴族名聲。李斯特與瑪麗的關系很快成了巴黎公開的緋聞,不久,他們私奔到了日內(nèi)瓦。在瑪麗的陪伴和照料下,李斯特譜寫了《旅行歲月》第一集,曲中展現(xiàn)了瑞士當?shù)氐膫髡f、溪流、鐘聲等音畫。1935年,李斯特迎來了生命中第一個女兒布蘭汀。此后,他與瑪麗又生下了二女兒科西瑪和兒子丹尼爾。 然而,事業(yè)的如日中天難掩家庭矛盾的火山爆發(fā)。隨著聲望的提高,李斯特高傲自大的言行令瑪麗羞憤不已。在一次家庭爭吵中,瑪麗指責李斯特是暴發(fā)戶,這句話傷到了李斯特的軟肋——這是在羞辱他的出身。瑪麗甚至將李斯特私底下跟她談論的一些名人的負面話語寄給了雜志社,引發(fā)軒然大波。1842年,李斯特和瑪麗的愛情走到了分手的路口。 李斯特《埃斯特莊園噴泉》 阿勞演奏 卡洛琳·馮·賽因伯爵夫人 李斯特身邊自然不會缺少女人,但更多是作為情人的存在?,旣惖膲粝氩贿^是把李斯特從喧囂的圣壇上拉下來,做一個沉默的偉人,但她失敗了??墒橇硗庖粋€女人卻成功了,她就是李斯特生命中第三位伯爵夫人卡洛琳·馮·賽因。那是1847年2月,他在基輔的一次演出,卡洛琳被李斯特深深地吸引住。跟瑪麗很像,她熱愛文學,敏感熱情,也嫁了一個富有卻乏味的丈夫。她雖然沒有瑪麗那般的美貌,但是她的地位卻顯赫得多,她出身維特根斯坦公主,勢力異常雄厚,李斯特被卡洛琳的地位和她強悍熱情的性格所吸引,兩個人通過熱情的書信交往后,卡洛琳也放棄了婚姻,決定跟李斯特在德國魏瑪?shù)慕紖^(qū)別墅開始他們的新生活。 接下來的12年里,李斯特與世隔絕,佳作迭出。其作品包括《b小調(diào)奏鳴曲》、《但丁交響曲》、《浮士德交響曲》等,著名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開始發(fā)表。李斯特與《匈牙利狂想曲》是完美的統(tǒng)一體,正如圓舞曲之于施特勞斯、交響曲之于貝多芬一樣。經(jīng)典動畫片《貓和老鼠》中,就穿插了李斯特《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等曲目。 其后,李斯特創(chuàng)作了有名的12曲交響詩,諸如《前奏曲》、《普羅米修斯》、《哈姆雷特》、《匈奴人的戰(zhàn)爭》等。這12曲交響詩是李斯特一生的總結(jié),也是近代音樂的豐碑。“交響樂詩”是一種含有“詩之內(nèi)容”的管弦樂作品。在音樂史上,李斯特是“交響詩”最重要的作者。此外,李斯特立志將魏瑪打造為“新雅典”,他接連上演柏遼茲、舒曼、舒伯特等人的作品,訪問阿爾滕堡的客人由此絡繹不絕。 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李斯特在魏瑪?shù)纳畈⒎且环L順。兒子丹尼爾年僅20歲便殤逝,悲慟之余,他甚至立了遺囑。李斯特與卡洛琳的感情因種種緣故只維持了三年便分手,此后以朋友身份書信來往。 卡洛琳隨即移居羅馬,埋頭撰寫其24卷本的巨著《教會衰微的內(nèi)在因素》。李斯特與卡洛琳公主的愛情故事,后來被改編為好萊塢傳記片《一曲相思未了情》。在李斯特的鋼琴曲《愛之夢》中,人們或許還能追尋到他們曾經(jīng)的風花雪月。 “在年輕時死去多么幸福” 隨著年歲的增加,李斯特的心境愈發(fā)灰暗。他晚年創(chuàng)作的《陰霾》、《喪杯》、《哀歌》、《厄運》等作品,蘊含著死亡的苦澀和絕望。 1886年7月,李斯特在前往拜羅伊特的途中患了重感冒,引發(fā)肺炎。他的健康狀況迅速惡化。7月31日,李斯特孤獨的離開了人世。直到三天后,人們才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因他的二女兒科西瑪封鎖了消息。為何?這又要追溯到李斯特因科西瑪與歌劇大師瓦格納結(jié)合而失和的緣故上。1849年,39歲的肖邦去世時,李斯特不無傷感地說:“在年輕時死去多么幸福。” 《b小調(diào)奏鳴曲》是李斯特里程碑式的作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