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三白湯治偏頭痛
[方劑] 川芎30克,白芷、白芍各15克,白芥子9克,香附6克,柴胡、郁李仁、甘草各3克。 [用法] 將上藥水煎2次,分2次溫服,每日一劑。 [療效] 用上藥治療偏頭痛患者24例,一般都在服藥4劑后頭痛減輕。少則2劑,多則8劑,均能達(dá)到緩?fù)?、止痛效果。另有人用本方治療偏頭痛患者7例,亦獲痊愈。 2、活血止痛湯 [藥物]川芎 35 克,菊花 12 克,當(dāng)歸 10 克,桃仁 9 克,白芷、白芥 子、香附、柴胡各 6 克,甘草 3 克。 [用法] 水煎 2 次,混合藥汁分 3 次溫服。 [療效]此方加減治療偏頭痛 84 例,痊愈 69 例,好轉(zhuǎn) 11 例,無效 4 例。 [來源] 邵正泰,等,陜西中醫(yī) 1986; (11):492 3、川芎、丹參等治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 [方 劑] 川芎、丹參各20--30克,白芍30--50克,石決明(先煎)50--60克,全蝎(沖服)3--6克,細(xì)辛3克,白芷10 ~15克。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l劑,分3次口服。 [驗 證] 用本方治療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患者38例,經(jīng)用藥2--6劑后,其中,治愈者32例;顯效者4例;無效者2例。 4、二白湯治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 [方 劑] 白芍30克,蟬衣、白芷各12克,葛根15克,桂枝6克、細(xì)辛3克,川芎、蔓荊子各10克,生甘草8克。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1劑,分3次口服。 [驗 證] 用本方治療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患者53例,經(jīng)用藥3--8劑后,其中治愈者45例;有效者6例;無效者2例。 5、川白石散 [藥物] 生石膏 1 克,白芷、川芎各 0.5 克。 [用法] 上藥研末,置于神闕穴(肚臍),再以傷濕止痛膏封閉。 [療效] 此方治療偏頭痛 56 例,收效迅速。 [來源] 周永輝,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0; (5): 198 6、全席湯治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 [方劑] 黃茂30克,全當(dāng)歸20克,川芎、天麻、乳香、沒藥、蒺藜、各10克,蜈蚣3條,細(xì)辛3克、全蝎5克,生甘草6克。 [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l劑,分2--3 次口服。 [療效] 用本方治療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患者120例,痊愈者108例;顯效者5例;好轉(zhuǎn)者4 例;無效者3例。一般服藥2--4劑見效。 7、龍骨湯; 【藥物】白芍、夜交藤各50克,龍骨30克(先煎),蔓荊子、炒酸棗仁各20 克,菊花、郁金、僵蠶各10克,梔子、紅花、生石膏各15克。【用法】水煎服。【療效】治療38例,治愈35例;顯效2例;無效1例。 8、四白丹參湯; 【藥物】丹參、白芍各40克,白菊花、白蒺藜、蟬蛻、防風(fēng)、白芷、白芥子各15克,延胡索、羌活、地龍、生甘草各10克?!居梅ā克宸??!警熜А恐委?6例,治愈50例,好轉(zhuǎn)2 例;有效4例。 9、偏頭痛方 [藥物] 生姜。 [用法]取鮮生姜適量,切片,厚度及大小如 5 分硬幣?;颊邆?cè)臥,皮 膚常規(guī)消毒后,將姜片蓋于手少陽三焦經(jīng)耳和髎穴上;搓捏艾柱如半截橄欖 大小,放姜片上灸,施灸 1 柱為 1 壯,換姜片再灸 2 壯,連續(xù)灸 3 壯。施灸 后如局部出現(xiàn)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 [療效]此方治療偏頭痛 43 例,痊愈 40 例,好轉(zhuǎn) 2 例,無效 1 例。 [來源] 韓長根,四川中醫(yī) 1991; |
|
|
來自: 昵稱11739632 > 《偏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