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blog.csdn.net/zhangmike/article/details/7728167 根據2008年3月美國國防部直屬的軟件工程研究所(簡稱CMU/SEI)公布的年度數據顯示,中國通過CMMI(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認證的企業(yè)總數達到448家,已超過印度(311家),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847家)。雖然目前我國高成熟度企業(yè)只有52家,與印度(173家)和美國(135家)有較大差距,但這種進展仍令人刮目相看。筆者認為帶來這種進展的原因可能是“印度的榜樣力量”,再加上我國政府的鼓勵資助。 但是許多人還不知道,在軟件過程改進領域,還有一個目前在歐洲和大洋洲很流行的國際標準ISO/IEC15504,也稱SPICE。 比CMMI/CMM更開放 筆者認為,我國軟件界目前比較偏重CMMI模型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美國軍方力薦CMMI/CMM模型;原因之二可能是由于有一個認識誤區(qū),即一直都把美國看成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務外包市場。事實上,根據著名咨詢企業(yè)TPI的外包市場季度報告,自2005年起,歐洲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服務外包市場。對SPICE標準的漠視,可以說是我們在認識上的一個很大的缺失。筆者認為,SPICE標準才應該是過程改進真正的國際標準。 SPICE標準起步較晚并且建立了“統(tǒng)一標準”的指導思想,這使它具備了許多優(yōu)點:首先,SPICE標準注意吸收各種已有模型的優(yōu)勢,取長補短,強調其與各種模型的兼容,同時經過十多年的廣泛試驗,保證了其很強的實用性;其次,SPICE標準比CMMI模型更加開放,它允許附帶外部過程參考模型(PRM)和過程評估模型(PAM),并按照這些模型實行改進和評估,因此比CMMI模型更加靈活和實用;再次,SPICE標準不僅可用于軟件過程改進領域,也可擴展運用到其他信息技術相關的過程領域。 SPICE標準的第五部分是軟件過程評估,它的參考模型結合了軟件工程過程生命周期標準ISO12207,并包羅了ISO12207的2002修訂版。盡管它的初版還局限于傳統(tǒng)的V模型,但為擴展至支持迭代開發(fā)的敏捷方法預留了切入點。ISO 15504標準框架的修訂,還兼容了ISO 9001:2000 標準,這也為已通過 ISO9001標準的軟件企業(yè)實施過程改進和評估帶來了很大便利。2008年公布的SPICE標準第六部分——系統(tǒng)過程評估,則與系統(tǒng)工程過程生命周期標準ISO 15288結合,使標準自然擴展到系統(tǒng)工程領域,覆蓋包括硬件在內的整個系統(tǒng)開發(fā)。 SPICE 標準的新進展 由于SPICE 標準更加開放和集成,使其備受產業(yè)用戶的歡迎。許多對軟件開發(fā)或過程改進有特殊要求的行業(yè)都對SPICE標準情有獨鐘,紛紛建立自己行業(yè)特定的SPICE標準,其中包括汽車業(yè)、航天業(yè)、醫(yī)療儀器業(yè)等。這些行業(yè)都是對軟件質量要求非常高的行業(yè),其中航天SPICE標準S4S得到歐洲航天局的推崇和支持,其特色部分是風險管理。 SPICE 標準的開放性特點使它很容易吸引用戶的參與和支持。SPICE標準在不斷地演進和擴展,最近幾個值得關注的進展是: 一、SPICE標準在金融行業(yè)異軍突起。2008年,國際上發(fā)起研發(fā)銀行 SPICE 標準,動議起自2006年在盧森堡召開的SPICE國際會議。2008年金融行業(yè)正式啟動了吸引國際性參與、建立開放的創(chuàng)新框架、關注創(chuàng)新服務的管控,它包括五個方面:服務創(chuàng)新管理、可信任服務、推廣服務、服務運行與管理、知識密集服務。 二、SPICE標準對安全性的重視和集成。現在國際上特別關心關鍵產品的功能安全,這方面已有國際性標準IEC61508,此標準是通用的,與領域無關。SPICE標準則提出了許多領域所特定的安全標準,在汽車領域有 ISOWD26262,其他領域包括航空航天、醫(yī)療儀器、鐵路、財務等,特定的標準被用來規(guī)定和評審安全需求、評價過程的合適性、確定SIL(SafetyIntegrityLevel)等級、提供人員培訓參考等。由于SPICE標準是一個更具開放性的標準,目前歐洲正在研究如何將汽車SPICE 標準與ISOWD 26262安全評估集成起來,其中一個研究計劃是SOQRATES,有20多個德國領頭企業(yè)參加。 三、建議開發(fā)企業(yè)SPICE標準。此項目由2006年盧森堡SPICE國際會議發(fā)起,2007年在韓國首爾SPICE國際會議上正式啟動。該項目的動因是企業(yè)在實施業(yè)務過程改進時會面臨眾多模型和標準的困擾,如:ISO9000、ITIL、Baldrige、COSO、COBIT等。這些模型內容上互相重疊,結構和術語上卻不一致,這加重了企業(yè)在應用和實施方面的負擔。為此,美國聯邦航空委員會(FAA)曾開發(fā)了一個集成能力成熟度模型iCMM。新動議的目標就是通過國際合作建立企業(yè)SPICE 標準,集成各種業(yè)務過程改進模型及標準。迄今已有來自 27 個國家的90名專家參與此項活動,形成了一個世界級的團隊。 四、IT 服務管理集成是最新趨勢。2007年 7 月TC1/SC7 WG25 提出了一個 20000-4 項目,與ISO20000 標準結合,研發(fā)適合 ITSM/ITIL 的過程參考模型 PRM。此標準預計在2009年下半年完成,有關 ISO20000的過程評估模型 PAM 和 ISO 15504-8 標準將在 2010 年完成。 五、SPICE標準在中小型企業(yè)中的成功應用經驗。SPICE標準已在中小型企業(yè)中應用,取得許多寶貴的成功經驗,被稱為是“SPICEfor Small Organizations”, 這對中國廣大的中小軟件企業(yè)特別有參考價值。 迄今已有超過 4000 家企業(yè)接受 SPICE標準的評估。SPICE標準過去在名聲上不及 CMMI/CMM模型的原因之一是CMM模型在市場上起步較早,搶得一些先機;原因之二可能是因為 ISO/IEC15504標準文件不能像CMMI/CMM模型那樣可以免費從網絡下載,而必須從ISO組織購買。但考慮作為一個正式國際標準,加上行業(yè)用戶的積極支持,它今后的影響力將不可忽視。中國不應無視這方面的發(fā)展,否則將丟失一大片市場和合作的機會。 有關SPICE標準的技術傳播和認證由國際組織“國際評估師認證計劃”負責。它是由開發(fā)和推廣SPICE標準的專家委員會組成,與產業(yè)界、咨詢和培訓機構、大學及研究所建立了廣泛的聯系與合作,它相當于CMMI/CMM模型實施中CMU/SEI(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所)的地位。為便于企業(yè)認定能力成熟度的需求,SPICE標準也在考慮建立等級模型,它將成為ISO 15504 的第七部分。 鏈 接 SPICE標準簡介 國際上曾出現多種軟件質量模型,如CMM、Trillum、Bootstrap等,給軟件企業(yè)帶來重復評估的麻煩,為此,業(yè)界迫切需要一個統(tǒng)一的國際標準。 1993年,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信息技術委員會JTC1發(fā)起了ISO15504標準的制定項目,項目名稱為“軟件過程改進和能力測定(Software ProcessImprovement andCapability dEtermination)”,常簡稱為SPICE。 1994年SPICE標準發(fā)布第一個基準文件。 1998 年SPICE標準發(fā)布ISO 15504 TR 技術報告。 2003~2004年SPICE標準正式發(fā)布 ISO 15504標準的前四部分,分別為:概念和詞匯、實施評估、實施評估指南、過程改進和能力確定應用指南。 2006 年SPICE標準公布ISO 15504第五部分——軟件過程評估。 2008年SPICE標準公布ISO 15504第六部分——系統(tǒng)過程評估。 |
|
|
來自: chengderen > 《網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