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低頭族不斷壯大 城市青年群現信息依賴癥發(fā)布時間:2013年11月05日來源:上海熱線
分享到:
【導語】: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那些只顧低頭看手機而冷落面前親友的人,有了一個新的代名詞——“低頭族”。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面前,你卻在看手機?!薄鞍咽謾C貼在我腦門上吧,這樣至少我可以假裝你對我目不轉睛?!彪S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那些只顧低頭看手機而冷落面前親友的人,有了一個新的代名詞——“低頭族”。這一群體潛在的“信息依賴癥”,也引起了不少專家的注意。 “低頭族”多為白領學生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日益普及和功能強大,人們沉浸其中的時間也越來越多。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的統(tǒng)計數 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網民人均每周手機上網時長約12小時;80%的手機網民每天至少使用手機上網一次,近六成手機網民每天使用手機上網多次。 相伴而來的,就是“低頭族”的出現。這一群體的顯著特征,就是不論朋友聚餐、家人聚會,還是地鐵上、電梯里,甚至過馬路、上廁所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低著頭看手機,忙著刷微博、聊微信、看網絡小說或者玩游戲,與周圍產生一種冷漠的“隔絕”。 記者調查發(fā)現,在城市青年群體中,“低頭族”的隊伍正不斷壯大,尤其是“白領”和學生,一些人對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依賴度幾乎達到“癡迷”的地步。24小時開機,不用手機實時查看微博、微信或QQ便無法安心,等待的時候如果沒有手機的陪伴便無所適從,用手機看小說、瀏覽社交圈的朋友動態(tài)成了最好的“催眠曲”。 更有甚者,出現了因“玩手機”而“不要命”的情況。有人因低頭看手機而闖紅燈被撞,有司機邊開車邊玩手機罔顧乘客生命,甚至還有粗心的父母忙著玩手機而弄丟孩子…… 圍繞著“低頭族”,衍生出了不少其他“族群”:比如喜歡反復拉伸頁面到無法自控的“刷屏族”,利用移動終端不斷網絡購物的“剁手族”,還有一些迫于工作需要必須時刻低頭看手機的人,被稱為“屏幕奴隸”。如政府網宣工作者、股票證券分析師、銷售公關人員等,因為手機傍身而習慣了“無意識加班”。 不少網民表示,即便自己不是“低頭族”的一員,也能從身邊隨便拉出七個八個同類。 易患“信息依賴癥” “從社會學角度分析,智能手機已成為‘低頭族’打發(fā)碎片時間不可或缺的工具?!鄙虾4髮W社會學系教授顧駿認為,快節(jié)奏的生活、繁重的工作壓力,使得城市青年群體中屬于個人的“整塊”時間越來越少,但吃飯、趕路的“碎片化”時間卻在增多,于是,不少年輕人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進行“碎片化”的休閑娛樂。 如果偶爾打發(fā)時間,玩玩手機未嘗不可。但長期依賴或沉溺,則可能帶來眼睛、頸椎等疾病。 更重要的是,會造成潛在的社交障礙或心理問題。不少“低頭族”坦言,如果手機不在身邊,會有種莫名的焦慮,因為過度依賴手機,甚至出現了某種“神經質”的舉動。 “昨天早上去上班的時候把手機忘在家里了,結果一整天我都心神不寧?!鄙虾T從業(yè)人員薛先生說,“手機一離開視線就會不停地找,有時候都覺得自己是不是瘋了?!?/p> “我感覺自己已經到了不拿手機就覺得手沒地方放的地步?!痹?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00FF">上海地鐵站,記者隨機采訪了一個“低頭族”,該小伙坦言,“有時候低頭看手機,其實都沒什么目的性,就是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p> “從心理上說,這是一種信息依賴癥?!鄙虾J行睦韺W會副會長、復旦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孫時進說,“低頭族”在某種程度上是被時代裹挾著、綁架了向前走。另一方面,這些人群往往因為現實社交圈狹窄,獲取信息和交流的渠道不足。 專家指出,發(fā)呆、獨處、幻想甚至無所事事,都可能是思考的良好契機,成為凝結智慧的過程。但現在不少年輕人情愿被動地接受“碎片化”的信息,也不愿停下腳步來思考。給大腦一些“留白”的空間,或許才能找到真正的存在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