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寫作能力強弱是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反映??v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從一、二年級原有的說話和句式訓練到中年級運用連貫的語言來表達段式、片斷以及半獨立的篇章,再高年級學生積段成篇寫作的指導,作文教學經(jīng)歷了一個篇幅從短到長,內(nèi)容從簡單到具體的跨越;橫看作文教學,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材料作文,看圖作文等各種類型,涉及的范圍廣,形式多樣,可謂“百花齊放”。
由于作文教學之深之難之廣,如果再缺乏有效的策略指導,勢必會影響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對小學作文教學的策略進行研究。把握住小學作文教學的大綱目標以及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我總結(jié)了以下幾條作文教學的策略,與各位同仁共同探討,皆在拋磚引玉,求教方家。
一、讀寫結(jié)合和適時仿寫的策略
大綱說:“讀寫結(jié)合要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而葉圣陶先生也說:“閱讀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啟發(fā),受到教育,獲得間接經(jīng)驗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時,咱們對文章的寫作技巧必須有所領會,可以作為練習寫作的借鑒?!比~老寥寥數(shù)語為我們道出了閱讀的目的,幫助我們認清了閱讀跟寫作的關(guān)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因素,讀寫結(jié)合。如《小鎮(zhèn)的早晨》是一篇寫得很美的文章,在帶領學生多讀,領略小鎮(zhèn)早晨的美后,老師在黑板上列出板書。
由此,學生知道了這篇課文是用總分的方法寫的。學懂方法以后, 我讓學生去觀察家鄉(xiāng)的傍晚,學 校的早晨或田野的傍晚等。學生寫了之后,收獲還真不小,全班大部分同學都能學以致用,其中不乏優(yōu)美篇章,有的同學寫:“家鄉(xiāng)的傍晚是悠閑的,又是忙碌的,更是快樂的。”有的寫了“我家的早晨”,有的寫了“國道線上的早晨”有的寫了“大街的夜晚”等等,寫出的作文既能恰當?shù)剡\用方法,又具有新意。
二、創(chuàng)設情境與設計活動的策略
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有意義的活動,在情境中,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感官感,親身體驗到他所將要獲得的寫作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在設計“詞語接龍”、“貼鼻子”、“做鬼臉”的活動中,采用“玩(看、做)——說——寫”的方法,學生玩得高興,在玩的同時,讓學生仔細觀察,為練說而做好準備。“說”是關(guān)鍵的一步,我讓學生把“憶——思——語”(回憶剛才同學的動作、表情,想想其他同學的反應,再說說自己的感受)三個環(huán)節(jié)恰當?shù)剡\用其中,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更有助于學生再現(xiàn)原情境的觸發(fā)點,喚起記憶,由此打開寫作的思路。由于學生作好了關(guān)于寫作前的內(nèi)部語言整理,所以學生寫作的作文幽默感強,語言流暢,富有童趣。
例如有一個學生是這樣寫“做鬼臉”的:黃奔上臺了!你瞧他,身子胖乎乎的,還故意邁著八字步,擺出一副大搖大擺的樣子,還沒上臺,同學們就笑開了。我心里也直樂:這黃奔,八成要扮唐老鴨了!可他一走上臺,卻不說話,先變魔術(shù)似地從口袋里掏出兩支筆,接著——竟然把兩支筆分別插在兩個鼻孔上,還撅起了嘴巴,然后,用大拇指按住耳朵,張開雙手使勁扇動著,嘴巴里還發(fā)出“噢噢”的聲音。這一個鬼臉可引得全班同學哈哈大笑,機靈鬼潛科宇還使勁地叫:“非洲大象、非洲大象!”,被他這么一嚷,教室里更熱鬧了……。
三、仔細觀察與大膽想象的策略
我們?yōu)橐龑W生有目的地觀察和積累極為重要。小學生雖然經(jīng)歷過許多事物,但這種經(jīng)歷大家都是無意注意,這些事物在學生頭腦中,記憶淡薄,感受不深,更談不上對事物深刻的認識,因此,很有必要引導學生進行再觀察,再認識。
而觀察與想象是分不開的,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在引導學生觀察的同時,讓同學們加上自己的想象,激發(fā)他們神思飛越,創(chuàng)造出嶄新的,與眾不同的美好境界。由此,事物無疑回增加它的活力。我設計了一堂想象作文課《“O”的聯(lián)想》,讓學生從一個圈聯(lián)想到一個物品,再引導學生從物品聯(lián)想起事物背后的故事,雖然我有所準備,但結(jié)果那學生那神奇、寬廣的想象力還是讓我大跌眼鏡,贊嘆不已。當然,僅靠一、兩節(jié)課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是遠遠不夠的,在生活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去想象。如在欣賞無限的美景,是否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想象為文辭添彩?當看到一幅圖畫時,你如何引導學生去浮想聯(lián)翩?可否讓學生利用豐富的想象去編一個童話,創(chuàng)一個故事呢?
四、精心指導與練筆積累的策略
語文教材中,每冊中都安排了8次習作訓練,這8次習作訓練,有的學生喜歡稱之為“大作文”,因為,這幾次作文訓練,老師總會詳盡地進行精心指導??墒侨绻麊慰窟@幾次作文訓練,要想盡快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還總是“感到?jīng)]有材料寫”有的感到“有話寫不出”,這說明“言之無物”、“有物不會言”是造成學生害怕作文的主要障礙,要解決這個問題,這就要求教師不但在上課時要精心指導,還得抓好學生的生活積累、閱讀積累、小練筆積累這三方面的積累工作。像我班一部分學生天天堅持寫讀書筆記或?qū)懭沼?,其他同學問他們:“天天要寫日記,你們不感覺到?jīng)]東西寫嗎?不覺得很苦惱嗎?”而他們卻睜大了眼睛說:“怎么會呢?我覺得天天都有事情發(fā)生,寫日記很快樂呀!”如今,班上已有一部分同學寫了好幾個厚厚的本子了,他們的收獲實在不少,在不斷的積累、練筆中,他們無師自通,熟練地運用著各種寫作方法和技巧,甚至能寫出有一定水平的散文了——雖然他們自己還懂什么叫散文。事實證明,平時越不寫,就越不會寫、沒東西寫,而天天堅持練筆的同學卻思如泉涌,材料多得很,所以平時自己注意練筆各累的同學,作文水平明顯高于一般同學。
五、教師點評與互評互改的策略
教師點評通常采取在學生作文本上作出書面評價和在作文講評中口頭評價的方法。
點評的方式有:
1.用簡明的寫作術(shù)語點評作文
有些學生作文并未有意識地運用某種寫作方法,經(jīng)教師點明后,學生恍然大悟,這對學生既是一種肯定和鼓勵,也是一種鞭策和引導,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和自覺性大有裨益。
例如:“開門見山,簡明扼要,好!”
“這段插敘——及時!”
“結(jié)尾與開頭呼應,強化了主題,耐人回味!”
乍一看這些評語很一般,但它妙在能讓學生在不在注意中被老師點拔,從而逐漸熟悉、了解、運用這些原先并不理解的寫作知識。
2.用親切的話語激勵學生
作文點評并不一定就得點評作文內(nèi)容。例如,一位學生寫了自己做的一件很小的好事,小得連她自己都不好意思說,可是她卻給了她這樣的評語:“雷鋒是在一點一滴地為人民服務中鑄就了他的偉大,全國勞模李素麗阿姨也是在一件件小事中得到全國人民的稱贊和愛戴,一個人不一定非要干驚天動地的大事來使別人尊敬你,卻可以始終用自己的善良的純潔來贏得大家的喜愛,我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你是這樣一個善良、純潔的女孩!”像這類評語,學生感到很親切,很喜歡,慢慢的,每次作文改了之后,學生總是迫不及待地看評語,甚至一寫完作文便催促老師趕快改。學生也越來越喜歡作文,把寫作當作樂趣,把看評語當作一種享受。
但是總是讓教師點評會形成學生過分依賴教師評改,而自己不易發(fā)現(xiàn)作文中的不足,所以,讓學生適時地點評互改,互找不足,是一種很好的作文評改的方法。學生的改評能力雖不如老師,有的甚至開始根本無從下手,為其他同學寫的評語時時讓我啞然失笑,如“寫得太好了,我可評不出缺點!”“錯別字太多,趕快訂正!”但從一次一次地評改中,他們慢慢地學會了評改的方法,而這恰恰是完全屬于學生自己的東西,漸漸地,他們也習慣于評改作文了,甚至每做一篇讀書筆記,也總是對這篇作文作一番評價:“小作者用自己活潑的語言寫了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事,讓人看了忍俊不禁,但如果把結(jié)尾改成反問的形式,不是更有說服力了嗎?”諸如此類等等。從這些簡短的證明價當中,我看到了學生對評改作文的興趣。
當然,小學作文教學中運用的策略,遠不止以上的五個方面,比如“框架結(jié)構(gòu)式教學策略”、“專題作文有序訓練策略”等,都需要老師去摸索、討論,并根據(jù)學生心理特點悉心指導,只有這樣才可能引導學生學會寫文章,寫出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