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講到氣,就想起之前在百度上看到的一段描述“氣場”概念的話,實在精辟,一定要摘錄出來與你們分享: 氣場是對人散發(fā)的隱形能量的描述,它是人能把握到的自然規(guī)律的多少。人越順應自然規(guī)律,氣場就越大,越背離自然規(guī)律,氣場就越小,自然規(guī)律正好與人的身體和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一致。 個人看得越平凡,越渺小,既越符合自然規(guī)律(在自然中人當然是渺小的),氣場就越大,做事就越順利,心想事成,得道多助。相反的,總是唯我獨尊,認為自己了不起的人,即背離了自然規(guī)律,也就沒了氣場。這種人往往事與愿違,失道寡助。 這里指的氣場我認為是一個人身體所有氣體的綜合,但主要是咱們昨天說的“宗氣”,因為宗氣主管心肺。心境坦蕩明亮,心胸開闊,氣息條達,就一定宗氣很足,氣場很強。 放低自己,低的是姿態(tài),強的是氣場。 好了,咱們今天繼續(xù)聊氣,渾身上下里里外外這么多種氣,看看氣不好都會生哪些病。 一、氣虛 看到這個詞,懶癌同胞們已經(jīng)懶得看了,都說過很多次啦。所以這里就簡單再提一下,具體表現(xiàn)為:說話有氣無力、四肢萎軟、氣短、自汗、容易疲倦、容易感冒、內(nèi)臟脫垂等。還常見齒痕舌。 這種情況的治法就是補氣了。一般用四君子湯和補中益氣湯。 四君子湯:人參6克,白術6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加生姜和大棗水煎服。(劑量換算自《景岳全書》,請協(xié)商當?shù)刂嗅t(yī)開藥) 這四君子湯基本是補氣的打底方,也可以單獨使用。為什么叫四君子,意思就是有了它們四個像君子一樣充滿正氣的朋友在,那些病邪就像小人一樣無處可藏只能逃跑啦。 方中白術和茯苓都入脾經(jīng),除濕瀉滿;人參、甘草入脾胃經(jīng),補中益氣。說到底,這個還是補脾胃的方子,所以脾胃之氣是人的根本,所有正氣之源啊。 另一個補中益氣湯前面已經(jīng)介紹過了,這里不再啰嗦,藥店有賣補中益氣丸的中成藥,效果也是一樣的,就是藥性稍微緩和些。 二、氣滯 氣體最好的存在狀態(tài)就是流動,如果氣體凝固在一個地方,我們就叫做”氣滯“或者”氣郁“。心情不好、飲食失調(diào)或者感受外邪,都會引起氣滯。 氣滯的主要表現(xiàn)有:疼痛脹悶。比如氣滯胸脅就會胸脅脹痛、氣滯腸胃就會胃脹腹痛,氣滯作痛的特點就是時輕時重,而且還會竄通,部位不定。 
 
 治療的原則就是理氣行氣,一般用方為大柴胡湯和理中丸。 大柴胡湯:柴胡20克,黃芩10克,芍藥20克,半夏15克,生姜15克,枳實20克,大棗20克,大黃10克。水煎服。(劑量來自《中醫(yī)十大類方》,請協(xié)商當?shù)刂嗅t(yī)開藥) 柴胡、黃芩入膽經(jīng),清膽火,降膽氣;芍藥、生姜入肝經(jīng),暖肝升陷;半夏、大黃、枳實入胃經(jīng)、瀉滿降逆;大棗補中。所以大柴胡湯主治的就是胸脅脹痛、嘔逆反酸。 從大柴胡湯的圓圈可以看出,用藥著重肝膽兩經(jīng),重在升發(fā)肝氣、滋補肝陰,降胃、膽氣,清二經(jīng)之火。因為膽隨胃降,要想降膽氣,一定要降胃氣。 理中湯:人參15克,白術15克,干姜15克,甘草15克,水煎服。(劑量來自《中醫(yī)十大類方》,請協(xié)商當?shù)刂嗅t(yī)開藥) 人參、甘草入脾胃經(jīng),補中益氣;白術入脾經(jīng),瀉滿除濕;干姜入脾胃經(jīng),溫暖中焦。 這個方子專注調(diào)理脾胃兩經(jīng),偏重于治療胃痛腹脹,尤其是腹部寒痛,食不消化,或食欲不振,口干而不想喝水。 三、氣逆 氣逆畫個圓圈就知道了。 本來氣順,人體的圓圈應該是這樣的: 但是如果氣逆,圓圈就轉反了: 肺氣上逆一般表現(xiàn)為咳喘、鼻炎;胃氣上逆會表現(xiàn)為打嗝、噯氣、嘔吐、反胃發(fā)酸。 因此治療方法就是降氣,用藥一般為:半夏厚樸湯、蘇子降氣湯。 半夏厚樸湯:半夏30克,厚樸15克,茯苓 30克,蘇葉10克,生姜15克,水煎服。(劑量來自《中醫(yī)十大類方》,請協(xié)商當?shù)刂嗅t(yī)開藥) 半夏、厚樸入胃經(jīng),瀉滿降逆;茯苓入脾經(jīng),健脾除濕;蘇葉入肺經(jīng),降逆消滯;生姜入肝經(jīng),助發(fā)肝氣。這個方子是治療梅核氣的專方,而梅核氣其實就是胃脘痞滿,肺氣上逆,痰涎壅滯在咽喉處。 
 蘇子降氣湯:蘇葉6克,半夏6克,前胡6克,當歸6克,陳皮6克,厚樸6克,桂枝3克,甘草3克。加入生姜3片,水煎服。(劑量換算自《景岳全書》,請協(xié)商當?shù)刂嗅t(yī)開藥) 蘇葉入肺經(jīng),降逆消滯;前胡、陳皮入肺經(jīng),降逆化痰,清肺止嗽;半夏、厚樸入胃經(jīng),瀉滿降逆;當歸、桂枝、生姜入肝經(jīng),滋補肝血,暖肝升陷;甘草補中。 
 從上面這些方子的圓圈中都可以看出,要降氣,不管是膽氣還是肺氣,一定要降胃氣,因為膽隨胃降,肺氣沿著胃氣下降的通路才能下降。所以脾胃是根本,在用藥的時候也能看出來。 當然,能治療氣病的藥方有很多種,這里只是介紹了幾個比較常用的方子。只是想讓你們比較清楚地了解一下,調(diào)理氣機的方子都是怎么用藥而讓圓圈轉起來的。 
 哦。。。。原來五環(huán)旗是這個意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