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熔斷機制,會帶來哪些改變? 2015年的股市表現(xiàn),或許可以寫進中國證券市場的史冊之中?;仡櫲甑墓墒行星?,基本可以用四個字來描述,即“大起大落”。 “成也資金,敗也資金”當屬中國股市的真實寫照。但是,對于這一輪牛市行情來說,或許用“成也杠桿,敗也杠桿”來描述,會顯得更加恰當。 確實,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內(nèi),杠桿資金對市場的撬動影響是相當顯著的。其中,在2014年7月份至2015年6月份期間,股市場內(nèi)融資規(guī)模就從4500億左右大幅攀升至2.27萬億的水平,場內(nèi)融資對市場的助漲影響頗為深刻。與此同時,在場內(nèi)融資得以迅猛發(fā)展之際,A股場外配資對市場的撬動影響卻更為顯著。其中,在今年的3至6月期間,當屬A股市場場外配資業(yè)務迅猛壯大的關鍵時點,而在最高峰時,市場場外配資的業(yè)務規(guī)?;蛞殉^2萬億。 不過,對于杠桿資金而言,既有助漲的一面,也有助跌的一面。在2015年6月至7月期間,股市接連演繹非理性的下跌行情,就是杠桿資金助跌的真實體現(xiàn)。與此同時,結(jié)合當時開展的轟轟烈烈的“去杠桿化”進程,其對市場的綜合沖擊影響也是相當深刻的。 正如管理層所述,股市漲跌有其自身運行規(guī)律,一般情況下管理層不干預,但當股市發(fā)生劇烈異常波動,并可能引發(fā)系統(tǒng)性風險的時候,管理層會及時果斷采取多種措施穩(wěn)定股市。 顯然,經(jīng)歷了2015年“大起大落”的行情之后,管理層對股市的態(tài)度也有了不少的改變。對此,A股熔斷機制的構(gòu)想也就應運而生了。 按照運作的流程,在2016年1月1日起,我國將會實施中國版的熔斷機制,也就是A股熔斷機制模式。至此,隨著A股熔斷機制的正式推出,將會深刻影響著A股市場的運行格局。 對于即將推出的A股熔斷機制,主要具有多個顯著的特征。具體而言,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的亮點。 其一、觸發(fā)5%的熔斷閥值時,市場將暫停交易時間變更為15分鐘。 其二、同一幅度熔斷只觸發(fā)一次,而尾盤時間觸發(fā)5%或全天任何時間段內(nèi)觸發(fā)7%的,將采取暫停交易至收市的模式。 其三、采取雙向熔斷的規(guī)則,且將會形成“三市聯(lián)合熔斷、雙向熔斷以及分檔熔斷”的模式。 其四、股指期貨交易時間與A股同步。 其五、熔斷持續(xù)至15:00,當天不能進行大宗交易。 其六、保留漲跌停板制度和現(xiàn)有的“T+1”交易機制等。 對此,對于即將推出的A股熔斷機制,既考慮到A股市場自身的運行特征,又能夠較好地借鑒國外成熟市場的熔斷模式進行參考?;蛟S,當A股熔斷機制得以推出之際,將會給予市場帶來更多有益的影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從本質(zhì)上分析,熔斷機制主要給不理性的市場提供一段“冷靜期”,但并不會從本質(zhì)上改變股市的運行方向。然而,當市場經(jīng)歷了這一段“冷靜期”之后,又將會把主動權交還給市場,以滿足市場自我調(diào)節(jié)的需求。 或許,在A股熔斷機制推出之后,將會給予市場帶來更多的穩(wěn)定性預期。與此同時,在現(xiàn)有漲跌停板的基礎上再度實行熔斷機制,實際上更屬于一種“雙保險”的形式,給市場傳遞出更多的穩(wěn)定性信號。 筆者認為,A股熔斷機制確實會給市場帶來一定的積極性影響。但是,對于非理性的市場行情而言,雖然已有熔斷機制的存在,但這僅僅會給市場提供一段“冷靜期”,而并未從本質(zhì)上改變市場的運行趨勢。由此一來,如果市場拋壓過于沉重,熔斷機制或起到了延緩下跌或延后資金集中拋壓的影響,但并未徹底把市場強大的下跌動能釋放出來。對此,若市場沒有完善普通投資者的風險對沖功能,則普通投資者的持股風險還是存在的。 因此,在A股熔斷機制推出之際,或許需要有更多完善的配套措施給予配合推出,例如增加普通投資者更多的風險對沖功能等,以從本質(zhì)上保護普通投資者的切身利益。 作者:郭施亮 |
|
|
來自: 祝冀館藏 > 《金融經(jīng)貿(m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