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族音樂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帶稱為“歡”,左江一帶稱為“詩”,桂北一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 山歌的意思。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農(nóng)歷三月初三為最隆重。 大山歌 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內(nèi)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 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繡球、“碰蛋”等娛 樂活動。 這期間,各家各戶吃五色糯米飯。云南文山一帶還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會。過去,壯族一年種 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備耕時間,歌圩就是為春耕農(nóng)忙做物質(zhì)的和精神的準備。吃五色飯、五 色蛋,是預(yù)祝五谷豐登的意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