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傳媒全媒體消息 (記者 高雅敏)正在施工中的五洲西二路原京原迎賓館附近發(fā)現兩座遼代墓葬,其墓室四周繪有彩色壁畫,栩栩如生。文物專家稱,如此保存完好的遼代壁畫墓在我市頗為少見,對研究遼代歷史和當時的社會生活,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4月24日,修路工人在五洲西二路原京原迎賓館附近進行道路管線施工時,發(fā)現了一座古墓葬,立即上報了市文物局,市文物局令市考古所考古人員立即趕至現場進行搶救性考古發(fā)掘??脊湃藛T對墓室外圍進行了場地封閉,對墓室進行了清理。據市考古所現場負責人介紹,這一古墓葬為圓形,直徑1.34米,通高2.0米。在清理該墓室時,在緊挨其東南部又發(fā)現一個類似的古墓葬,該墓葬因被早期盜擾令其東側上部殘缺。兩座古墓葬都是坐東北朝西南,四壁都有彩色壁畫,壁畫上繪制的圖案分別是奏樂、宴飲、侍女、出行、動物、花草等內容,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場景。墓室內未發(fā)現隨葬品。從繪畫風格及墓葬結構建制看,為遼代墓葬。 昨日記者隨考古人員來到古墓葬發(fā)掘現場,見墓葬周圍已圍擋搭棚,在離地面約8米高的地下,有兩個圓形古墓葬,考古人員已為其周圍打了石膏。據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長侯曉剛介紹,西側墓葬壁畫有6平方米(高1.5米、長4米),東側墓葬因殘缺壁畫有4平方米。因畫面保持比較完整、墓葬體積小,經市文物局、市考古所研究決定,將對這兩座遼代古墓葬進行整體搬遷保護,將損失降到最低。目前,已對畫面做了除塵清理,對畫面邊緣起翹部分進行了封護,壁畫表面進行了脫鹽并對顏料層進行了加固。墓室內部也做了支撐,墓室外部用石膏和鋼架進行了加固和連接,以便于墓葬吊裝運輸。(記者 高雅敏) 考古人員對壁畫墓進行加固 東南側墓葬,因早期被盜擾,令其東側上部殘缺 考古人員給壁畫貼紙,做脫鹽處理 侍女圖 花鳥圖 動物圖(駱駝) 動物圖(小鹿) 出行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