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曾祖潤生公在襄陽的時候,曾見過一位僧人,據(jù)說,他曾經(jīng)做過惠登相的幕客。這位僧人述當年流寇的事,講得非常詳細、具體。聽者都搖頭嘆息說:“這是上天安排的劫數(shù),難于避免。”可是,這位僧人卻不以為然,他說:“依貧僧之見,這種劫數(shù)完全是由人自己造成的,上天是不會無緣無故降災(zāi)難給人們的。明朝末年所發(fā)生的殺戮、奸淫、搶掠的慘狀,即使唐朝末年黃巢造反流血三千里也為之遜色。 推究業(yè)因,由明朝中葉以后,官吏個個貪婪暴虐,紳士橫行霸道。民間的風(fēng)氣也隨之變得奸滑毒狠、狡詐虛偽,品行惡劣,無所不至。所以,從下層講,在老百姓心里埋伏下無窮的怨恨;從上界講,也激起了天神的憤怒。積累了一百多年的怨憤之氣,一旦暴發(fā)出來,又有誰能阻止得了。再就貧僧的所見所聞,那些在動亂中受禍最慘重的,往往都是平時窮兇極惡的人。 這能說是‘劫數(shù)’嗎?記得以前我在賊寇中,有一回,賊寇逮住了一個官宦子弟,他們喝令他跪在營帳前,然后擁抱官宦子弟的妻妾飲酒作樂,問他道:‘你敢發(fā)怒嗎?’世宦子弟向上磕頭說:‘不敢?!謫査?/SPAN>:‘你愿意侍候我們嗎?’他又忙回答說:‘愿意?!谑牵o他松了綁,讓他在一旁斟酒侍候著。這個場面,使許多旁觀的人為之嘆息不已。當時有一位被俘的老頭兒說:‘今天我才知道因果報應(yīng)是這樣的分明啊!’原來,這個世宦之家,從他爺爺那一輩起,就經(jīng)常調(diào)戲、玩弄仆人的妻子。仆人要是稍有不滿,必然遭到一頓毒打,然后把仆人綁在槐樹上,讓他看著自己的妻子被主人摟著睡覺。這只不過是豪紳暴行的一端,其它的罪惡就不難類推了。” 僧人說這番話的時候,剛好有位豪紳也在座,聽了之后心里很不滿,便說:“世界上大魚吞小魚,猛禽吃弱鳥,為什么天神不發(fā)怒,惟獨對于人一有惡行,天神就動怒呢?”那僧人很不屑地扭過頭說:“鳥魚是禽獸,難道人也跟禽獸一樣嗎?”豪紳無言答對,氣憤地拂袖而去。 第二天,那豪紳糾集了一幫門客,到僧人掛單的寺里去尋釁,想要折辱那位僧人。不料該僧已經(jīng)打包離去。只見壁上寫了二十個字,道:“你也不必言,我也不必說,樓下寂無人,樓上有明月。”這可能是譏刺那豪紳的陰私。后來,這位豪紳也落得家破人亡,斷子絕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