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布老師給我推薦了一本書叫《古典自由主義:入門讀物》。我讀得很輕松,完全沒有門檻地接受了里面的所有觀點,這說明我本來就是一個古典自由主義者。我把我覺得值得一說的精華抽出來整理成這篇文章。供大家“5分鐘讀完一本書”。 
 一、古典自由主義是什么? 
 古典自由主義,也譯作自由至上主義。它的基本理念是:每個人有權按照自己選擇的方式來生活,同時他也尊重別人的同樣權利。所有人與人的關系都應該基于自愿。 
 古典自由主義者反對過時的國家主義觀念。我們認為社會和經(jīng)濟方面幾乎所有問題都是政府的干預所造成的,因為權力總會腐敗,政府所擁有的干預人們生活以及把錢從掙錢的人那里轉(zhuǎn)移到其他人手里的權力自然也總會產(chǎn)生腐敗的誘惑。稅收和管制會降低人們創(chuàng)造財富的欲望,政府的轉(zhuǎn)移支付計劃會降低人們對工作和儲蓄的愿望,降低人們對那些生病、喪失勞動條件和失業(yè)的朋友和家人進行幫助的愿望。 
 古典自由主義與我們常見的左右派的對比如下:美國左派(自由派)通常希望在經(jīng)濟生活中加強政府干預——稅收和管制,而在言論自由和個人選擇上減少政府干預。美國右派(保守派)通常希望政府更少地干預經(jīng)濟生活,而在言論自由和個人自由上要求更多的政府干預。而古典自由主義者贊成擴展個人自由以及反對政府干預經(jīng)濟事務。 
 二、古典自由主義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 
 簡單來說只有兩種對社會進行組織的方式:一種是強制性的,通過政府發(fā)布命令來實施;一種是自愿的,通過個人和私人組織之間的大量的相互關系來實現(xiàn)。所有的各式各樣的政治性的“主義”,包括君主制、寡頭制、法西斯主義、保守主義、自由主義、古典自由主義、歸結起來都指向同一個問題:誰來對你生活當中的有些領域做決定,你自己還是其他人? 
 1, 你掙的錢是由你來花,還是國會來花? 
 2, 是你為你的孩子選擇學校,還是政府的學校委員會來選擇? 
 3, 當你生病的時候是你自己決定吃什么藥,還是由在華盛頓的食品藥品管理局來決定? 
 在市民社會,你自己選擇自己的生活。在政治社會,別人替你做選擇。而由于人們天然地會對別人替自己做重要選擇進行抵制,政治社會必然建立在強制的基礎之上。 
 三、財產(chǎn)權古典自由主義的核心 
 所有的權利都可以被理解為財產(chǎn)權。一般認為有私有財產(chǎn)和公有財產(chǎn),但是其實公有財產(chǎn)是不存在的,因為財產(chǎn)權意味著使用、控制或出讓一個東西或?qū)嶓w的自由。只要東西存在,就必然有人有權力使用它們。當社會主義政府“消滅”財產(chǎn)的時候,它們承諾整個社會擁有所有的財產(chǎn)。但一個人只能吃某個蘋果,只能睡某張床,只能站在某個地點。必須由某個人來決定誰吃蘋果、睡床、站在某個地方。那個“某個人”就是財產(chǎn)權的真正擁有者,無論它是黨的官員、政府官僚還是皇帝。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說不存在公有財產(chǎn),那么為什么我們觀察到私人擁有產(chǎn)權的資源通常都會很清潔、得到高效的利用和較好的維護,質(zhì)量也會不斷得到改善,而公共空間則通常是骯臟、擁擠和不安全的。這是因為公共空間的管理者只是暫時性地擁有這個財產(chǎn),他知道這個東西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被另一個管理者占用,所以他并不會用心做好。而當財產(chǎn)是私有的時候,比如當土地是稀少的并且是個人擁有的時候,所有者就不僅僅希望在當前獲益,也希望他們將來也能繼續(xù)獲益。這就是為什么木材公司不會砍掉他們土地上的所有樹木,而是繼續(xù)種植更多的樹來替砍掉的樹。 
 社會上對財產(chǎn)權最大的侵害莫過于支持政府的再分配用以抑制貧富分化。他們認為分配正義是由誰應得到什么來決定的,而不關心這些東西是如何獲得的。但只要人們獲得財產(chǎn)的方式是正當?shù)?,那么他們就對其擁有產(chǎn)權,而通過強制干預來重新分配財產(chǎn)是錯誤的。 
 四、市場經(jīng)濟 
 市場遠非如批評者所指的那樣引發(fā)自私,事實上正是自私引導人們?yōu)樗朔铡J袌鼋o誠實的人帶來回報,因為人們更愿意與那些有誠實名聲的人做生意。市場給懂禮貌的人帶來回報,因為人們更喜歡與有禮貌的伙伴和供應商打交道。 
 商人獲得的利潤越高,說明他所發(fā)現(xiàn)的資源被利用的現(xiàn)狀與資源能夠被利用的狀況之間的差距越大,他對社會所作的貢獻也就越大。高額利潤是一種信號,說明需要更多投資來生產(chǎn)相關產(chǎn)品。 
 很多人會對商人的“高額利潤”感到不滿,覺得應該進行限制或者通過抽稅把它們抽走。且不說把人家的財產(chǎn)搶走有沒有道理,如果這個邏輯成立,人們還應該時不時地拿出自己的一部分財產(chǎn)交給政府去幫助那些遭到“重大虧損”的商人。奇怪的是很多人又覺得商人做生意虧損是商人自己的事情與其他人無關。 
 五、政府的行為 
 有人認為私人經(jīng)濟當中的人是自利的,而政府行為則是為了公共利益。這是錯的,因為實際上,政府不會做任何事,是政府中的某些人在做事。而官僚和政治家也是人,他們與所有其他人一樣自利。政府沒有錢,它的錢全部來自于稅收,稅收的唯一效果就是把資源從消費者希望使用的地方轉(zhuǎn)移到政府官員選擇的另外地方。 
 但為什么自利行為在競爭性市場上有正面的影響,而在政治過程中卻是有害的呢?政治家和官員們的行為當然是在追求他們自己的利益。但政府的激勵機制可并不好那么好。在私人經(jīng)濟中,為了得到更多的錢,你必須吸引客戶;否則你也許會破產(chǎn)、丟掉工作或者讓投資打水漂兒。企業(yè)因此如履薄冰,竭力尋找更好的服務消費者的方式。 
 但是政府官僚并沒有客戶。他們并不是通過更多地滿足消費者來掙更多的錢,而是通過擴大自己的部門來爭取更多的錢和權力。什么能讓官僚利益“最大化”?是官僚!他們的激勵是想辦法雇用更多的人、擴大權力,從而花更多的納稅人的錢。如果你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問題而你的部門能夠去處理,那么國會也許就會再給你10億美元、一個副手和另一個部門供你支配。即使沒發(fā)現(xiàn)新問題,你也可以宣傳說,你在處理的問題正在惡化,因此你需要更多的撥款和權力。 
 另一方面,如果你把問題解決了,例如改善了孩子們的考試成績或者讓所有享受福利的人得到了工作,那么國會或者你所在的州參議會就可能會認為你不再需要更多的撥款了。甚至還會決定裁掉你的部門,盡管這常常是無法做到的。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激勵機制!如果對解決問題進行懲罰的話,還能指望有多少問題會被解決呢? 
 政府的迷惑性在于它是“收益集中而成本分散”的,意思是任何政府計劃的收益都是集中在一部分人身上,而成本卻分散到所有人身上。社會當中的每個集團都到政府那里要求幫助懲罰它的競爭對手:企業(yè)尋求關稅保護,工會要求最低工資法(老工人把非熟練工人排除在外形成壟斷),郵政工人要求國會禁止私營郵遞的競爭,公司尋求更巧妙、更繞彎子的管制來讓競爭對手受到傷害超過自己。而且由于每一項這樣的規(guī)定的受益者集中在一部分人身上,當其成本傳遞出來讓大多數(shù)消費者或納稅人承擔的時候,少數(shù)人就因為大多數(shù)人買單而獲利,這些獲利者會回報那些促成轉(zhuǎn)移支付的政治家。 
 六、市民社會 
 福利國家替代了個人責任和社會組織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還拿走了很多給生活帶來滿足的東西:如果政府被認為理應養(yǎng)活窮人,那么當?shù)氐拇壬茩C構就不再需要。如果一個在城里的中央官僚機構管理學校,那么家長間的組織就不那么重要了。如果政府機構管理社區(qū)中心,教孩子們知識,照顧老人,那么家庭和鄰居街坊間的組織顯然就不需要了。 
 就像托克維爾所說的:“人們很少被強迫去做什么事情,但是權力不斷地對他們進行限制:這樣的權力不會去摧毀什么東西,但是它能夠阻止一些東西的出現(xiàn);它并不專制,但是它壓縮、削弱人們,麻醉人們,消滅人們的希望,直到每個國家的人民變成一群膽小怕事的工業(yè)化動物。而對這些人來說,政府就是牧羊人。 | 
|  | 
來自: 葉老師YP > 《時政經(jīng)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