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花如夢凄迷,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
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
譯文:落花如煙似夢,凄婉迷茫;紅日墜向小樓之西,室中麝蘭飄香。無限憂愁使閨中人容顏消瘦,可沒人知道她的憂傷。閑來無事調(diào)弄鸚鵡,教它誦念情郎贈我的詩章。
作者:納蘭性德(1655-1685),清代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并稱“清詞三大家”。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xué)士明珠長子。出生于滿州正黃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自幼天資聰穎,18歲考中舉人??滴跏迥辏?676)年中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wèi),后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詩文均很出色,尤以詞作杰出,著稱于世。曾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cè)帽集》,后更名為《飲水詞》,后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2首,編輯為《納蘭詞》。
賞析:這是一首“閨怨詞”,詞中描寫的是一個女子在閨閣之中懷春思人的情形。上闋寫春天即將過去,曾經(jīng)在枝頭上絢爛地綻放過的花朵,這時已經(jīng)凋零,看著枝頭殘花,花瓣在風(fēng)中翩翩飛舞,少女覺得自己恍如夢中,但是這場夢帶著淡淡的凄清迷惘。納蘭通過寫麝香慢慢燃盡,來暗指時間的推移,結(jié)合下一句“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可知這位閨中女子看著園內(nèi)紛飛的落紅,一直到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加上韶華即逝,本就沒有積極向上的氣象,加上少女心中思念無限,愁緒更是強烈。從“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的“又”字可知少女已經(jīng)不止一次在夕陽西下之中凝望落花飄零,也可知她心中愁思點點的情況亦不止一次地出現(xiàn)過,這種愁日復(fù)一日地在暮春的夕陽中積累著,變得越來越深,越來越長,說不清也道不明。下闋的第一句,納蘭把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愁緒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呈現(xiàn)出了一個愁容滿面,倦于打扮,消瘦憔悴的女子的形象。為了來排遣心中無限的憂愁,少女便想出了一個辦法,她在閑來無事之時就教自己的鸚鵡來吟誦情郎為自己寫下的情詩。雖然此舉可以暫時化解女子心中的愁苦,但是在教完鸚鵡念詩之后,留下的則是更多的空虛和無奈。曾經(jīng)的那些詩是他親口念給自己聽的,而如今,念詩的有情人卻變成了一只不解風(fēng)情的鸚鵡,讓人感嘆心酸。
這首詞寫得極為含蓄,甚至納蘭連詞中的主人公是誰都沒有直接告訴讀者。整首詞仿佛是許許多多破碎的畫面,需要讀者在心中把它們重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細細品讀,還不難發(fā)現(xiàn)納蘭在作詞時確實頗為用心,就在這短短的三十六個字之間,他分別運用了環(huán)境描寫、心理描寫以及動作描寫,筆筆細膩生動,形象傳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