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我是Joan,這家五年來穩(wěn)居全球500強的外企HR。 抬頭看了看桌前偌大的液晶顯示屏,北京時間19:00整, 又是一個加班的工作日, 剛剛面試完兩名應屆畢業(yè)生。 我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揉了揉微微發(fā)脹的太陽穴, 手邊的咖啡早已涼透。 今年裁員嚴重,公司決定大幅縮招, 年初早已明確規(guī)定,出一個進一個絕不允許冗員。 公司招聘計劃從往年2000人到今年減少至400人, 每一個職位的競爭都宛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你死我活。 從幾千份的簡歷篩選到面試, 終于到了今天下午的終面。 現(xiàn)在要從這兩名來自同所名校的學生, 選一個。 結果很明顯, 是Ben。 無論是從哪個方面, 職業(yè)思維、相關經歷、溝通能力、專業(yè)素養(yǎng), Ben完勝。 Ada給我的感覺,清秀、懵懂。 她一進門我便可以察覺得到她的局促不安和忐忑惶恐, 穿著不是那么合身的正裝,急忙梳理著自己的衣服然后慌張地問著好。 面試開始了, 問及最近的一份實習, 她并沒有介紹很多, 但緊張言語之間是想告訴我這份實習多么來之不易。 然而我愣了一下, 是一家夕陽產業(yè)的三流小公司。 她驕傲地說著是市場助理, 但我自己清楚, 實則工作不過是些打雜的活,打印、復印、蓋章、信息錄入。 真正問到市場營銷的核心業(yè)務工作內容卻全然不知。 自然地,這樣的一份實習對于她現(xiàn)在的求職可說是起不到半點作用。 我問她, “可以講一下你找到那份‘得來不易’的實習的過程嗎”, 似乎這樣一問打開了她的話匣子。 接下來的十分鐘里,她給我說了她多么不容易, 找了多少師兄師姐、去網上搜了多少的面經筆經、背了多少以往考題。 我暗暗嘆息, 這么多繁雜雞肋而無效的所謂的前人經驗到底能幫到你多少? 這樣一份在沒名氣沒前景的小公司得到的沒亮點無收獲的實習經歷能幫到你多少? 一輪面試下來, 我看不到Ada能夠勝任這份工作的能力和潛質。 Ben給我的感覺,明朗,自信。 他走路的步伐、他端坐在我面前的姿態(tài)、他舉手投足間的神情, 他在告訴我, “除了我 你沒有別的人選了”。 不難看出, 無論思維方式、工作習慣、解決問題,商業(yè)敏感度, Ben已經完成了從一個學生到職場新人的轉化。 問及最近的一份實習, 她開始像做商業(yè)匯報一樣的向我闡述, 五百強名企市場顧問, 實習期間接觸到企業(yè)核心業(yè)務, 作為項目經理成功帶領團隊完成一整個推廣方案。 我問她,你覺得你能給我們公司帶來什么, 他自信的跟我說, “ 我有比別的畢業(yè)生更專業(yè)的技能、 更深入的行業(yè)認知和更針對性的工作經驗, 同時在實習期間,獲得原來實習公司優(yōu)質的人脈圈子, 這些軟實力必定都能為貴公司添磚加瓦?!?/span> 我暗暗點頭, 他懂得公司需要什么樣的人, 她更懂得怎么樣能夠將其已經擁有的發(fā)揮到極致。 清晰的職場頭腦、專業(yè)的技能、豐富的履歷、深入的行業(yè)認知、優(yōu)質的人脈圈。 有什么理由不選他。 面試后,我寫了那封確認郵件: 親愛的Ben同學: Enter. 為什么明明出自同所名校,Ada和Ben卻如此不同? 因為實習?是的。 一份雞肋的實習帶來的只是一段虛度的時光, 只是一份毫無意義的實習證明, 而一份優(yōu)質的實習給學生帶來的影響卻是無法衡量的, 絕不僅僅是一段經驗這么簡單。 既然知道了他們兩個的結果, 那么, 你愿意成為哪個人? 是Ada還是Ben? 而無論是誰, 有什么理由不去爭取一份優(yōu)質的實習? 有什么理由不給自己一個優(yōu)秀的機會? 有什么理由不行動起來? ▼ ▼ ▼ 你聽我說, 這不是所謂的體驗項目, 這不是無意義的短期實習。 給你的不是隨便的二三流企業(yè), 給你的更不是隨便的打雜職位。 而是, 參加TalentGuide的名企帶薪實習計劃, 我們有的—— 1、為期一周的職場新秀訓練營,從職場思維和職場技能全面鍛造你的職業(yè)能力 2、百家名企實習機會的內推,根據你的職業(yè)興趣推薦最有實習機會 3、終身優(yōu)質的會員服務,從實習到校招路上,專業(yè)顧問與你同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