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啥是宿墨法? 此法本為中國畫中常有,近人黃賓虹對此法極為推崇,謂:“近時學(xué)畫之士務(wù)先洗滌筆硯,硯取新墨,方得鮮明,古人作畫,往往于文詞書法之余,漫興揮灑,殊非率爾,所謂惜墨如金,既不欲浪費筆墨也。畫用宿墨,其胸次必先有寂靜高潔之觀,而后以幽淡天真出之。睹其畫者,自覺燥釋矜平。” 在古代書法作品中,此法雖不多見,但用得好,卻能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宿墨法多與漲墨之法相結(jié)合,能增加墨色的變化與層次。而到了現(xiàn)代書法中,有許多人嘗試著使用,亦有好的作品出現(xiàn)。先看王鐸的“漲墨”法,應(yīng)當歸屬宿墨法范疇: 圖/國展中不乏宿墨創(chuàng)作作品 N種典宿墨制作方法: 1、宿墨:將一得閣墨汁倒入瓷碗,擱置于窗臺,直至陽光曬成干塊狀(南方的朋友注意氣候),然后加水使用。開始時水量可少一些。寫完后即又可續(xù)水,稍加調(diào)試即可使用。這樣能達到線條質(zhì)感強,能有效達到水墨分離的效果。 2、用墨一般研墨,但研墨一般不立即就用,而是將墨蓋好后放上一、兩天。用的時候,在旁邊放一碟清水,將筆吃飽墨后,筆尖輕點一下清水再寫。 3、用冷開水磨墨,放置幾天幾夜,等自然干后。這是書法常用的濕法制宿墨。 4、磨出來的墨加些明礬第二天就是宿墨了。 5、拿二塊松煙放在鍋里一煮,完后找個大口玻璃瓶裝好放在冰箱冷藏,用時挖一些出來,用開水一沖好用的很。 6、把墨塊搗碎后煮(是很臭),然后要放在太陽底下曬。ok成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