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芭蕾舞團《四季》《黃河》攝影@舞蹈中國-劉海棟 光明網(wǎng)訊 12月11日和12日,中央芭蕾舞團的藝術家們,在天橋劇場演出了今年的新作《四季》和復排的民族芭蕾代表作之一《黃河》,讓第二屆中國國際芭蕾演出季的第10臺大戲令人耳目一新,頗具震撼力。兩天的演出,天橋劇場座無虛席,中芭的實力和社會影響力,吸引力首都各界觀眾。 這兩部作品都屬交響芭蕾,形式新穎,氣勢磅礴。其中,《四季》的靈感來源于意大利作曲家維瓦爾第的同名交響樂,包括彼季帕等在內(nèi)的著名編導,都曾根據(jù)該樂曲編舞。而此次中芭則別出心裁地用梅、蘭、竹、菊四個角色,分別對應春、夏、秋、冬四段音樂,四對主要角色和八對群舞的設計,既突顯主題,又形象地展現(xiàn)了大自然生機涌動,永不止息的特性。 旅美華人編導馬聰將自己那份心底的無法割舍的中國情懷,借助潑墨寫意的中國傳統(tǒng)繪畫技法一般的手筆,不被具體的情節(jié)框架所局限,直抒胸臆,盡情發(fā)揮。梅的高潔,蘭的嫵媚,竹的堅韌,菊的華貴,都得到了形象的描繪,與經(jīng)德國現(xiàn)代作曲家馬克斯·里希特改編過的《四季》音樂一起,讓全場觀眾沉浸在季節(jié)輪回,變幻無窮那富有詩意的美景中,任想象力自由馳騁。 下半場的《黃河》在剛勁雄壯的,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膸锥涡芍?,中芭藝術家身穿與黃河水相同顏色的,設計獨特的劇裝,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了黃河巨浪翻滾,奔騰咆哮的壯闊場面,抒發(fā)了對這條孕育了古老燦爛的華夏文明和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的母親河真摯深厚的情感與眷戀。無論是剛柔相濟的男女群舞,還是優(yōu)美動情的雙人舞,都令在座的觀眾激情澎湃,熱烈的掌聲一次次響起。 中西合璧,交響芭蕾,在12日首演開始前,馬聰編導和中芭主要演員余波,也是《四季》的排練者之一余波,為觀眾朋友們講解了這部即將全球首演的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藝術特色。匯中外名家,創(chuàng)藝術精品,中國國際芭蕾演出季這個全球芭壇交流對話的平臺,一定會如《四季》這部作品那樣,蓬勃生長。(吳小京) 直接點擊圖片即可翻頁
[ 責任編輯:
楊煜]
來源:光明網(wǎng)
2015-12-15 22:4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