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陳博士體能康復工作室 ,已獲授權 顧問:陳方燦 文字:王學海|江昊妍|陳繼翔 示范:韓學良 編輯: Alvin 很多人總有疑問,那些看上去爆發(fā)力不錯的跑者,卻常常在長距離中表現(xiàn)不佳,上氣不接下氣,或是很容易受傷拉傷,到底是什么影響了他們的表現(xiàn)?其實主要是由于他們的耐力和柔韌性差所造成的。在馬拉松長距離跑步中,心肺能力差,會導致攝氧能力弱,肌肉易疲勞,進而造成長距離表現(xiàn)不佳。而柔韌性差會影響跑者的步幅大小和其肌肉對于關節(jié)的控制能力,易造成肌肉拉傷、韌帶撕裂等問題。所以提升柔韌性和耐力對每一位跑者,特別是馬拉松、越野跑等跑者來說至關重要。 耐力一般主要分為心肺有氧耐力和肌肉耐力。跑者加強平時對心肺有氧耐力的練習,可以提升跑步過程中的攝氧能力,減少跑步中上氣不接下氣的不適感。而提升肌肉耐力可以加強跑者在持續(xù)中高強度的運動表現(xiàn),提升跑步能力的同時,減小其因體能下降技術動作變形所帶來的傷病風險。但耐力的提升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的工程,建議跑者至少在跑馬拉松之前半年進行相關的訓練。 柔韌性對中長跑運動員至關重要,因為正確的柔韌性訓練能有效改善運動員的速度力量,而速度力量的增強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肌肉力量和速度耐力。此外,柔韌性練習還能提高關節(jié)周圍的靈活性,增加肌肉對于關節(jié)的控制能力,由于肌肉的彈性和張力的改善,進而使肌肉能更好的利用速度力量的能量。
![]() 拉伸是提高柔韌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運動前的拉伸,可以增加肌肉彈性和溫度,加速血液循環(huán),從而增加關節(jié)的活動度。人的內(nèi)臟溫度在37度左右,而手腳等肢體末端的溫度會偏低,有時可低到30度以下,拉伸可以有效地改善四肢的血液循環(huán),提升體溫,防止關節(jié)和肌肉受傷。運動后的拉伸可以使肌肉溫度升高,增加新陳代謝,供血增多,減少肌肉的粘滯性,進而提高肌肉的彈性和延展性,因此運動后的拉伸,可使肌肉的緊張甚至痙攣快速緩解,減低酸痛和疲勞的程度。(建議可以用圖片形式表示溫度關系) 對于跑者而言,跑前和跑后拉伸需注意不同要點。跑前拉伸的目的主要是喚醒肌肉,讓它有個提前的強度適應。準備活動以動態(tài)伸拉為主,每個動作最好控制在15秒左右,時間不宜太長,否則會造成肌肉速度和爆發(fā)力下降。而賽后拉伸,則建議大家花多一些時間,動態(tài)伸拉與靜態(tài)伸拉結合,時間可略長(根據(jù)自己訓練后身體狀況來定),可以控制在30秒以上,把身體肌肉損傷點拉扯開,對身體機能和肌肉的恢復有很大好處。 ![]()
【開始姿勢】 ● 身體站直 ● 膝蓋彎起用手拉住腳面 ● 另一側手臂伸直抬起放于耳旁 【動作要領】 ● 保持抬起的手固定 ● 大腿固定,手發(fā)力拉腳面使小腿貼近大腿 ● 腹背肌和臀肌收緊 兩腿并攏 ● 保持10秒,左右交替進行 【動作作用】 ● 降低股四頭肌張力,增加肌肉延展性,可有效緩解髕骨軟骨病和髕尖末端病的疼痛 【開始姿勢】(以左側為例) ● 身體站直 ● 左腿弓步向前 【動作要領】 ● 保持上身穩(wěn)定不前傾 ● 右側腿發(fā)力,身體下壓 ● 右臂從耳旁伸向左側 ● 保持10秒,左右交替進行 【動作作用】 ● 加強伸髖的活動度,有助于加快步頻和步幅
【開始姿勢】(以左側為例) ● 身體站直 【動作要領】 ● 左右腿交叉,左腿在前 ● 腰部發(fā)力挺直,腹部向下靠近大腿 ● 保持10秒鐘,左右交替 【動作作用】 ● 加強股后肌群延展性,預防跑步時股后肌群拉傷
【開始姿勢】(以左側為例) ● 身體站直 【動作要領】 ● 左腿向右前方跨出一步交叉于右腿前側 ● 身體重心壓于左腿上,同時雙手帶動上身伸向左側 ● 保持10秒,左右交替進行 【動作作用】 ● 拉伸髂脛束,有助于預防和緩解髂脛束摩擦癥和跑步膝 合作投稿QQ/微信號:721786001 (←長按復制)
人工髖膝關節(jié)翻修術本書最大的特色是通過翻修手術來發(fā)現(xiàn)目前人工髖膝關節(jié)置換術的一些不足之處,同時結合翻修術中的返現(xiàn)給出解決辦法。這相當于從失敗中總結成功的要點,角度獨特,內(nèi)容新穎。同時,國際權威關節(jié)外科專家如Paprosky等教授的傾力打造,使得本書成為人工髖膝關節(jié)置換與翻修方面的權威著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