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氏家譜
--東海郡崇善堂
序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升斗之民,必有其家;名門望族,必有其譜。
徐氏發(fā)源于東海之濱的東夷族徐國,漢代后的郡望就是東???。幾千年來名人輩出,家族興旺,所以,徐氏宗祠的楹聯(lián)稱:“東海家聲遠;南洲世澤長。”下聯(lián)典出東漢時期的高士徐穉。徐穉,字孺子,豫章南昌人,家境貧困,靠種地度日?;傅蹠r,不滿宦官專權(quán),朝中多次征聘,他堅決不愿做官。南洲指豫章郡,時人皆稱徐孺子為“南州高士”。
《元和姓纂》上記載:“顓頊之后,嬴姓,伯益之子,夏時受封于徐,至偃王為楚所滅,以國為氏”。唐韓愈著《衢州徐偃王廟碑》中曰:“徐氏十望其九,皆本于偃王”。徐氏源自嬴姓,得姓始祖為徐若木。乃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為禹治水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在論功行賞時,伯益的兒子若木被封到徐地并立徐國,今山東省南部、江蘇省北部、安徽省東北部一帶。
傳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時,由于他愛百姓,施仁政,不僅徐國,連周圍三十幾個小諸侯國都衷心擁戴。《列子·周穆王》記載:“穆王不恤國是,不樂臣妾,肆意遠游……”。徐偃王遂起代周為天子之意。后來,周穆王命造父聯(lián)合楚軍進攻徐國,徐偃王主張仁義不肯戰(zhàn),遂敗逃,數(shù)萬百姓感其義追隨。徐偃王臨終曰:“吾賴于文德,而不明武務(wù),以至于此?!敝苣峦醯弥熨韧跞绱松畹妹裥?,大為感觸,于是便讓偃王之子繼續(xù)治理徐國。因若木首封徐國,其后代便以國為氏,稱為徐氏,徐若木便為徐姓的得姓始祖。
夏代徐國的第五代國君徐豹,因世封徐國君,“食邑東?!?,有墓在山東郯城北,人稱“豹公墩”,號稱“中華徐氏始祖陵”。
徐姓是廿一世紀中國的第十一大姓,全國總?cè)丝诩s有2000萬,尤其在江蘇、浙江和安徽人丁興旺。徐姓的向南搬遷,自唐代以后,幾乎絡(luò)繹不絕于道,分布江南各地。尤以江蘇、廣東、浙江、四川、山東、江西、安徽人數(shù)最多,上述七省的徐姓約占全國漢族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樊汊徐氏東??こ缟铺眠@一支老三房,原有家譜,一九六六年夏,與書畫、古玩齊遭“浩劫”焚毀。祖上口傳:東??こ缟铺梅庑焓显褰希鞒酢凹t巾趕散”時從蘇州閶門沿運河北上遷至揚州樊汊鎮(zhèn)西南朱家廈。歷時六百年左右,后代子孫已千余人。昔日先祖蟄居朱家廈,今朝子孫散處全國各地。列祖列宗,創(chuàng)業(yè)守成,辛苦倍嘗。今朝有的為國戍邊;有的從政為民;有的傳道授業(yè);有的懸壺濟世;有的投資興業(yè);有的耕讀傳家。他們既是祖國的保衛(wèi)者和建設(shè)者,也是創(chuàng)造中華民族歷史的一員。當然,各人的成功失敗絕非偶然,總離不開時代的潮流,盛極而衰,否極泰來。總而言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人和貴,君子當外圓內(nèi)方。
今日修譜,資料饋乏,實勉為其難。不過,為勉勵后人勤奮好學,勤儉持家,自重自愛,寬人律己,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聊盡綿薄,無愧于先人而代代生生不息、代代薪火相傳。
二零一二年八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