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雨的蘇州更江南
煙雨里的江南,露出蒼穹下灰灰的矮房的輪廓線條,蒙蒙的,仿佛是一種古老的美。蘇州應(yīng)該是最宜煙雨的,若即若離卻漸濕新衣。
秋雨淅淅瀝瀝,打在屋檐上,打在古老的墻上,打在樹枝上,打在泥地里,打在青石板上,恰如敲打著一張張古老的琴。那密密切切的節(jié)奏,單調(diào)卻有一種柔婉、親切的味道,滴滴點點,似真似幻。 江南的季節(jié)不像北方那么分明,一陣風(fēng)、一場雨就換了個季節(jié)。但,南方自帶的詩意屬性,讓人愿意模糊季節(jié)的變幻享受其中。 晚秋的雨一直下,而你,是不是在一寸一寸感受雨的清澈與細(xì)微呢? 商報記者賈茹文/攝 逛園子看雨中山水園林畫 雨中的蘇州園林,像落筆未干的水墨畫,極具韻味。 雨水沿著亭角、屋檐滴滴答答,像斷了線的珠子,絲毫不影響游興,煙雨蒙蒙中,更讓人有種穿越的感覺。從假山到池沼,從花墻到回廊,從藤蘿到老樹,這里一步一景,絕不重復(fù),怎么看都是一幅養(yǎng)眼的山水園林畫。 雨中游園,聽雨打芭蕉,心中已多了幾分寂寥。再欣賞幾出昆曲評彈,聞笛簫清亮悠揚、聽古箏婉轉(zhuǎn)低沉,不免平添幾絲惆悵與憂傷。身處在這雨水浸潤的江南園林,讓人想起久居深閨的杜麗娘,也想寄托些許哀愁。 走小巷尋找撐著油紙傘的姑娘 自古蘇州人便喜歡以水而居,那些久經(jīng)歲月的老城區(qū)也被小心翼翼地保護(hù)著。在蘇州不走街串巷,似乎是說不過去的。每一條小巷都有不一樣的風(fēng)貌,藏著不同的故事。尤其是在雨天。 獨自站在小巷深處,喧囂絕于耳外,植物的青澀氣息伴著小雨彌漫鼻端,總讓人想起那首纏綿悱惻的詩。 平江路旁的丁香巷,應(yīng)該是最適合在雨中尋訪的。“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小巷鋪滿青石板,那在雨中撐著油紙傘的丁香般姑娘的氣息隱隱約約在空氣 中。 探巷的心情是復(fù)雜的,一邊能觸摸歷史的痕跡,一邊又因它的老舊而唏噓。 環(huán)太湖感受東西山煙雨秋色 東山的秋意只能用濃郁來形容,村莊的小屋整整齊齊地排在一起,炊煙裊裊,纏繞著銀杏樹群,美的十足又接地氣。西山的銀杏就在村子家家戶戶門前屋后,村里人看得多了也不覺得這是難得的美景,也是享美而不自知吧。偶爾跑過的雞鴨,叫個幾聲,也是其樂無窮。 綿綿的細(xì)雨,讓村莊更具韻味。躲在一處屋檐下,聽雨,再浪漫不過。 去古鎮(zhèn)靜靜體味水鄉(xiāng)情懷 蘇州的水鄉(xiāng)溫婉又安靜,遇上細(xì)雨,腳下的青石板路、濕漉漉的巷子、灰白的檐墻都因了雨水的洗禮而散出發(fā)別樣的韻味。 同里的退思園外,同樣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鄉(xiāng),這里卻因紅燈、綠樹和搖櫓船的點綴,少了一些清幽淡雅,多了一些鮮亮靈動。雨中,坐在搖櫓船上,沿水路穿橋而行,從喧鬧的商業(yè)街區(qū)到安靜的民居古巷,靜靜體味水鄉(xiāng)情懷。 其實,這幾天在蘇州的每一處,都可以體會到煙雨江南的味道。在哪里聽雨不重要,關(guān)鍵在于和誰一起聽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