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洪(1380-1420),字希范,明錢塘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少時特穎異,6、7歲就能作詩對句,8歲能文,善屬對。及長聰明過人,為“閩中十才子”之一。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中進士,歷官吏科給事中,翰林院檢討,太子侍講等職。明朝《永樂大典》副總裁。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時年18歲,金榜題名中丁丑科進士第,為同科中最年幼者,被列為閩中十才子之一。繼授行人,擢吏科給事中。以薦入翰林院檢討。歷官修撰、太子侍講(太子的老師)。詩文樸雅,亦工駢體,善屬對。永樂初年興修大典,命為《永樂大典》副總裁。成祖頒佛曲于塞外,命其為文,因不愿為永樂皇帝所頒佛曲作頌文,逡巡不應詔,為同列所排斥被免官,終身不復進用。而后坐累謫交址,復以縉事連及入獄。 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年)卒于獄中,終年僅40歲。著有《毅齋詩文集》8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王洪律詩聯(lián)
雪消華月滿仙臺, 萬燭當樓寶扇開。 雙鳳云中扶輦下,(頷聯(lián)上) 六鰲海上駕山來。(頷聯(lián)下) 鎬京春酒沾周宴,(頸聯(lián)上) 汾水秋風陋漢才。(頸聯(lián)下) 一曲升平人盡樂, 君王又進紫霞杯。 ——《七律上元應制》詩聯(lián)
王洪合撰、應對聯(lián)
人頭戴鬼臉;(塾師) 虎榜跳龍門。(王洪) ——王洪應對塾師 此聯(lián)見《評釋巧對卷一》:“王洪五歲時,戴鬼臉子作戲。師見而出此對,即答之?!鄙下?lián)出句為塾師見王洪游戲而戲作,“鬼臉”,為仿照人物臉形制成的面具。下聯(lián)“虎榜”,為龍虎榜的筒稱,即進士榜?!褒堥T”,是舊時科舉試場的正門。會試得中為登龍門,王洪以登龍門串成一語為對。年方5歲,人小志大,令人稱奇。
瑪瑙原非馬腦;(客人) 瑯玕不是狼肝。(王洪) ——友人應對王洪 聯(lián)出《評釋巧對卷十三》:“王洪幼讀書時,以瑪瑙壓書,一客人至,戲為此對,遂答之?!鄙下?lián)“瑪瑙”,為礦物名,玉髓的一種,品類繁多,顏色絢麗,可制器皿及裝飾品。下聯(lián)“瑯玕”,均屬珍寶,“馬”與“狼”均為動物,同類相對。上下聯(lián)同音異字疊韻相對,巧擬為聯(lián),相映成趣。
力士有口偏加吉;(友人) 提控無才總是空。(王洪) ——王洪應對友人 此聯(lián)為拆字離合趣對。上聯(lián)“力”字右邊添“口”為“加”,“士”下面添“口”為“吉”。出句用古代官名“力士”之“力”、“士”與“口”字的變化,意指此官多進吉言。下聯(lián)“提控”也為官名。對句以“扌”旁形似“才”字,言“提控無才”即去掉“扌”旁遂成“是”、“空”二字。言外之意指如若無真才實學,遲早會被去職,至時落得一場空。出名對語辨析四字,簡潔而明快,頗為有趣。
雙峰插云,南北兩山對峙;(客人) 三潭印月,東西三塔并聳。(王洪) ——王洪應對客人 王洪7七歲時,父親陪友人夏游西湖,涼風習習,波光粼粼,湖水清澈,可見游魚。父命擺酒小酌,眾人眉飛色舞,開懷暢飲起來。不一會船至三潭印月,眾人微醉而詩興大發(fā)。唱酬間,有客人提出讓小神童王洪對對子,并手指南北高峰吟出上聯(lián)。王洪眼觀四周,耳聽八面。只沉思片刻,即接口吟出下聯(lián)。眾人說好。原來西湖邊上,南北各有一座高峰,南面山峰與北邊山峰對峙,南為南高峰,北稱北高峰,為西湖著名風景區(qū)。三潭印月為三座寶葫蘆式的水中石塔。蘇東坡疏浚好西湖后,怕淤泥淤摩西湖,故造三座水中石塔,禁止在三潭印月里種植菱藕。塔超出水面約兩米,塔身中空,下呈球形高出水面。球面四周有五個圓孔,每當皓月當空,塔里點上蠟燭,洞口蒙上薄紙,燭光透過圓洞倒映水面,宛如一個個小小的月亮,與天空倒映湖中的明月相映生輝,幽美獨有。所以稱三潭印月為西湖著名勝景。王洪博聞強記,雖初游西湖,但剛才父輩們對三潭印月的介紹早已記在心中,故能妙對下聯(lián),博得眾人好評。
地樓之上起樓,樓間無地;(客人) 天井之中開井,井底有天。(王洪) ——王洪應對客人 一天,王洪父親的一位朋友來訪,恰好其父外出,王洪就彬彬有禮地把他請到書房,讓座獻茶。客人早就聽說他是個幼年才子,便有意考考他。其時,王洪家正在興建樓房,便出上聯(lián)。王洪見院中天井之間正在挖井,立刻對以下聯(lián)??腿瞬唤氖址Q好。
雛鳳學飛,萬里風云從此始;(考官) 潛龍奮起,九天雷雨及時來。(王洪) ——王洪應對監(jiān)考官 王洪8歲時應童子試,監(jiān)考官見他乖巧伶俐,心中喜愛,隨口吟上聯(lián)。這原是一句祝愿的吉利話,不料王洪應聲而對下聯(lián)。監(jiān)考官聞對大喜,贊不絕口。
惱人無物比離愁,恰似一川梅雨; 快意有誰同爽氣,渾如萬壑松風。 ——王洪應對父親 此聯(lián)風《評釋巧對卷六》:“王洪幼時,父心中懷悶,命以此對,遂答之?!鄙下?lián)“惱人”,謂令人著惱?!半x愁”,謂離別的愁思?!懊酚辍?,指初夏產生在江淮流域持續(xù)較長的陰雨天氣。因時值梅子黃熟,故稱。上聯(lián)以“梅雨”季節(jié)為喻,描繪煩悶的心情,十分形象。下聯(lián)“快意”,謂心情爽快舒適?!八瑲狻保^明朗開豁的自然景象?!八娠L”,謂松林之風?!赌鲜诽蘸刖啊罚骸疤貝鬯娠L,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毕侣?lián)以“松風”為喻,表現(xiàn)歡娛的心境,也頗為生動,描繪形容逼真,令人頓覺巧妙。小小年紀,頗會以“爽氣”的心情,寬慰父親“惱人”的郁悶,聰慧致孝矣。
|